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海专利海外布局(中国中药被国外申请专利)
CAIIPS:智能终端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及知产风险管理策略
由YIP Events主办,上海人工智能技术协会、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德中人工智能协会及中日人工智能协会支持的中国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峰2020以“知识产权赋能AI产业创新” 为主题于12月10-11日在上海宏安瑞士酒店召开。吸引了270余位人工智能IP人参加,为海内外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机构及从业人员提供了高价值的信息交流平台。
峰会由半天的会前研讨会与两天的专题分享组成。会议主要围绕现有制度体系下如何更大化保护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企业商业秘密、著作权、数据保护与合规、专利的保护策略与挑战、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与专利池建设、出口管制政策与应对、开源软件、专利运营成果转化等前沿问题,同时就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冲击、人工智能产业各参与主体的法律诉求、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政策的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12月11日上午11时许大会进行了当天的第二个小组讨论,本次讨论由由 万慧达知识产权合伙人李江先生担任主持人,由美的集团IoT事业部的知识产权负责人樊思远先生、小米公司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专家刘超先生、紫藤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的张娜总监和商汤 科技 知识产权高级经理刘婵女士 为与谈人,本次讨论围绕 “智能终端企业海外专利布局及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 话题展开。
“知产前沿”新媒体将此次小组讨论的要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供参考学习。
李江先生率先就该主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未来万物皆终端。企业的传统业务随着产品迭代更替,逐渐智能化、物联网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然面临终端海外布局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策略问题,这本质上是攻与防的配合。
一、AI时代的企业转型——美的经验
樊思远先生为大家分享的是家喻户晓的美的公司如何在AI席卷的时代成功转型。
(一)全新挑战
美的集团的IoT(Internet of Things)事业部的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作用定位为智能家居的共性研究,对美的的智能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曾经的美的是传统的制造类企业,专利风险对策较为简单。企业内部风险防控重点在于自主研发的价值高、难以被取代的核心技术,包括专利风险调查、专利规避以及与其他公司的专利交叉授权,或是布局自己的专利武器库与其他竞争对手实现军事竞争格局。而非关键性技术会从供应商采购,以协议的方式约定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担保,供应商再由上游供应商提供技术担保,以分担风险。总体而言,
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大数据、无线连接技术等跨界技术不断引入到家居领域,形成新型的智能家居行业。在通信领域涉及到许多标准必要专利;蜂窝 *** 技术或是WIFI技术的专利权人转向对终端直接授权专利,风险转嫁到了终端设备厂商,而无线通信模组、无线通信芯片等制造商逐渐免除了被收取专利费的风险。供应商逐渐不再为企业提供担保,全新的 游戏 规则向传统制造业的规则发起了挑战。
(二)冲突应对的思考路径
要化解智能行业规则和传统制造业规则的冲突,需要在更加细化的问题中理清思路:
之一,专利付费的“黑匣子”。
标准必要专利推动行业发展、为知识付费已成为共识。然而,专利是由各研发厂商自行申报的,我们无从得知其专利的底层技术如何、标准必要专利是否客观存在,以及专利权利是否完整、无瑕疵。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家居企业为专利付费的担忧,家居企业明显缺乏技术专业的谈判筹码。
第二,专利付费的成本与效益。
家电智能化在家电溢价中究竟发挥了多少效用?根据目前的观察,无线通信和AI等技术能够为智能化家电产品带来约5%以内的溢价。从成本角度,为专利支付合理对价才为企业所接受。在蜂窝 *** 技术确定的模式中,对价是根据厂商提供的出厂价格确定费率或统一的费率进行定价,归根结底是以产品的整体售价推算。若企业为多项技术支付专利费,支付成本很可能超过产品本身售价、明显超过了智慧家居的溢价率。另外,企业为专利付费的结果究竟是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还是削减自身的成本优势?
基于专利付费成本、溢价与用户需求关系的错综复杂,上述计费模式如何套用、调整才能实现效率更大化是重要的议题。
从行业发展的现实角度出发,智慧家居新兴产业还是需要以家居制造业掌握主要话语权,而不应当受通信行业的规则主导。
李先生对传统家电企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传统家电企业迎来AI时代,最核心的是定价问题和沟通问题。定价问题,更多涉及的是经济学和科学技术;沟通问题,需要的是时间。
二、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控——小米经验
刘超先生目前主要从事IP in house的工作,从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者角度分享我们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一)小米模式概述
(二)风险最小化
虽然生态链产品模式有IP风险,但是在进行专利投资时,可以先行分析各个投资对象的专利,便能够在领域内优中选优。在每个项目中企业的IP风险防控都需要抓早、抓全,专利工程师必须在立项阶段就通过专利分析,把涉及到专利技术的项目内容检索出来,得出IP上的建议并传达至产品团队或公司管理层。存在风险时,企业需要整合出风险评估报告以形成竞争对手和投资专利的数据画像,并事先规划风险应对的手段。
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可单纯分析专利,还需要根据竞争企业的商业方式分析他们的诉讼进攻模式和容忍度,估算诉讼发起的可能性,了解其发起的是单纯专利诉讼诉讼或是结合其他知识产权的复合型诉讼。规避企业诉讼模式也是减少风险的 *** 之一。
(三)专利对企业赋能的影响
规避IP风险的更好方式就是在技术上占据领域内的绝对优势。例如,AI与5G都是技术趋势,小米正在做关于5G技术融合到AI的产品上的发展趋向报告,在最前沿的领域中提前进行专利布局。
专利赋能企业必须注重专利研发的专业性。几年前,小米进行了一项制造电饭煲的“新国货”计划。起初,小米以日本电饭煲特有的发热技术为始发点进行了专利检索,将该技术领域内最资深的、手握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日本电饭煲发明者请来,将电饭煲技术与小米自己的IoT技术相融合,最终产出了带有小米IoT技术的智能电饭煲。传统家电必然会进入技术先进化、智能化,我们需要注重传统技术与自己的技术融合,处于行业先占地位,方可规避风险。
(四)风险评估制度
企业规模大,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随之增加,所以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制度,甚至是让每个产品都经过信息化评估,避免风险因素的遗漏。产品都是不断迭代的,所以多产品的风险评估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可以将先前分析产品或者领域的结构保存下来,基于原始结构进行再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三、海外知产风险防控
刘婵女士聚焦于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看法。
(二)竞争对手监控
企业大部分的知识产权风险来自于竞争对手。通过对企业所处的技术领域的海内外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定向专利监控和风险防范,不仅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同时能够间接获取到竞争对手在海外的产品特点、专利布局情况等。这为企业海外的市场竞争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持。
(三)企业知产人才队伍培养
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的实施,归根结底有赖于企业内外部专业人员的执行。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对建立一支有经验、有效率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人才队伍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此外,还需要构建外部专业服务体系,特别是知识产权专业的 *** 机构、律师事务所,对企业风险防范项目的实施起到专业支持。
四、终端企业知产风险管理与海外专利布局——紫藤经验
我们需要思考,适用什么样的科学 *** 论,才能使得日常的专利布局、风险排查、诉讼应对工作显得更加顺畅合理?
(一)风险识别
第二步, 如果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如何应对产品流通至海外时收到的律师警告函?如果积极应对,是否会招致更多警告?
(二)风险分类与应对
(三)外部辅助
初创型企业或微小型企业,人员较少、资源有限,但需求量、工作量不小,那么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通过专业机构为企业进行海外布局,利用外部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投到刀刃上。而大型企业,内部分工布局体系较健全,在企业创新产品上市前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即介入产品规划和专利布局方向,这是深度合作。紫藤的愿景正是成为全球创新企业的IP服务商。
五、企业并购中的知产战略
刘经理基于小米生态链投资策略分享了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战略经验。小米的生态链投资并购过程中提倡各企业的独立性,在扩充生态链规模的同时要保持企业的自由发展。如果生态链公司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产权部,有自己强大的知识产权储备和管理功能,可以自己主持事务;规模小的企业在知产管理稍有欠缺,小米可以给予其一定指导和培训。
小米于2017年与诺基亚达成交叉许可,购买了其一部分专利。出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企业正常商业运营的考虑,要在专利付费过程中平衡的企业成本与企业的商业运作,合理的专利费能够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也许我们还可以赋予专利许可更加丰富的内涵,由单向的许可转向互利共赢,充实合作双方的 科技 实力。
关于美的收购库卡,樊经理解释道,双方的收购协议规定要保证库卡的知识产权独立性,所以未做知识产权的整合。
六、国际诉讼初探
海外诉讼成本主要以律师费用和案件和解成本组成。以美国案件为例,据统计,从应诉到开庭之前和解,仅律师费即可达到约150万美元,和解费用需要另外计算,这导致了企业在海外布局面临的诉讼风险巨大。现在,为了帮助企业应对高风险的国际诉讼,出现了海外诉讼风险保险,适合于小型企业作风险应对参考。
紫藤运营公司有一个部门是许可诉讼争议部门,每年约管理50多起诉讼案件,帮助面临诉讼的中国企业实现与美国律师的对接,或者通过内部律师和美国律师外部合作的模式。这种内外联动模式可以分担企业的四方面担忧:一是检索,美国律师按小时计算无效检索和分析的费用;二是证据收集,国内企业的证据收集都是在国内进行,如果美国律师到国内取证,所有的差旅费需要企业承担;三是企业内部人员培训,到discover阶段培训企业内部人员做充足的准备;四是许可谈判支持,以专业机构的实际经验带领企业规避谈判风险。
王思聪质疑以岭药业,引发民众关注中药企业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作为我国独特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 社会 价值。新冠疫情中中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医药的魅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把中医药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决策部署,出台中药 科技 产业支持政策,从《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中医药 健康 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医药法》指导中医药产业发展到 2020 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与《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对中药新药研发提出新要求,无不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方向,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20年 中药行业净利润达 1,240,799.67万元,同比增长10.03%。
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中药部分提出打造2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20个左右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20个左右中医疫病防治基地,100 个左右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形成一批中医优势专科。2021年中药新药审批注册数量也创下近年新高,无不彰显了国家对中医药的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中医药行业涉及到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贸易,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流通,以及中医诊疗和终端销售等完整产业链,涵盖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这三大产业,整个产业链较长,格局分散,涉及部门和就业人口众多,附加值较高,服务人群广泛,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和经济资源。近年来国家围绕着中医药全产业链,对行业上中下游逐步完善了行业标准和制度体系,并出台了相应的扶持鼓励政策,连贯性和支持力度空前:强调中西医并重,扶持与规范并举,传承与创新并进,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从而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颁布新版《中国药典》,全面提升中药原材料安全标准,推动行业产能出清,叠加天气异常影响,中药材持续涨价,头部中药企业基本都建立了核心药材的种植基地,通过了中药材GAP认证,品牌成药也随上游提价;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冲服使用。经过20年的 探索 试点,终于在2021年11月迎来全面放开。中药配方颗粒是传统中药饮片的补充,也是饮片现代化和标准化的产物。预计整体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在 2025 年将达到440-780亿元,较2020年有1-2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中药创新,优先纳入医保,实现市场的放量。2021年的申报数量创下近6年新高,达到54个。随着中成药在抗疫方面的优秀表现,以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为 代表的“三药三方”类中药陆续在多个国家注册上市销售,海外对我国传统中药的认知大大增强,中药龙头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部分企业受益于中药疫情防控,在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得到显著提升。
重点标的:
华润三九(000999): 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中药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旗下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达到 21 个。背靠央企股东华润集团,在集团医药 健康 板块中定位为“自我诊疗+处方药”特色平台。主营核心业务定位于 CHC 健康 消费品和 RX 处方药领域。
“999” 品牌在消费者和医药行业中均享有较高的认可度,多次被评为 “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预计21-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7/23.47/26.8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2 年PE仅15X。给予公司22年20X PE,目标市值为 46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平安证券220320)。
以岭药业(002603):公司目前拥有13个获批上市的专利创新中药,在感冒呼吸领域的连花清瘟以及心脑血管领域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已经成为各自领域
的主流产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化药生物药和大 健康 产业,形成了“中药创新药+化生药+大 健康 ”三大业务板块。两年多的抗疫艰难时间,是连花清瘟胶囊名扬海内外。预计公司 21-23 年营收分别为101.3/119.4/14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6.7/20.1亿元。给予公司40倍PE估值,目标价为 33.32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国金证券220328)。
新天药业(002873):公司成立 27年来一直专注中药赛道, 是一家专注于现代中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药品生产批件 32 个,其中国家医保目录品种 10 个、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1 个、非处方药(OTC)品种 12 个、独家品种 12 个,在产产品主要分为妇科类、泌尿系统类、清热解毒类、其他类,主导产品坤泰胶囊、宁泌泰胶囊、苦参凝胶、夏枯草口服液均为国内独家专利品种。预计公司21-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4/13.22 /16.9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1.35/1.8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评级(华安证券220118)。
同仁堂(600085): 一家百年传承的中药行业龙头公司,公司具有百年 历史 品牌,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同仁堂百年御药传承,先后有9个项目入选非遗项目,铸造了同仁堂稳固的品牌护城河, 以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为代表的产品以及众多经典药品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分别为 150.0/173.2/19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9%/15.5%/1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5.2/1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6.0%/17.3%/14.6%,对应21~23年EPS为0.95/1.11/1.27元,对应估值为49X/42X/3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华安证券220302)。
片仔癀(600436):公司作为拥有五百年 历史 的传统中药企业,主要产品片仔癀以其卓越的疗效而闻名。其处方和工艺被列为国家秘密,并被列入国家中药一级保护品种,是中国中成药保护的更高级别。公司 构 建以传统中药生产为龙头,以保健药品、保健食品和特色功效化妆品、日化产品为两翼的“一核两翼”的大 健康 发展战略。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分别为 80.3/94.0/11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17.1%/1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3/29.7/3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6%/22.0%/24.3%,对应21-23年EPS为
4.03/4.92/6.11元,对应估值为89X/73X/59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华安证券220218)。
云南白药(000538):云南白药作为国家更高保密级别,有着百年的悠久 历史 。公司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白药传统药用功效,而是不断推陈出新,向大 健康 领域延伸拓展,一步步发展出超50亿元销售规模的大 健康 产品,在多项品牌排行榜中持续稳居行业首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大 健康 领域的领军者。预计公司21-23年收入分别383.9/441.7/505.4亿元,分别
同比17.3%/15.0%/14.4%,归母净利润分38.0/51.8/6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2%/36.4%/16.3%,对应21~23年EPS为2.96/4.04/4.70 元,对应估值为 31X/23X/19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华安证券220302)。
康缘药业(600557):公司是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建有“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先后获得中药新药 52 个,发明专利授权547件;研发实力连续三年位列“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首位。公司战略大品种为抗病毒感染系列的热毒宁注射液和金振口服液及心脑血管领域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预计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3/53.98/64.82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5.15/6.06 亿元,对应的PE为8.41X/14.75X/12.52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的评级(华安证券220322)。
红日药业(300026):公司是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试点企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已为集投融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 科技 医药 健康 产业集群。2021年11月1 日开始,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开始实施,有望替代中药饮片与中成药,市场整体增量可观,更有利于红日药业等在配方颗粒具有长期积累的企业。公司成品药板块主打产品为血必净注射液,是目前国内唯一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治疗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国家二类新药。被连续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预计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7.38/10.29/12.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5/0.34/0.43元。对应 21-23年 PE分别为29/22 /17X(东兴证券220120)。
创新实力再获肯定!“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恒瑞医药位列第五?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恒瑞医药位列第5名,再度斩获国内创新领域荣誉。
据悉,“2022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22中国企业500强、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基础上,依据对2021年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发明专利数、非发明专利数、收入利润率等指标的综合评价,连续第2年推出该榜单。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恒瑞医药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之一发展战略,多年持续高强度投入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62.0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95%,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先后在连云港、上海、成都、美国和欧洲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打造了一支5000多人的规模化、专业化、能力全面的全球研发团队。在此支撑下,公司打造了丰富的研发管线,除传统优势的抗肿瘤领域,还广泛布局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目前,公司已有11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另有60多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6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57项,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分子靶向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孵化器基地等科技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新技术平台,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为持续输出创新成果提供强大基础保障。
专利是药企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对做原创创新的企业尤为重要。作为国内较早投身医药创新的大型药企,恒瑞医药在专利布局方面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06项,PCT专利494项,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60项,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478项。近日,全球专利数据库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TOP100榜单,恒瑞医药位列榜单第13名,是唯一一家进入TOP20的中国药企。
恒瑞医药还扎实推进全球创新布局,稳步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重,在内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有近20项国际临床试验正在全球开展,积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海外授权。公司创新药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自然·医学》《柳叶刀·肿瘤学》《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百项研究成果先后亮相历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 *** O)年会等国际学术盛会,充分展示中国医药自主创新实力。
基于持之以恒打造的创新实力,恒瑞医药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关评选中屡获关注和认可,包括入选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2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获得全球医药智库信息平台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评选的“全球医药研发TOP25”第16位、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评选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第32位、蝉联“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更佳工业企业”榜首、中国医药创新企业100强之一梯级等。
“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高度重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未来,恒瑞医药将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专注创新,打造跨国制药集团”的愿景,聚焦前沿领域,不断攻坚克难,服务健康中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