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计谋策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演义》,奇谋不断,智计百出,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人物,被他的敌人称为老奸,他就是郑庄公姬寤生。
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名字,寤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难产,传说郑庄公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武姜并没有产前的任何征兆,只是睡了一觉孩子就出生了,武姜吓了一跳,心里特别不喜欢这个孩子,就给他取名寤生。
姬寤生从出生开始就不受母亲的待见,况且武姜很快就有了二胎,也就是寤生的弟弟段,段长得白白净净,高高大大,又武艺高强,武姜很喜欢他,于是就时常在丈夫郑武公面前吹枕边风,要求废掉长子的世子之位,改立小儿子段。
好在郑武公比较明智,他没有答应妻子的请求,坚决的让长子来继承国家,只是把段封到一个叫做共城的小地方,所以后世就把姬寤生的弟弟叫做共叔段。
(郑庄公的母亲武姜)
(一)克段于鄢
郑武公死后,儿子姬寤生即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郑庄公,武姜又开始使手段了,她把郑庄公叫过来对他说:你继承父亲这么大的国家,却让弟弟待在那么一个小地方,你于心何忍呢?郑庄公很上道,接着问道:那怎么办呢?武姜回答:那就把制邑城封给你的弟弟吧。
这个时候郑庄公的谋略眼光就展现出来了,因为制邑城池特别险要,共叔段要是借着这个城池造反,易守难攻,很难消灭,于是郑庄公找了个理由拒绝了,最后把京城这个城池封给了共叔段。
京城是个很大很富庶的城池,武姜觉得这下小儿子有造反的资本了,偷偷的对小儿子说:你哥哥这个人太不够意思,要不是我再三的给你要京城,他都不答应。你去京城好好准备,我这里给你里应外合,有机会赞美就把你哥哥彻底推翻,你当国君,我也死而无憾了。
做母亲的挑拨儿子之间的感情到这种程度还真是少见。
(春秋地图,看看郑国在哪里?)
段果然不辜负母亲的愿望,到了京城立刻全面掌握了京城的全面权力,日日练兵,等待推翻哥哥的机会。京城的官员跑回首都,向郑庄公报告共叔段叛乱的行径,郑庄公也只是微笑不语。
庄公能忍,手下的大臣却不能忍,有一个叫做公子吕的大臣立刻要求平定共叔段,郑庄公驳回了,理由是这样有伤兄弟之情,还会让目前武姜伤心。
散会之后,公子吕和正卿祭足讨论此事,祭足说国君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没有办法说出心里话,你应该和他私下谈。
晚上,公子封又来找郑庄公谈共叔段的事情,这下郑庄公说了心里话:共叔段并没有真正的开始反叛,剿灭他不能名正言顺,不如等他真正反叛起来,那么平定共叔段才能师出有名。
郑庄公的城府究竟有多深,由此可见一斑。
公子吕认为那也不能等着共叔段实力增强,到时候就很难平定了,于是出了一个主意,郑庄公假托出门不在京城,引诱共叔段反叛,然后前后夹击,共叔段插翅难逃。
这个计策真是天衣无缝,因为历代郑君都是周天子的卿士,郑庄公离开国家去上任也是理所应当,于是母亲武姜毫不怀疑,立刻写信给共叔段,让他起兵造反。
这封信落在了郑庄公的手里,他知晓了共叔段反叛的具体计划,把共叔段的反叛力量彻底消灭,共叔段跑回京城,无险可守,无兵可用,又愧有怕,大喊一声:是我妈坑了我啊。拔剑自杀。
在整个事件中,共叔段起兵反叛当然是罪大恶极,但是郑庄公表现出来的阴险狠辣也让后世诟病,毕竟,如果郑庄公开始的时候就能管教共叔段,不让他恶行日益发展壮大,共叔段就不会发展到身败名裂,饮剑自杀的地步,所以孔子在记述这段历史的时候称郑庄公为郑伯,就是对他有所谴责。
(二) 假命伐宋
眼看着国内已经平定,郑庄公来见周平王,通过郑国留在王室的奸细知道周平王想把自己卿士的权力分给别人,郑庄公很是不满,他很霸气,直接向周平王挑明,你不愿意给我权力我就回去,我不稀罕你这位置,你想给谁就给谁。
周平王立刻就怂了,发誓赌咒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郑庄公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周平王实在没有办法,提出让自己的太子去郑国当人质。
这可是亘古未有的事。
要知道当时周王室可是天下共主,诸侯再霸气也是周天子的臣民,哪有主人让自己的儿子去给臣民当人质的道理呢?但是这件事还真就做成了,太子狐来到郑国为人质。
周平王死后,太子狐即位,称为周桓王,周桓王因为自己在郑国做人质,父亲死的时候都没有陪在身边很是忌恨郑庄公,找了个理由撤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郑庄公岂是能忍受委屈的人,气鼓鼓的回到郑国之后就派正卿祭足跑到王畿之地,把周天子自有的成熟的小麦和稻谷全都收回了郑国。
等了一段时间,发现周桓王居然忍了下去没有吱声,郑庄公有点不好意思了,亲自来朝见周王。周桓王也没给他好脸色,问他:爱卿今年收成怎么样啊?郑庄公回答:托您的福,还好还好。周桓王来了一句:幸亏你收成好,这回王畿之地产的小麦和稻谷我们可以自己吃了。这分明是讽刺郑庄公抢了他的粮食,郑庄公听着很不舒服,于是一次朝见不欢而散。
郑庄公临走的时候,周桓王也没有给他多少赏赐,但是郑庄公却借着朝见大做文章,他把赏赐用车装起来,外面包上锦缎,就说是周天子的赏赐,假传圣旨,说周天子命令他讨伐宋国(宋国是郑国的宿敌),纠集了齐国和鲁国共同伐宋,大获全胜,很快就攻下了两座城池,后来因为宋国卫国袭击他的郑国而班师。
(三)箭射周王
周桓王听说郑国假命伐宋,气得火冒三丈,又因为郑庄公不来朝见,亲自领兵征讨。
郑庄公全不相让,命令军队准备反击,战场上周桓王本打算好好数落一下郑庄公,但是郑庄公根本就不答话。
等到午后,郑庄公知道周王的军队已经疲累,战鼓齐鸣,郑兵一起冲杀,周王大溃,混战中,郑军大将祝聘一箭射中周王的肩头。
这一箭可不得了,不仅仅表明周郑交锋中郑国的完胜,还向天下诸侯宣告着周王室也不过如此,周天子近乎神话的身份被彻底撕碎。
郑国大获全胜之后,郑庄公还派人跑到周王的军队里面道歉,但这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给周桓王的心理和周王室的声誉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云南白药都无法治愈的。
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在他的手里,郑国盛极一时。但是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安排好郑国的继承人,在他死后,诸子争夺国君之位,互相攻杀,大大削弱了郑国的实力,郑国迅速陨落了。
来源:博客,欢迎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