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欧洲专利(国外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万集科技全固态激光雷达芯片获第六届“铃轩奖”
12月4日,汽车产业界的权威奖项“铃轩奖”在武汉正式揭晓,万集科技新型CMOS工艺兼容全固态激光雷达芯片获本届铃轩奖集成电路类优秀奖。万集科技研发的全固态激光雷达芯片利用更先进的硅光和半导体集成技术解决现有激光雷达产品存在的低可靠性、难集成、高成本等一系列难题,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基于硅光技术,雷达芯片与微电子芯片实现更广泛的集成。
《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指出,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核心环境感知零部件,正向着芯片化发展趋势不断演进。万集科技新型全固态激光雷达芯片不仅具有小型化、高性能特点,同时能够满足规模化量产对低成本的需求。
在性能方面,新型硅基激光雷达因为舍弃了机械驱动系统,它的可靠性大幅提高,同时光束发散角能够压缩到衍射极限,达到约0.08°,拥有极高的分辨率。这能够使其在很远的距离实现对车辆等目标物清晰的分辨,通过对光束灵活的控制,还能实现对局部特征进行更小分辨率的扫描,大大提高了识别能力。
激光雷达作为一种集光、机、电一体化的精密传感器,其核心技术、关键器件依赖国外供应,产品价格高昂。万集科技新型CMOS工艺兼容全固态激光雷达采用自主技术,突破国外对基础光电器件的垄断,使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成本大幅度降低70% - 80%,从而实现高端车载激光雷达的国产化、无人驾驶汽车零部件的安全可控。
万集科技在激光领域拥有超过十年的研发经验,新型硅基激光雷达芯片是万集科技面向未来高阶自动驾驶研发的最新产品。自2016年开始自研相关芯片技术以来,公司在基础性研究上已持续6年,相关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课题、中关村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等课题资金支持。公司申请相关发明专利32件,PCT专利6件,美国专利3件 ,欧洲专利2件,累计授权6件,其中发明3件,实用新型2件,美国专利1件。按照计划,公司将于2022年发布可测距30米的硅基全固态激光雷达,在2024年发布硅基全固态激光雷达。
大众、宝马、奥迪 无人驾驶的专利有哪些
21SHARES
Google三星导航微软无人驾驶汽车专利电动车苹果
3 5
6 年前开始无人驾驶项目以来,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公路上行驶了 160 万公里,相当于一名拥有 75 年驾龄的司机。然而在过去十年中,汽车相关专利最多的科技公司却不是 Google。
SmartUp Legal 是一个在线知识产权平台,它统计了过去十年中科技公司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整体而言,自 2013 年起,科技公司注册汽车相关专利有一个小爆发,三星以及 Google 的汽车相关专利都翻倍增长。
三星以 510 项专利傲视群雄,热心造车的 Google 则以 308 项专利排名第二,微软出人意料地有 222 项专利,最近频频挖技术人才的苹果目前有 83 项。
在三星的 510 项专利中,大部分都和电池有关。建立于 2000 年的三星 SDI 是专门研发电池的三星子公司,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为宝马 i3 及 i8 所用。同时奥迪自主研发电动 SUV 的电池供应商之一也是三星 SDI。
在电池技术上实力强劲的三星同时还是个著名的“屏厂”。三星有一项名为“透明挡风玻璃显示屏”(Transparent head-up display)的专利,让车辆的挡风玻璃化身手机的外置显示器。司机扫一眼就能了解来电、消息以及地图导航等信息,不用一边开车一边看手机或者是仪表盘了,就像是 Navdy 的加强版。
(Navdy 车载信息解决方案)
事实上,除了作为汽车电池和显示技术的供应商,三星也曾自己尝试制造汽车。1994 年,三星推出了一款名为 Samsung Motors 的汽车。此后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让汽车产业陷入低迷,三星被迫卖掉了 70% 的汽车相关资产,接手的是法国雷诺。
和三星不同,Google 的汽车相关专利基本比较“软”。Andreessen Horowitz 的投资人 Benedict Evans 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对于无人驾驶,地图是真实世界的 PageRank。大力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 Google 自然在地图和导航上表现强势。在汽车导航相关专利上,Google 领先于所有其他科技公司。
在导航之外,Google 在数据处理同样占有优势,主要体现在无人驾驶防碰撞以及通过复杂路口上。SmartUp Legal 的 CEO Mikhail Avady 预测,就汽车相关专利而言,Google 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将会超越三星。
(外观呆萌的 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
过去十年,微软每年注册约 20 个汽车相关专利,其 222 项专利主要集中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上。福特的 Sync、Sync 2 都是基于微软车载系统打造,但因为运行缓慢、界面复杂、反馈延迟等问题招致消费者抱怨。Sync 3 此后转投黑莓怀抱,基于黑莓 QNX 系统成型。
苹果更先切入汽车市场的点是 CarPlay,其 83 项专利也主要集中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用户界面上。随着苹果电动汽车项目 Titan 被证实,以及频频从特斯拉挖技术人才,苹果的汽车相关专利或许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量。
发达国家是怎么推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
(一)实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联合研发
美国是世界上研究无人驾驶车辆最早、水平更高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提出自主地面车辆(ALV)计划。美国不仅推动汽车企业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工作,还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与创新工作。如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均广泛深入地参与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创新活动。近期,欧盟携欧洲十几家整车制造商和零配件供应商共同推出“智能车辆自动驾驶应用和技术”项目,旨在开发能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部分或完全自动化汽车。英国 *** 提出要将英国打造成为无人驾驶汽车方面的“世界领军国家”。目前,牛津大学的移动机器人集团是英国自动驾驶技术研究中心,该集团正在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深入合作,推动英国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日本、韩国等也出台了鼓励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创新、投资和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
(二)推动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与IT企业的跨界融合
汽车智能革命是一场空前的跨界融合过程,涉及汽车制造公司、汽车经销商、车联网运营公司、电子公司、软件公司、通信服务商等。目前除了丰田、奔驰、沃尔沃、通用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外,包括谷歌、苹果、英特尔和高通等IT巨头也在寻求进军无人驾驶领域。发达国家IT企业凭借在数据处理、 *** 技术、智能软件、传感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正在引领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如谷歌早在2005年便已开始对无人驾驶技术进行了相关研发。近期,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发布了首批29份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许可,其中有25份授予谷歌。目前,全球主要汽车企业在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图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谷歌、宝马和奥迪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进入路面测试阶段,奔驰和雷克萨斯公司的无人驾驶车型在智能感应设备和车载辅助系统上占有较大优势,而通用汽车公司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上实现了半自动驾驶。
(三)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图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
目前,由于无人驾驶汽车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明确的技术路线图。绝大多数主流汽车企业都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路线图应该首先由电子转向及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及车道保持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开启。但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仅设置启动和停止两个功能按键,车辆行驶、道路选择等均由车载电脑操控。2014年2月,法国公布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路线图,投资1亿欧元,利用3年时间重点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预计到2015年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实地测试。法国的重要汽车生产企业和零配件供应商,如标致雪铁龙、雷诺、瓦雷奥等都参与了这一项目。由于传统汽车企业与IT企业的冲突,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加强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开发工作的政策扶持
由于无人驾驶汽车的上路涉及道路的联网和法律的修改完善, *** 对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开发工作的支持非常重要。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 为加快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测试,纷纷鼓励企业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验。2013年5月,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发布了一项快速追踪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以及测试的政策,鼓励各个州尽快为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项目立法。目前,加州、佛罗里达州和内华达州都已经通过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相关法案。为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顺利发展,法国也正在推动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修订,满足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要求,并向全球汽车生产商开放道路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实验。
A股:未来更具潜力“无人驾驶”概念,谁是下一只“中通客车”?
近年来, “无人驾驶” 作为一个 科技 热词,频频出现在中国民众的视野内。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一方说无人驾驶可以减少驾驶员的负担,减少车祸,能大幅度降低交通拥堵,让生活更智能化,老年人或残疾人也能方便出行。
反对的一方说这将会失去驾驶乐趣,完全依赖电脑到有可能忽视很多事故,万一有事故谁来负责?或者黑客入侵导致更危险的事故。不管你是否不喜欢无人驾驶,这必然是未来 汽车 发展的方向。
无人驾驶 汽车 也称智能车、无人自动驾驶车、自主导航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室外移动机器人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无人驾驶车系统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充分考虑车路合一、协调规划的车辆系统,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从 汽车 智能驾驶产业链来看,产业链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有 光学元件、集成电路、控制系统 等,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有赖于 感知、定位、决策、执行 四个环节的高效配合。
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2107项,无人驾驶相关企业处测量达1564家,同比增长35.5%。 整体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
在自动驾驶 汽车 的研发竞争中,美国和欧洲一直是领先者。不过,目前我国智能驾驶的相关技术正飞速发展,相关产业链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智能驾驶应用空间与市场规模庞大。 未来,在自动驾驶 汽车 的普及率上可能超越欧美等技术强国。
1、政策利好无人驾驶行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无人驾驶、车联网产业相关政策推进行业发展。加强智能网联 汽车 、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船舶自主航行、船岸协同等领域技术研发。
2、5G技术加快无人驾驶 汽车 发展, 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高级自动驾驶 汽车 的诞生,加快无人驾驶 汽车 的到来。
3、物流领域应用推动无人驾驶行业发展, 在疫情防控阶段,“物流无人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展望未来,物流领域的无人驾驶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不断推动无人驾驶行业发展。
因此,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对 汽车 制造业的颠覆性变革作用和对现代工业升级的助推作用将日渐显现。当前,智能辅助驾驶已成为 汽车 行业转型发展的主流。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将拉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 科技 研发和运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
可以预见, 中国在智能辅助驾驶的产业化方面将突飞猛进,成为全球无人驾驶领域的一道亮眼风景。
汽车 零部件企业,主营减震器、内饰功能件、底盘、刹车系统。 公司是国内研发IBS 汽车 零部件厂商之一家,IBS将成为主动安全执行端的关键模块,除IBS和EVP以外,也前瞻布局了其他相关项目。
汽车 电子行业龙头, 有关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主要在关键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定位、视觉处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环境处理上。
国内知名的军事训练器材供应商,智能无人系统业务 ,目前已就无人驾驶所需要的“车辆自主定位”,“车辆环境感知”,“车辆自主定位成图”等关键技术进行储备和业务布局;公司的导航产品与互联网巨头的无人驾驶领域有深度的合作。
国内较早进入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公司 ,公司依照“高精度引导-自动控制-无人智能控制驾驶”三个阶段进行规划并实施,在高精度引导、智能控制、无人驾驶等系统的核心算法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
汽车 信息化、智能化、 *** 化的全面供应商 ,与一些国内 汽车 厂和国外企业在部分专用导航产品上开始了专用车型的定制化服务,新五年规划明确无人驾驶发展方向。
国内 汽车 制动系统专业龙头企业,布局了自动驾驶产业。 公司的 汽车 电子操纵稳定系统已研发成功,并与国内大厂展开整车智能驾驶合作,是最有潜力的智能驾驶标的之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