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什么(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这次喵和大家分享的是“刻意练习”,掌握了这种 *** ,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成为杰出人物。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一定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是关于能力的能力。我们从出生开始学习:学习吃饭、走路、自己穿衣服,然后在学校里度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当我们步入社会,“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开始新的工作、组建新的家庭、开始为人父母的新的人生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他能够到达什么样的人生高度,决定了他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他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大家都坐在一间教室里,为什么你们和XX的差距那么大呢?”虽然这句话我们都不爱听,但它确实表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人同一时刻接受相同的信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却千差万别。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什么决定了学习的最终效果呢?
答案是,刻意练习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那种“不怎么用功,但是学的非常好”的同学,他们并非日日伏案埋头苦学的“书呆子”,休闲娱乐一个都没有耽误,甚至在我们挑灯夜战的时候,他们就早早爬上床进入了梦乡,考试的时候还总是远远把别人甩在后面。每每想起此情此景,不由得悲从中来,感慨“天赋果然比努力更重要”,然后长叹一声继续奋笔疾书。
然而这些“不怎么用功但学的很好”的同学真的是因为“天赋异禀”吗?或者说,他们真的有着注定比平凡人要“聪明”的基因吗?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有一定适应能力,而研究表明,“天才”与普通人大脑的适应能力没有不同!但他们的大脑结构的确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而这些结构上的差异,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刻意练习中产生的。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研究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论:如果用正确的 *** 来练习,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
关于练习,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一万小时定律”——只要在一个领域练习10000小时,你就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换算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果一个学生每天花8小时来学习,3年就能成为“学霸” ( 10000 = 3.4 * 365 * 8 ) ;一个刚入职的新人,努力工作5年就能成为职场中该领域的专家 ( 10000 = 5.2 * 12 * 20 * 8 ) ……想想看,你已经学习或者工作多少年了?真的因为练习10000小时而成为“专家”了吗?
遗憾的是,“一万小时定律”只是畅销书作家对于刻意练习的一次并不严谨的演绎罢了。这个“定律”有三点谬误:一是在不同专业领域,成为“大师”的时间并不相同——一个世界一流的小提琴家、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一个国际象棋大师——从他们开始接触自己所在的领域到他们成为“专家”的时间并不相同,不存在10000小时这个更低阈值;二是成功与练习时间不完全成正比,即使是同一领域,不同人成为“专家”所需的时间也不同;三是练习的成果与时间也不完全成正比,练习 *** 也同样重要。
不过“1000小时定律”倒是说对了一点——那些杰出的人,一定在自己擅长那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不过这个“练习”可不是一般的练习,而是“刻意练习”。这也是那些看起来“不怎么用功”的同学成绩好的原因,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更懂得规划自己的时间,有着强大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大脑在有限时间内能加工更多的信息,因此看起来比起埋头苦学的同学花费更少时间。
我们这里要来区分两种练习,一种叫做“普通练习”,指的是机械重复地做某件事。花大量时间来进行普通练习很难得到提高。你可能运用“题海战术”做了许多题目,成绩却毫无起色;也可能花了很长时间练习一首新曲目,依然没能达到钢琴老师要求的水准;一个岗位呆了好几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的工作,技术却毫无长进……除此之外,“普通练习”认为人的能力上限是由“天赋”决定的,后天努力无法突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内在潜力即可。
另一种叫做“刻意练习”,它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也会重复,但不是无脑的机械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关注重难点的重复,在不断地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刻意练习认为,人能够做的不止是“挖掘”已有的潜能,还能够“开发”开发新的能力——只要你正确地进行练习。
1、为什么“刻意练习”可以突破天赋限制
1)大脑的适应能力
潜能除了与生俱来,居然还能够后天创造!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要理解这种颠覆“天生才华”的“不可思议”,先要从“刻意练习”的原理开始说起。研究发现,长期的训练可以改变大脑中特定技能相关的结构——无论训练是从儿童时期开始,还是成年以后开始。这种结构的改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新技能,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杰出人物,这一特质是相同的,证明了“能力上限不是天生注定的”。
2)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划分为三种——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呆在舒适区中,做我们习惯做的、有把握的事,会很有安全感,但也很难得到提高;学习区是稍稍远离舒适区的区域,在这里我们会感到不安,但是大脑的适应能力会起作用,很快我们就会适应新的坏境;在恐慌区,事情就完全脱离自己的控制了,在过长的时间里过分逼迫自己,可能会导致倦怠和低效。刻意练习要在“学习区”进行。
为什么人们天生喜欢留在“舒适区”呢?其实这主要是由我们的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我们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处组织都在为维持生命体的稳定做贡献。换句话说,“喜欢稳定”是写在基因里的特质;走出舒适区之后,身体系统会处于异常状态,细胞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来应对这种变化。
2、如何建立刻意练习思维
1)心理表征
提到刻意练习,就不得不说“心理表征”。心理表征就是从“短期记忆”构建“长期记忆”这个过程。心理表征的数量与质量是大师和普通人差别的根本因素,也是学霸和学渣的差别的根本因素。在看到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时,学霸能很快地理解这些“术语”,并且用自己的话记下来;面对长篇大论时,学霸能够准确地提取出精炼后的重点,用更简单的方式记忆;学霸会通过联结知识点,建立知识树、知识图来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心理表征与理解、加工信息,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制定合理计划、高效学习等密切相关。刻意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过程。
2)刻意练习的特点
刻意练习之所以强大到足以“创造潜能”,就是因为它通过持续的、远离“舒适区”的训练,改变了人的大脑结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刻意练习有明确的目标。具体来说,刻意练习的目标由一个大目标和若干个非常明确而具体的小目标组成。这个大目标由一系列小目标带来的微小改变带来的最终变化。你的大目标可能是“期末考试成绩进入年级前10%”,但是首先,你要独立完成今天老师布置的习题,并且保证足够的正确率。
2. 刻意练习需要关注。这种关注既包括做事情时的专注力,也包括关注目标。当你发现自己制定的目标实现起来有些难度时,要及时作出调整,对目标进行改进。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开始学习一门新技能时,前期通常是由老师指导的,包括我们在学校的学习也是。小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哪里错了、为什么错,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内容从“老师教”变成了“自学”,错误也要由我们自己发现并改正。上到大学以后,学习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在自学中完成的。在刻意练习的后期,学习者必须学会自我检测,并且进行相应调整。
刻意练习针对技能的某些方面。在学习学校课程的过程中,“关注重难点,不会做的题目多算几遍”、“提升解题速度”等都属于刻意练习的 *** 。在学习的初始阶段,老师会交给我们最基本的技能,但随着能力的提升,学生不仅会使用这些技能,还会根据自己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进这些技能。
3、刻意练习的 ***
学习“刻意练习”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有效的练习提升我们学习、工作的能力,实现高效完成任务。之前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具体讲过如何运用“刻意练习”的法则。这里只简单列出一些要点:
1)任务难度适中。
2)能收到反馈。
3)有足够次数的重复练习。
4)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