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防御正文

治疗甲鱼疥疮病专利技术(甲鱼疥疮病特效药)

之一次养甲鱼,家养的小甲鱼,得病了,该怎么治,大哥大姐们快来告诉

饲养管理

鳖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投喂高蛋白的饲料,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应在40%~60%。目前有甲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每次投饵量为鳖体重的2%~5%。在鳖池内也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一方面可遮荫,另一方面也可供鳖摄食。40~50天要将生长大小不一的鳖分开饲养,以避免互相残食。为了降低养鳖成本,各地可因地制宜地寻找解决饲料的途径:

(1)城镇附近养鳖,可利用屠宰场的动物内脏、罐头食品加工厂的下脚料等。

(2)渔区可利用水产加工厂的废鱼虾和内脏、死鱼虾等。

(3)靠近江河湖泊,可利用螺、蚌、蚬、蛤压碎投喂均可。

(4)用城市垃圾、瓜皮等废弃物可自己培养蚯蚓喂鳖。

根据各地养鳖的经验,一般用废鱼虾、内脏等养鳖的,6公斤饲料生产1公斤鳖;鳗鱼饲料2公斤生产1公斤鳖。如饲养管理良好,一般饲养5个月(6~11月),可使鳖种的重量翻一番,如放养200克/只的鳖种,5个月可长至400克;100克/只的可长至200克。

投喂新鲜的鱼虾、螺蚌、蚯蚓、加工肉类的副产品、蔬菜等,可混合切碎投喂在食台上,投饵量为鳖总体重的5%~10%,上下午各投一次,并要坚持每日巡塘,及早防治鱼病。

疾病防治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鳖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鳖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中国“养鳖热”的兴起,鳖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当前发现的鳖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鳖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 *** :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鳖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鳖甲、四肢、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鳖检查时,把整个鳖浸入清水中,鳖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 *** :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鳖体受伤。池中要建造晒台,使鳖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鳖后,用磺胺软膏涂

可能是全球惟一的雌斑鳖

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水霉病

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 *** :

(1)病鳖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鳖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红脖子病

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 *** :

(1)肌肉注射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疫苗(同草鱼),用病鳖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鳖与池底或鳖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 *** :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 *** :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白粉药浴。

鳃腺炎病

鳖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 *** :

(1)发现病鳖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mg/L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鳖寄生虫病

鳖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吸虫、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肠穿孔等。

防治 *** :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 *** 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饲料性疾病

由于鳖食用不洁饲料引起。鳖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 *** :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更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鳖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裙边消失。

淡色刺鳖

防治 *** :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

冬眠期的死亡

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 *** :冬季放鳖时对池子用100mg/L漂白粉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腐皮病

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鳖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

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鳖的四肢、颈部、尾部

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

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此病常年发生,

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在高密度囤

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

气单胞菌为主。

防治 ***

预防

①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鳖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③对于已出现

症状的鳖,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④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h有显著疗效

甲鱼的尾部长疙瘩是怎么了

疙瘩是疥疮病治疗 *** 如下:首先,干养,隔离,每天只单独泡水3次,每次10~30分钟,水位不碰到患处,腹部腐甲厨卫,可以和喂食与晒太阳同时进行其次,清洗水箱,并消毒,以后换水必须事先静置2~3天或阳光直晒一天,主要食物换为小鱼虾,活虾喂食前必须去头刺与钳子,不可以肉为主食最后,病灶彻底挤出,用碘酒涂抹敷上土霉素粉,再将棉球(棉球上有土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塞入洞中,要龟是水栖龟,放浅水中,停食的龟填喂并加抗生素药物。

甲鱼裙边有疙瘩怎么回事

疥疮病。

甲鱼疥疮病又叫穿孔病,内陆地区也有叫打印病。

症状:背甲、腹甲、裙边、四肢表面形成芝麻至蚕豆大小的白色圆形状病变,周围有出血。疥疮在前期多表现白色点状,中后期点状增大,并伴有脓血,挑开疥痂,有空洞并伴有出血,挤压可见血液流出。该病病程较长,易复发,久治不愈会因为 *** 血导致甲鱼白底板,严重时可见和腐皮并发。

鱼类疥疮病怎么治疗?

鱼类疖疮病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有浮肿感。随着病情发展,疮部隆起,肉眼就可以判定组织发炎肿胀。剪开体表,内部肌肉腐烂,并伴有血水。这些部位组织内出现脓疱,患部隆起红肿,用手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脓疱内部充满脓汁和细菌。脓疱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隆起皮肤先是充血、出血,再发展到坏死、溃烂形成溃疡。严重时肠也充血。鳍条裂开,鳍基部充血。

患病鱼多在其背鳍基部的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处凸出体表,触之有流动感,刺破患部有灰白脓液流出。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离群独游。解剖疖疮处有灰白色或红灰色脓液流出。

患病青鱼背部隆起的疖疮(陈辉)

3、流行情况

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犹以鱼体经捕捞折腾或长途运输后最易发病。

甲鱼在河里弄上来的时候肚子有红点怎么回事

多大的甲鱼?如果是硬币大小的,红色是正常的。稚鳖肚子都是红色的。如果已经比较大了,那就是红底板玻细菌性感染。需要药浴红霉素或者呋喃唑酮。1.病原:又叫赤斑并红板并腹甲红肿病,红斑病病毒为一种球状病毒,无囊膜,大小60纳米~70纳米,呈不规则排列。通过滤除菌回归试验,成功地复制了该玻 2.症状与病理变化:鳖的背甲和腹甲出现不同程度红斑。人工感染病例在接种3天后表现为反映...。红脖子玻病甲鱼咽喉和颈部红肿,肌肉水肿,腹甲部出血性斑点,严重时,口鼻出血,眼睛混浊发白而失明,行动迟钝、拒食。防治:①放养前用漂白粉10×10-6~20×10-6或生石灰5×10-6彻底清塘清毒,平时加强管理,经常吸污排污。②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金...。吃了吧。大补。。。。。。。1、鱼缸里更好种一棵水草,放一些沙子和小石子,更加真实的模拟甲鱼的野外生存环境。要用有盖鱼缸,防止甲鱼逃跑。2、喂甲鱼吃小鱼,小虾,肉类。3、两三天换一次水,用小鱼网把它捞出来,防止甲鱼咬人。更好用天然活水【河水,湖水】,没有就用...。你说的是中华鳖,甲鱼的一种,有个小洞那是甲鱼疥疮病,用高锰酸钾抹一点,连续几天就好了。外感,发热,脾胃虚弱的人不能吃甲鱼,甲鱼不能和鸡,鸭,兔同食,薄荷也 不能和甲鱼同食。。吧它吃了吧。您好,一般是认为胃肠功级紊乱引起的。可以试用饮食 *** 进行治疗。 一、饮食治疗目的 预防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供给充足营养,改善营养状况。避免机械性及化学性 *** ,使肠道得到适当休息,有利于病情早日恢复。 二、饮食治疗原则 (一)怠...。巴西龟

甲鱼养殖一般容易出现什么病?如何处理?

疾病防治 由于池塘环境、水质、饲料及放养鳖种本身的状况,在养殖鳖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鳖病。随着中国“养鳖热”的兴起,鳖的病害有增加及蔓延的趋势。当前发现的鳖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1、出血病 由气单胞杆菌引起。症状为全身炎症显著,腹部充血发红,口、鼻、肠管出血。病鳖呆滞,摄食减少。 防治 *** :使用抗菌类药物,磺胺0.2克/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喂,饲料要少喂些,使病鳖吃光,以达到治疗效果。或用土霉素7.5克/100公斤体重混入饲料中投喂。也可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2、毛霉病(白斑病) 由霉菌寄生全身引起。症状为鳖甲、四肢、 裙边、颈部均寄生霉菌,出现白斑,使表皮坏死,产生溃烂。该病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稚鳖,死亡率很高。成鳖患此病后死亡较少,但影响正常生长。进行病鳖检查时,把整个鳖浸入清水中,鳖甲上如有白斑,即为此病。

防治 *** :主要从预防做起,池塘中要施肥,保持一定肥度,抑制霉菌发生,在各项操作时要细心,避免鳖体受伤。池中要建造 晒台,使鳖经常晒背,可有效地防止霉菌的寄生。发现病鳖后,用磺胺软膏涂 擦患处,或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3~5小时。同时,全池泼洒1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2次(每天或隔天一次)。

3、水霉病 鳖由真菌引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防治 *** :

(1)病鳖池用10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2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消毒。

(2)病鳖用10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分钟。 (3)在饲料中拌喂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

4、红脖子病 由病毒引起。颈部发红、充血、肿大,死亡率很高。

治疗 *** :

(1)肌肉注射 金霉素、氯霉素等药物,用量为15万单位/公斤体重,注射部位在鳖的后腿基部与腹板之间,约1.5厘米深。

(2)土法免疫疫苗(同 草鱼),用病鳖的肝、脾制成疫苗,注射剂量为100毫升/公斤体重。

5、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 由鳖与池底或鳖之间摩擦及水质恶化引起。

防治 *** :

(1)防止高密度的暂养和堆压装运。

(2)用1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搽涂。 (3)注射15万单位/公斤体重的抗生素。

6、穿孔病 裙边和腹甲处出现疮疤,充血、穿孔。

防治 *** :

(1)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片。

(2)用漂白粉药浴。

7、鳃腺炎病 鳖

全身浮肿,口鼻出血,肠内充满凝固血块。

防治 *** : (1)发现病鳖后将其捞出隔离饲养,以防蔓延。

(2)池水用200mg/L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

8、鳖寄生虫病 鳖体上可寄生蛭、螨、原生动物、 吸虫、 棘头虫等多种虫害,引起皮肤、内脏出血及 肠穿孔等。

防治 *** :体表寄生虫可用8毫克/升 *** 铜溶液,或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即可。

9、 饲料性疾病 由于鳖食用不洁饲料引起。鳖全身浮肿或极度消瘦,裙边发硬、无光泽。

防治 *** :不用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E。更好是使用鳗鱼饲料。

10、水质恶化引起的病 由于水质恶化,引起鳖四肢、腹部明显出血、溃疡、红肿、 裙边消失。

防治 *** :将池水全部更换,10天左右会变好。 冬眠期的死亡 与细菌性疾病相同。 防治 *** :冬季放鳖时对池子用100mg/L漂白粉溶液消毒,放干水,日晒,改良池底泥沙。

11、腐皮病 症状与病原 腐皮病的发生是由于鳖的相互搏斗撕咬受伤后细 菌感染所致。外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鳖的四肢、颈部、尾部 及甲壳边缘部的皮肤糜烂, 皮肤组织变白或变黄, 不久 坏死, 产生溃疡甚至骨骼外露, 爪脱落。此病常年发生, 于春季流行, 有时与疖疮病并发, 危害严重。在高密度囤 养池, 并发症死亡率可高达20%。腐皮病的病原菌以产 气单胞菌为主。

防治 *** 预防

①经常保持池水清洁, 合理安排放养密度, 按规格大小分级饲养, 以防鳖相互撕咬, 这是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

②每周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 保持水中有效氯浓度为017mg/kg。

③对于已出现 症状的鳖, 应按其大小分别暂养于隔离池中进行治疗;先用含氯消毒剂或高锰酸钾全池泼洒, 第2 d 用土霉素20~40 mg/L 浸浴48 h。

④放养前用3%食盐加100mg/L 呋喃唑酮浸浴3~5 min, 既起到预防作用, 又可进行早期治疗。 治疗 在饲料中按011%~013%的比例添加磺胺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口服5 d, 对于并发疥疮病的用土霉素或四环素40mg/L 药浴48h有显著疗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