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节,不能不提的就是嫦娥、玉兔、吴刚(不是演戏的那个)。。
这一切最后又将归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阴历的纪年,秋已过半!在这个日子里,月亮是最圆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这个赏天上之玉盘,品人间之美餐——月饼的日子里,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人的月亮崇拜史!
- 史前的崇拜
世界诸文明古国中,我国是较早地产生月亮崇拜的国家(如果不是最早的话)。这种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在20世纪60、70年代对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挖掘的时候,就出土了多个墓葬陶器刻划图纹,这些刻符图形相似,可以认定是同一个纹样在不同处所的刻写,对这符号的解读,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是“日、月、火(星)”三者合一的标志。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关于月亮的记载——以碳–14测定,其陶器为公元前2780&plu *** n;145年的遗物,这就是说,这批文物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了!
- 文明时期对月亮的崇拜
我国古代进入文明时期,月亮对国人产生了特殊的意义。月亮的地位,似乎与太阳同等重要。
根据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易·系辞上》的说法,“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另《礼记》记载,上古的贵族“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端其位。”对此,汉代的经学大家郑玄解释说:“日出东方,月在西方……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月亮与太阳一起成为阴阳的代表,古人用这来象征天地、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层级。
- “仲秋”的出现
在这时候,我国古人有了中秋的概念,最早提到这个概念的,是战国时期成书的《礼记》。只不过,那时候不叫“中秋”,而叫“仲秋”。也并不单指指阴历八月十五这一个时间点,而是泛指秋季的中期。
根据中国古代的规定,长者为伯,次者为仲。用“仲秋”表明了秋天已经过去了一些时间,进入新的阶段。那么,随着天气的变化,古人认为要体现在身体中,因为天人合一才能长生九世。所以,上文提到的《礼记》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这是因为,古人相信,秋天,是肃杀的时间,五行属金,五方属西,所以提醒老年人要注意身体。怎么做?多喝粥。
- 中秋的盛行
真正中秋节盛行要到唐宋年间。
首先是唐代开始出现中秋赏月宴饮的习俗;而到了宋代,中秋几经演变,已经成为全民通宵狂欢的节日。
这时候,还演变出了一种美食——月饼!最初的月饼,多是五仁馅儿的,这是由于古人认为中秋是丰收的日子,我们从地里收获了新鲜的瓜果,把它们做成馅儿,在品尝的同时,可以期盼来年继续丰收!
由于月饼以其馅儿划分不同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吃,自然受到世人的追捧,到了明代,月饼已经变成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
- 与诗歌月亮崇拜
月亮崇拜,慢慢影响到文学领域!
随着月亮慢慢渗入文学,文学世界里的月亮因素越来越广泛。历代文学家热情地崇拜月亮,尽情地赞美月亮!
从唐诗到宋词,从李白到苏轼,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历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无不赞扬月亮。
据统计,在《唐诗三百首》中,咏叹月亮的诗歌超过一百首,竟然占了三分之一!而在《全唐诗》中,仅以赏月为主题的就有共111首!而宋词中中秋词更为壮观,《全宋词》里记载了咏月赞月的词共210首!
- 太阳崇拜与月亮崇拜
提及月亮崇拜,就不能不说太阳崇拜!
上文曾提到,太阳象征阳,月亮象征阴。本来齐驾并驱,分庭抗礼的二位天体,慢慢人们有了取舍——喜月厌日!
中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中曾提到:夏代暴君桀在位时,百姓恨毒了他,纷纷咒骂他,他却自我标榜为太阳,宣称太阳不灭,自己也不灭!结果百姓就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你这个 *** 的太阳,什么时候你会灭亡?如果你真能灭亡,叫我们陪你去死也心甘!)”太阳在百姓心中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了!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中国古代与太阳的有关故事就是后羿射日——十日齐出,炙烤大地,百姓苦不堪言,求后羿将九日射落——对待肆虐的太阳,只能用弓箭把它们一个一个消灭掉!
以上两个有趣的故事都说明,相比月亮,太阳的地位堪忧!
再比如谪仙李白的诗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太阳同样扮演者不光彩的角色,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亮扮演了温暖逝者的光辉角色!
好了,有关月亮的崇拜就给大家介绍到这,
最后,祝愿读者们,
中秋快乐!阖家团圆!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