我一直觉得,孔子是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一个人。表面来看,两千多年来他备受世人尊崇,似乎得到了所有的荣耀和光辉,但这其实是个“诅咒”——无论是崇拜、称赞、追随他或是批判、唾弃他的人,绝大部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和了解他。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在我高中时代,有本国学教材叫《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大陆版本为《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主要介绍的是《论语》和《孟子》。这门课每一则都要背诵和默写。开篇《论语·学而篇》的之一条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到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那时的我实在无法领悟其中的乐趣,因为这和我的个人经验是截然相反的。在大家心中,孔子是一个老是板着面孔训话,训了之后还要人把他的语录当作真理背下来的古板形象。当时的我对孔子的思想理论非常抗拒, *** 学习的 *** 之一就是读课外书。
机缘巧合,我找到了一本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然后看了《论语》《左传》等书。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动——原来我之前并不了解真实的孔子。
孔子是个真性情的凡人
我对孔子看法的改观要从子路之死说起。《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记录,有一年卫国发生了大乱,起源是被卫灵公赶出卫国的太子蒯聩想要回国建立势力,他去找外甥孔悝结盟。孔悝拒绝了蒯聩,他一气之下便用武力挟持了孔悝。孔悝的家臣子路闻讯后不顾劝阻,马上赶回卫国与蒯聩当面对质。
他强势地向蒯聩喊话,并对其破口大骂:“你用这种手段来挟持孔悝是没有用的,你要的是他的势力和资源。你若敢把孔悝杀了,我马上再立他的子孙为王,绝不会向你妥协。”蒯聩又气又怕,就派了两个年轻的吏士对付子路并“以戈击之”。当时子路63岁,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者。《左传》记录了吏士与子路的打斗过程。子路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不是留下遗言,而是捡回了打斗中掉落的帽子,重新将帽带绑好,“君子死,冠不免”。
春秋时期,纲常伦理之一条就是“父子之礼”,父子相争是件可耻的事情。子路这样做就是要告诉蒯聩,“你连父子之礼都不懂,我非常看不起你。你可以杀我,但孔子教导我,到最后一刻都要信守礼术。”
子路死后,有使者向孔子报讯,孔子非常难过。据《礼记·檀弓篇》记载,“孔子哭子路于中庭”。古文中的“哭”并非流眼泪,而是大嚎。当时的礼术教育人们要节制情绪,而孔子作为一辈子授礼之人,竟然在72岁时因为子路之死而失礼了。
读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孔子不再是书中高高在上的“至圣”,他原来是一个感情如此丰沛的性情中人。
子路死后,“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直到今天,在丧葬之礼中都还存有辈份的礼俗:如果逝者是晚辈,长辈是不可以打理的。而此时的孔子全然不顾礼术,人家来拜他就回礼,沉浸在逝者的悲痛中。
子路作为孔子门下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9岁,这对师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复杂关系。我重读《论语》时,专门把有关子路的记录拿出来,试图了解子路的个性以及他和孔子的关系。
在《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学生围孔子而坐。孔子说,大家不要总想着我是老师,还是和我一起开诚布公地聊聊志向。子路想都没想就开始抢答(“子路率尔而对曰”),他说,如果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但运气不好、环境不佳,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倘若它的国君能用我,我希望去这个国家帮他训练军队。给我三年时间,我会让这个国家的人民拥有勇气,明辨是非。
散会后,曾皙留下来单独询问老师:刚刚子路讲完志愿后,您为什么笑了?子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意思是,治理国家要用社会行为规范,子路自己说话都不懂得谦让、不守礼,却说三年就可以让大家都懂礼,所以我忍不住笑了。孔子并未否定子路的志愿,他的笑是源自对子路个性的了解。
子路性格冲动,时常敢挑战孔子。人家国君恭恭敬敬地向老师问政,子路却皱着眉头称孔子的回答“何其愚也”。
有一天,孔子听到子路弹瑟。他笑着说,怎么琴声这么不安,仿佛有杀伐之气。有好事者听到之后到处传播,其他弟子认为孔子很讨厌大师兄,于是“门人不近子路”。这事被孔子知道后,他郑重其事地把弟子们叫过来,跟大家打了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说,你们要到别人家去,外面是围墙,大门进去后有亭子,亭子后是别人家的堂屋,堂后是客厅,客厅之后则是隐私的内室。论学识,子路的境界已经到达客厅了,我责备他,只是因为对他有更高的要求。而你们中的很多人还是个门外汉,怎么有资格和子路相提并论——遇到这种事时,孔子依然坚定地站在子路一边。
孔子是个叛逆的盗火者
后世将孔子称为“至圣先师”,在我看来,“至圣”只是一个空洞的头衔,而“先师”才是对孔子更大的褒奖。有人质疑,难道孔子没有老师吗?他是无师自通的吗?
这要从西周的教育制度讲起。当时官府垄断了学校和教育,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这种官学合一的现象被称为“王官学”。王官学最重要的是讲究身份,在同宗族系统下的教育体系不存在师者身份。所以,《孟子》里是爸爸教儿子、哥哥教弟弟。
孔子是倡导“有教无类”的之一人。“无类”其实是对当时教育制度的颠覆和革新,只有一个内在流淌着叛逆血液的人,才能实现前人未曾做过的事。孔子很像希腊神话里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后者把原来专属于奥林匹亚山诸神的火种偷盗后交给了人,打破了人和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从孔子的时代开始,个人无论出身贵贱,都拥有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权利。
孔门教育的五大阶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儒家教育。其实,孔子所教授的并不单纯是一套用来换取俸禄的知识和技术,孔门教育分为五个阶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之一个阶段是“博学”,尽可能地“学”;因为“学”是外在和被动的,所以要“审问”,要动脑子,主动去追求知识和能力;第三个阶段是“慎思”,要把不同讯息、资料、知识和能力统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明辨”是指要识好歹,除了对错,还要想到好坏,用现代话说就是要有品位;“笃行”,指的是不能将知识一直留在脑袋里,要去实践。
时至今日,我们能落实孔子两千多年前所讲的这套教育理念吗?说来惭愧。《论语》从头看到尾,你看不到孔子开大班课。《论语·先进篇》里记录了孔子更大的课,同时教授五个学生。大部分时候,孔子的教育都是一对一进行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孔子是个幽默的老师
“仁、义、礼、智、信”被称作“五常”,是儒家所提倡的做人的五个基本道德准则。而“仁”是孔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道德条目。后世的困扰是《论语》里孔子讲“仁”的地方很多,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其实,认识孔子的正确 *** 是看孔子对不同的学生解答“仁”是什么。
比如说《论语·颜渊篇》开头三章全都在谈“仁”。颜渊问他“仁”是什么,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要实践“仁”,靠的是自己,要节制欲望和冲动,回归到“礼”的规范下。颜渊接着又问,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实践原则呢?孔子就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近、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四个“非礼”常常被后人误解。实际上,孔子绝对不是要我们对有些事情装作没看到、没听见。前两个“礼”指的是要节制感官,要有一套原则来筛选外界的各种讯息 *** ,训练自己的感官对讯息和 *** 的分辨能力与品位。只有脱离了原始动物层次的诱惑,才能享受和追求更多的美好事物。“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自身与外界相处的原则。这两个“非礼”是孔子最在意的“礼”的精神内核,即孔子所说的“忠恕为一”。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去除自我中心,常怀同理心。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就是没有节制,就是非礼。
孔子会结合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不断摸索和设计不同的教育 *** 。例如,司马牛更大的性格问题是说话快、没耐心,喜欢反驳别人。大家身边也许也有这种人,看起来很聪明,人家讲什么他都随时有反馈,可是如果跟他相处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很痛苦,因为不管别人讲啥,他都会表示质疑。
所以,司马牛问孔子何为“仁”时,孔子回答说“仁者,其言也讱。”这个“讱”字,指的是说话迟钝,不锐利。用现代话说,有美德的人会慢慢说话,而且不会 *** 到别人。司马牛对此表示怀疑,他反问道,言语谨慎就可以称作仁了吗(“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能不谨慎吗(“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后世有人将孔子的话解释为“越是刚毅木讷的人,就越接近仁”,这其实是一种过度解读。实际上,这是孔子的幽默感,也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他会针对每位弟子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他故意用话“修理”司马牛,劝告弟子说话要谨慎。
真性情是孔子更大的个人特点。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开创者,他有非常强悍的个性,他有叛逆的冲动,他至少开创了几件前所未有并影响深远的事情:创造了老师这个社会身份,改变了学习的意义。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