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徜徉在美丽的花海,心灵为之震撼,闭上双眼,你会觉得
-
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令人陶醉。
-
置身梨园,瓜果飘香,沁人心脾,你会如诗人王冕般感慨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苍翠深林中,鸟鸣流潺,聆听一弦清泉的乐章,空气清新
-
享受沁人心脾的甘泉带来的感动。
-
一山一木一壶茶,约三两友人,品饮茶汤,沁人心脾
-
齿间流芳,回味无穷,人生乐事也。
饮清泉,品淡茶,闻芳香,弹素琴,阅真经,当身临其境的时候,内心之愉悦,“沁人心脾”简短一词足以表达。
沁人心脾,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等时,感到舒适和愉快。也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美好与感人所给予人的清新爽朗的感受。沁:渗入。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自然少不了精心的推敲。耐人寻味的是,这个成语中出现了两个器官名词:“心”和“脾”。心和脾为中医用语,可见,“沁人心脾”和中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沁人心脾”这一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宋代林洪的《冷泉亭》里有这样一句:一泓清可沁诗脾。之后,清朝赵翼《瓯北诗话•摘句》有言:"今摘取古来佳句沁人心脾者,随所得笔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有说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要问“沁人心脾”与中医的联系,多问几个问题即可见分晓。
为什么不说沁人心肝?心肺?心胃?而是脾呢?
中医里有个五气概念:臊、焦、香、腥、腐(五气就指五种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张景岳《类经》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
可见,“沁人心脾”之所以用“脾”不用“肝”“肺”等器官,是因为芳香的气味,甘美的口味都直接渗入到脾。也就是说,香味和甜味都可以滋养脾。
芳香入脾,为什么跟“心”联系在一起?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各有喜好,其中“脾”喜清恶浊,喜干爽恶粘滞。芳香凉爽的空气也好,清凉的饮料也好,实际上都符合脾的喜好。那人如何感受得到呢?这就得依赖另外一个脏腑“心”了。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心藏神,人的感觉知觉属于神的一部分。因此,脾接受了芳香清爽的 *** 后,通过“心”脏,人体就可以感受到舒适。
沁人心脾,为什么是心在前,脾在后?
从人体感知过程来看,脾接受芳香在先,心感受舒适在后,按理说应该是“沁人脾心”才对,为什么成语是“沁人心脾”呢?这就显示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了。 “沁人心脾”一词要突出的是一个人内心舒适,美好,清新的感受,而不是要突出气味有多芳香,所以心在前,脾在后就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是“沁”,而不是“入”“灌”?
古人用词非常讲究。沁,什么叫做沁呢?它不是入,进入的入;也不是灌,灌入的灌,这两个字都太猛了点。它是“沁”,渗入、渗透的意思。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沁”意味着像小雨润如酥一样,在慢条斯理中,使心神荡而脾气醒。一下子,那种悠然自在、陶醉其中的感觉就出来了。
“沁人心脾”与“芳香醒脾”啥亲戚关系?
说到“沁人心脾”,不由得想到一个跟它相近的成语:芳香醒脾。《中医大辞典》解释:“醒脾就是芳香化湿健脾药物,祛除湿邪,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意思就是说,脾很容易湿困,用芳香可以醒脾化湿。
简单来说,如果脾忧湿,运化不开停滞中焦,那这时就可以用芳香的东西把脾“叫醒”,比如闻一闻花香、喝一杯甘泉,人的整个身心会舒畅不已。日常中,用于芳香化湿的中草药有:丁香、陈皮、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等。
芳香虽好,醒脾有度
中医讲究“度”,过或不及都是有害的,香味和甜味固然可以滋养脾,但过度摄入反而会伤害脾。
传说元朝时期,有一个富家女子芳龄十八,得了四肢软弱麻木病,动弹不得的怪病,眼睛干瞪着,饮食都无法自理,寻遍医者不得治。后来请来名医葛可久,给开了这样一个方子:把房间里的梳妆棋局和香脂水粉去掉,掀开地板,掘地三尺,将女子放入坑中,关上房门。后来该女子手脚竟然可以动了,还能发出呼声。堪称神奇!
案例中的女子,之所以患病,就是因为日常喜欢涂抹香脂水粉,芳香入脾,脾主四肢,脾脏久受香气侵袭,导致四肢萎软,运化功能失常。正所谓芳香虽好,醒脾有度呐!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