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还得仰望头顶的星空,俯瞰脚下的大地,去征服,去创造,去进入到星辰与大海的世界,拓展自己,提升自己,甚至要了解到人身上的那种神性或灵性,只要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呢?首先要认识以下3个特别重要的命题。
1
世界观是什么?
世界观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即对这个世界正常运行的了解和把握。
世界观本质:世为时间,界为空间,世界具有四个维度,即长度、温度、数量、时间。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正确的世界观,是在认真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后才有的;而错误的世界观,不对真实世界进行观察,凭空想象出来的。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世界观就是可依靠的某些理论;而对于时代来说,一定是那个时代,用更优秀的智慧建立的最完整的体系或认真的思考,好的世界观是育人的,建设和发展人的,甚至还可以自圆其说。
价值观的本质: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以及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建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
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帮助我们明白“我从哪里来”;知道这个世界如何运行,让自己清楚“我是谁”,这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身处什么位置,才能知道“我要去哪儿”,才能知道“我们要去哪儿”。
当今社会出现的三观乱象
1)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泛滥
例如,相面,看风水,算命等现象比较盛行,人们把命运交到神的手中,强调机遇和命运,忽略人生的拼搏和奋斗。据调查现在有30%的人信迷信,认为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某些大师或算命者改变的。
2)拜金利己主义价值观猖獗
一切向“钱”看,人人爱钱,一切为钱转,忽略道德和法律。据调查统计68%的人有拜金主义倾向。
3)享乐主义人生观盛行
这种人生观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更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据调查统计60%的人有享乐主义倾向。
世界的三种信仰:
一种是为公思想。如儒家提出的“治国,齐家,平天下”,道家提出的“天下为公,无为而治”都蕴含着为公思想。
二种是为私思想。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的不择手段的自私思想。
三种是一切随缘思想。如“修的今世,福报来世”的佛家思想。一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思想。
在具体生活中,我们的之一种是很好的,甚至在商业社会,越来越少,而只有第二种把人的自私和恶发挥出来了,欲望勾引出来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推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这种只顾自己私利的观点是危险的,是带有一定负面能量的,总有一天会被摧毁重建。而至于第三种,是一种修为,也许只有到了我们年纪都很大时,才会慢慢趋向这个。
2
科学的本质
古希腊人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在当时更好的认知条件下,总结出了当时最准确的结论,在当时被认为是无比正确的真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最原始的科学概念都被现实的发展无情的粉碎和抛弃了。
这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世界观以及科学观,总有一天也会像古希腊的世界观那样,被颠覆被刷新被超越。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思进取和固步自封,是随时会被淘汰的。那么回到科学的本质,它并不是说正确,而是具有强大的纠错能力,说得简单些,就是具有恒动的创新力和体制机制的活力。
常识科学观认为可观察事实是科学知识的一种可靠、牢固的基础,它在理论之前并且独立于理论,与此同时观察者通过感官便可直接获得这一事实。然而情况并非如此,观察者的视觉经验、实验结果的获得与可错性等因素都表明常识科学观中作为科学基础的事实在本质上并不可靠且其获得过程也是漫长、复杂的。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这也是科学本身的规律和要求。
科学的定义
事实上,科学的定义模糊不清,因为科学在哲学层面的具体 *** 论上就难以清晰界定,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分析。
比如说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事实上,就像很多事物一样,科学也处于一种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之中,在关系中发展,在关系中壮大。
了解科学之前,一定要了解事实与信念的区别,这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极为重要。
事实和信念的区别
假设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真实的,而看不到的就是虚幻的。不真实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严格区分出事实和信念。比如今天下雨了,这是事实,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而要是你说,今天有点热,那可能就会不是事实了,而只是你的一种感觉而已,可能有人不仅不会感到热,还会和你相反地认为今天一点都不热。
这就是事实与感觉的区别,而这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事实与人的信念之间的不同。
再比如,你看到桌子上有一把钥匙,这是真实存在的,且是事实;如果你把它放到包里,已经看不到了,那为何你还会以为它存在呢,这就是你的信念在起作用。
相信它存在,却并没有看到,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让我们坚信它一定存在;换言之,就是人的世界观这个信念支持着“钥匙一定存在包里”这个事实。西方社会对上帝的认识也是基于此,不然没有一个人见过上帝,那为何西方有那么多的人还一如既往地相信或信仰呢。
这就又涉及到了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事实是唯物的,即只注重那些我们看得见,摸的着的;而相信或信仰信念,又或者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都是属于唯心的,即虽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我们却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
明白了事实与信念的关系,搞懂了其中的内涵和区别,也许我们就深度的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和本质,而认识了解到了这些,你就触及到了哲学的内核。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