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防御正文

关于云南生物医药专利时间序列区间的信息

广东省九大工业产业的分类方式

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比较分析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6-11-17 10:10:1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化工业、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在全省工业中的作用增强,内源性经济日渐增大,活跃了广东工业发展。

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情况

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过程中,广东省工业化进程与其他工业国或地区有着相同的共性,又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别是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受相关政策影响相当明显,如“抓大放小”、“建设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山区工业发展”等,对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0-2004年间,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明显,以资产结构为例,按以下公式测算,轻重工业年结构变化率为2.50,经济类型结构变化率为8.56,行业结构变化率为5.66,大中小型企业结构变化率为5.43。

q代表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a、b代表年份,n为年份间隔数,j代表部门。

一、重化工业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十五”期间,广东工业政策适度向重化工业倾斜,加大了对重化工业的投资力度,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流向重化工业,使重化工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逐步增大。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为23840.02亿元,为2000年的1.66 倍,年均增幅为13.5%;其中重工业资产总计14379.62亿元,为2000年增长1.81倍,年均增幅为16.0%,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全省资本要素增量中,重工业增量占67.9%。轻重工业资产的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44.7:55.3调整为2004年的39.7:60.3。2004年的从业人员数为996.44万人,比2000年增加424.19万人,年均增长23.8%,其中重工业从业人员数为394.58万人,比2000年增加192.04万人,年均增长18.2%,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64.6:35.4调整为2004年的60.4:39.6。随着投入结构的变化,相应产出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4年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29554.92亿元,为2000年的2.37 倍,年均增幅为24.1%(现价,未扣价格因素, 产值增幅下同);而重工业同期年均增幅达31.2%,高于全省产值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的52.9:47.1调整为2004年的41.1:58.9,相应的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47.6:52.4调整为2004年的43.9:56.1。

轻重工业投入产出构成表

单位:%

年 份

资产总计

从业人员

工业总产值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2000

44.70

55.30

64.61

35.39

52.90

47.10

2001

44.00

56.00

64.81

35.29

51.06

48.94

2002

41.85

58.15

63.80

36.20

48.41

51.59

2003

41.34

58.66

63.28

36.72

46.29

53.71

2004

39.68

60.32

60.40

39.60

41.10

58.90

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用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来反映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资料的生产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的生产。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霍夫曼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四个阶段。具体见下表。

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的霍夫曼比例

工业化阶段

霍夫曼比例

区 间

1

2

3

4

5.0(±1)

2.5(±1)

1.0(±1)

1.0以下

4.0―6.0

1.5―3.5

0.5―1.5

0.5以下

一般来讲,资本资料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属于重工业,消费资料的生产属于轻工业。据上述公式中测算,广东省的霍夫曼比例约为0.8047,显示广东省工业化进程第四阶段的中前期。这一时期,重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演进。经济结构优化主要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趋势,包括两种形态的资源配置趋势:一是在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导向下,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流动;二是在竞争导向下,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从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移动;经济结构优化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由于目前广东省工业内部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垄断性行业,如烟草、石油化工、电力、金属冶炼等,准入门槛较高,因此资源流动配置,优化经济结构主要是集中在竞争性领域,特别是竞争性领域里的高技术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相对降低了垄断性行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

(一)高技术制造业支柱产业作用日趋突出。高技术制造业是竞争性领域竞争相对充分的产业,开放程度高,非核心技术性企业的资金、技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况且该产业投资收益率相对高于其他竞争性行业,200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资金利润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比竞争性领域的其他传统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等行业,具有更大的优势,再加上多年来 *** 政策的引导得力和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前景,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该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广东省工业最主要的支柱产业。2004年高技术制造业共有企业3797家,比2000年增加2059家,资产总计5485.37亿元,比2000年增长1.33倍,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6.4%提高到2004年23.0%;其完成增加值1885.85亿元,是2000年的2.45倍,年均增幅25.1%,明显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幅,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1%提高到2004年25.3%。

为保持“广货”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广东省业界加大RD的投入,加强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众多的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最出色。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为136.4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0.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RD投入为88.95亿元,占全省工业RD投入的65.2%。随着RD投入力度的加大,新产品生产也取得了新的进展。2005年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385.30亿元, 比上年增长23.3%,增幅高于同年全省新产品产值增速5.1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新产品生产中,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占67.0%;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对全省新产品生产贡献率达75.9%。

资产构成及投资收益表

单位:%

行 业 名 称

2004年资金利润率

资产构成

2000年

2004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19

0.1

0.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5.39

0.88

0.5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13.22

0.09

0.1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2.54

0.09

0.07

非金属矿采选业

4.19

0.32

0.17

其他采矿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11

1.95

1.72

食品制造业

7.2

1.82

1.46

饮料制造业

5.57

1.69

1.26

烟草制品业

20.73

0.48

0.48

纺织业

1.61

4.12

3.4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16

2.86

2.0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93

1.83

1.7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

3.89

0.62

0.58

家具制造业

2.79

0.58

1.07

造纸及纸制品业

4.95

2.21

2.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4.01

1.38

1.43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85

1.28

1.4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0.55

3.15

1.45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3.27

4.07

4.65

医药制造业

5.63

2.04

1.5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46

1.2

0.29

橡胶制品业

3.86

0.63

0.6

塑料制品业

3.2

3.74

3.9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59

5.73

3.8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19

3.45

1.8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7

1.19

1.4

金属制品业

5.71

3.32

3.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6.18

1.86

2.14

专用设备制造业

6.55

1.16

1.9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38

4.25

4.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41

7.72

9.0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08

13.16

19.8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5.54

1.83

1.88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61

0.9

0.9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77

0.02

0.0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

15.99

1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91

0.4

0.3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4

1.87

1.82

(二)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发展日趋完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抓住世界产业转移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在 *** 大力打造珠三角“信息产业走廊”政策指导下,IT产品生产企业迅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IT产业链,除个别核心技术产品外(如:CPU),珠三角基本上能生产出所有的其他IT产品,其中一些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及配件,如电脑及电脑硬盘、移动手机等,在国内、国际IT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珠三角成了名副其实“信息产业走廊”。2004年全省3605家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中,分布在珠三角就有3395家,占94.2%;珠三角该产业资本投入和吸纳的就业人数分别占全省相应行业的96.5%和94.5%;产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96.4%。

2004年珠三角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主要指标比例表

指 标

全 省

珠 三 角

珠三角占全省的%

企业数(家)

3605

3395

94.2

资产总计(亿元)

4999.11

4824.79

96.5

从业人员数(万人)

182.63

172.80

94.5

工业增加值(亿元)

1741.06

1677.96

96.4

(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取得长足发展。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是密不可分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往往又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因为只有资金密集型企业,才能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反过来,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迅速积累资金发展壮大企业,二者良性互动,促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一般具有生产规模大、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2004年全省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16家,比2000年增加178家,其中超100亿元企业26家,超1000亿元1家;资产总计13216.3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所拥有的资产由2000年的28.93亿元/家提高到2004年的41.82亿元/家;工业增加值3458.8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9.31亿元/家增加到2004年的10.95亿元/家;劳动生产率320301元/人,比2000年的288643元/人提高31658元/人,较同年全省平均水平高245640元/人。

与此同时,广东省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一些主力型的技术竞争力明显增强。如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大企业华为、中兴等,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数字集群系统、高端程控交换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行业竞争力迅速提升。其中华为公司在全球市场上较为强势的3G标准WCDMA上,已基本达到与跨国巨头们相互制衡的水平,WCDMA方面的基本专利有69项,占全球WCDMA的基本专利的5%,名列WCDMA全球基本专利五强。广东省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因素和就业上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十分重要。

(四)九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九大产业是广东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其工业产出占全省七成以上,是广东省工业发展的“风向标”。从2000-2004年间,九大产业发展稳定,2005年完成增加值5501.62亿元,比2000年增长1.29倍,年均增长23.0%,占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70.2%上升到2004年的74.0%。由于 *** 政策的作用,九大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按预期方向发展,九大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装备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快速发展,所占份额上升,传统产业相对有所收缩。

九大产业增加值构成表

单位:亿元

指 标

2000年

2004年

绝对量

比重%

绝对量

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422.60

100.0

7439.53

100.0

九大产业 增加值

2402.54

70.2

5501.52

74.0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1475.02

43.1

3709.58

49.9

三大传统产业

698.72

20.4

1224.04

16.5

三大潜力产业

228.80

6.7

568.00

7.7

1、新兴支柱产业中高层次产业高速发展。2000-2004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资产总计为4736.11和3049.54亿元,资本投入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3.2%和10.7%提高到2004年19.9%和12.8%;吸纳的就业人数为173.65和165.10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1.9%和12.9%提高到2004年17.3%和16.5%。2004年产出的增加值为1645.62和1066.07亿元,比2000年增长1.88和1.57倍,年均增幅30.3%和26.6%,高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16.7%和12.1%提高到2004年22.1%和14.3%。两大产业已成为广东省生产规模更大的支柱产业。

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况且2000-2004年间该行业未有新项目投产,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工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2004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资产总计为131.62和345.73亿元,占全省的0.6%和1.5%,分别比2000年回落0.3和1.6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为1234和22279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分别比2000年减少1031和23370人。完成增加值312.24和149.28亿元,比2000年增长27.4%和84.3%,年均增幅6.2%和16.5%,增长低于同期全省工业平均增速15.2和4.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2%和2.4%下降到2004年4.2%和2.0%。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因进入门槛要求不高,期间发展相对较快,2004年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3.50倍,年均增幅36.8%,增速明显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到2004年6.7%。

2、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相对有所收缩。2000-2004年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2005年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资产总计3637.83亿元,仅比2000年增长23.3%,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5%下降到2004年15.3%。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15.82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28.6%下降到2004年21.6%。产出增加值1224.04亿元,虽是2000年的1.75倍,但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0.4%下降到2004年16.4%,其中纺织服装的比重由2000年的8.6%下降到2004年6.4%,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的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7.0%和4.8%下降到2004年5.7%和4.2%。

3、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制造业飞速发展。2004年三大潜力产业资产总计1906.53亿元,比2000年增长73.7%,资产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7.9%,比2000年上升0.3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9.02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5.6%下降到2004年4.9%。产出成增加值568.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48倍,年均增幅25.5%,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5年7.6%。三大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制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2000-2004年间,汽车工业是各工业行业中发展得更好的行业,增速居九大产业各行业之首。2004年汽车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50.36亿元,是2000年的5.82倍,年均增长55.3%,增幅较同期九大产业高33.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3%上升到2004年3.7%。2004年广东省汽车产量为276260辆,2005年进一步达到413583辆,比2000年增长9.50倍,其中轿车增长11.65倍。

三、民营工业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工业准入门槛的放宽, *** 政策对民营工业的适当倾斜,激活了民间资本对工业领域的投资,民营工业发展充满活力。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5877家,比2000年增加了11745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45.9%;资产总计4493.42亿元,是2000年的2.33 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8.8%,较2000年提高5.7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47.19万人,劳动力要素投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3.6%上升到2004年24.8%。完成增加值1578.25亿元,比2000年增长3.37倍,年均增幅达35.5%,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幅14.1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1.2%,较2000年提高7.5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民营工业增加值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大,2002年为18.9%,2003年为24.2%, 2004年进一步增大到26.8%,民营企业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值的注意的是,广东省民营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创新能力不强。2004年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为63848元/人,比全省水平低10813元/人,若扣除两个主力企业华为和美的后,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则降为39973元/人。用RD来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全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重点大型企业,RD总投入中,华为和美的约占80%,此外 90%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RD投入。

按经济性质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2004年三大经济类型工业的资产总计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8.9:13.4:49.7调整为2005年的28.6:18.8:58.1,三大经济类型工业中,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资产在全省工业中所占份额有所提高,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有较大幅度回落。增加值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0.2:13.7:54.5调整为2004年的20.8:21.2:63.1。

四、产业转移加快了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珠三角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地区力量发展高技术产业及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将部分传统产业从珠三角转出。产业转移对加快珠三角发展和协调地区工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珠三角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珠三角工业产出进一步向技术要求高及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相对长的行业集中,传统行业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2004年珠三角三大主行业(工业大类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资产总计为7506.79亿元,较2000年增长1.26 倍,占珠三角工业的37.0%,较2000年提高7.7个百分点;三大行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293.52万人,占珠三角工业的34.4%;其工业增加值较2000年增长2.64 倍,占珠三角产值比重达40.7%,较2000年提高7.9个百分点;由于三大主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其产出比例分别比投入比例高3.7和6.3个百分点。此外,一些技术含量相对高的行业,如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其资产、产出占珠三角工业比重同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传统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其资产、产出占珠三角工业比重有不同程度的回落。2004年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三大行业资产总计占珠三角工业的9.4%,较2000年回落1.8个百分点;其工业增加值占珠三角工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11.1%下降到2005年的8.9%。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和主要高技术产品,如汽车、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通信及电子 *** 用电缆、微波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完全由珠三角生产。

山区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由于 *** 政策引导得力,山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大量传统产业从珠三角转移到山区落户,为山区工业注入新的“血液”,有效地促进了山区工业的发展。2005年山区地市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329家,比2000年增加212家;资产总计1714.42亿元,较2000年增长9.4%,年均增长2.3%;山区工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82.27万人,比2000年增长13.3%,年均增长3.1%;完成增加值438.97亿元,是2000年的1.59 倍,年均增幅12.3%,山区工业增加值产出增长比投入增长高10.0和9.2百分点。从2000-2004各年的增长看,山区地市工业增长前低后高, 2003、2004年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1.1%和29.3%。

东西两翼特色工业发展卓有成效。"十五"期间,东西两翼工业增长虽低于全省平均增速,但在稳固发展地方特色工业方面也有较好表现。东翼潮州的日用陶瓷,西翼湛江、茂名的石油化工,阳江的刀剪等,在相应行业中均占有优势。2004年全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两大行业的增加值总产出中,西翼约占35.0%,广东的天然气完全产自西翼,其他石化产品,如原油加工量、汽油、煤油、乙烯等产品,西翼同样占有较大份额,西翼已成为广东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此外东翼潮州的日用陶瓷制品和西翼阳江的刀剪制品,也尽显地方特色,2004年潮州日用陶瓷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相应行业的62.7%,日用陶瓷产量约占全省的82.0%;阳江刀剪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占全省相应行业的77.4%。

五、产业集中度提高。大中企业发展迅速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航母”初步形成。2004年广东省共有大中型企业4009家,比2000年增加1617家,其中大型企业238家,增138家。大型企业投入产出主要指标资产、从业人员、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例为27.4%、12.3、和30.7%,比2000年分别提高10.4、4.1和12.9个百分点。

分大类行业看,部分主力行业产业集中度有不同程度提高。以CR4值(行业销售收入更大的4家企业占相应行业的比重)测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竞争性行业,2004年CR4值比2000年分别提高18.0、5.0、12.1和6.6个百分点;竞争性行业CR4值的适度提高,有利于减少无序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全省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CR4值超过40%的行业有11个,其中,一些传统的垄断性行业,随市场开放度的提高,CR4值有所下降,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CR4值由2000年的96.1%和86.5%分别下降到2004年86.9%和60.1%。垄断性行业CR4值的适度下降,有利于充分竞争,增强企业活力。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广东工业的影响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支柱产业、重点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不但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增大了技术进步对工业的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对全省工业的节能降耗起了积极的作用。而民营工业的发展壮大,既增强了广东省工业企业活力,又稳定了广东省内源性经济的发展。东西两翼及山区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为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加强了对成本的管理,加快了资金的营运,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促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式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向注重效益式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利润总额1449.96亿元,比2000年增长1.57 倍。

一、技术进步对工业的作用日趋重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但加快了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级产业发展,而且增大了高级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有力地推动全省工业技术进步。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公式如下:

增长速度方程: Y=A+αK+βL (1)

式中:Y为产出增长速度;K为资本投入量增长速度;L为劳动力投入量增长速度;A为技术进步速度;α为参数,表示资本的产出弹性;β为参数,表示劳动的产出弹性。上式也可以写成:A=Y-αK-βL (2)

表示:在总产出的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力投入量增加而带来的增长,剩余部分是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增长,因此,此方程称为余值法。两边同除以Y,得 (3)

式中: 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为资金投入增加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为劳动力投入增加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目前,国际上将 ,即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测度指标。一般认为:当 = 35%时,为小康水平; = 60%时,为现代化水平。

由于资料时间序列的限制,参数α、β结合经验确定法,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以前统一测算 *** (参数公式α+β=1)结果,资金产出弹性α=0.30,劳动的产出弹性β=0.70; 资金投入用资产总计代替,劳动力投入用从业人员代替,工业增长用增加值现价计算。经近似计算得,2000-2004年间年均技术进步率为6.9%,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32.3%;资金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19.2%;劳动力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48.5%。而高级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在此期间的年均技术进步率均优于全省工业。当前广东省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工业中仍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投入增加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仍是主要因素,但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已明显超越资金因素。在推?/ca

时序分析

我们用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来学习拟合,从而来对未来进行预测。这次分享我们主要以传统

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对时序分析

时序分析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研究领域,这个领域始于对金融业,例如股市趋势预测、投资风险评估。后来有渗透到其他领域,对未来市场预测、动态定价、用电量预测以及在生物医药也有其一席之地。

数学定义一般都是比较简短、严谨和抽象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概念。按时间序列排序的一组随机数变量.

表示一个随机事件的时间序列,简记为

在时序预测中,每一个数据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数值其实都是一个随机变量的观察值,随机变量服从一定分布。其实我们看到值也可以称为观察值其实是时间随机序列的一个实现,或者叫做实例,所有我们看到历史数据就是随机时间序列一组样本。

其实我们通过分析来把握这个随机时序的性质

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个点都是服从整体分布。只要我们通过数据得到这些随机时序的性质,也就是掌握随机变量的模样。其实就是一个数理统计过程,也有点类似机器学习中生成模型。

其实上面就简述了时间序列任务总体方案

有了整体方案,我们一步一步按照这些步骤去去做,然后把需要填填上就完成时序预测。

上面内容一看任务的关键步骤就是时间序列分析,那么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呢?一句话时间序列分析就是对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

那么具体分析 *** 有那些呢?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描述性时序分析和统计时序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中有两种平稳性定义

所谓严就是说严平稳的所有统计性质都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严平稳性质也是严平稳的定义.

以后我们对于一些概念都可以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

也称协方差平稳(covariance stationary)、二阶平稳(second-order stationary)或宽平稳(wide-sense stationary),弱平稳时间序列的一阶矩和二阶矩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有助随后选择模型,那么的平稳性是时间序列一个重要性质,可以用来给时间序列进行分类。

我们会谈谈严平稳和弱平稳之间的关系,满足严平稳的序列具有弱平稳性,但是严平稳并不能全部涵盖弱平稳。为什么说严平稳并不能全部涵盖弱平稳?这是因为柯西分布是严平稳时间序列,但是不存在二阶矩或一阶矩,所以柯西分布就是不满足弱平稳的严平稳。

当时间序列为正态分布序列,则由二阶矩描述了正态分布的所有统计性质,此时弱平稳的正态序列也是严平稳。

因为在实际中多数时间序列都是弱平稳,所以今天我们也要重点谈谈弱平稳。

如果时间序列 的二阶矩有限

我们看随着时间变化,时间序列的均值是一个常数。

方差同均值一样也是常数,方差是二阶矩

协方差也是二阶矩,不同时刻的点是否有规律性,因为弱平稳的协方差或者准确地说自协方差是一个时间间隔的函数。当时间间隔协方差是相当的,当间隔不相同的时候对应协方差就不相同,当 s 变化 就会变化

其实我们就是在找 和 之间的关系,这里用 s 表示不同的时间间隔,例如

那么也就是说弱平稳时间序列的自协方差只与时滞 s 有关,与时间的起始位置 t 无关。

自协方差 简记为仅与时滞s 相关的一元函数形式 当 时, 就等同于方差

平稳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也可以简记为与时滞 s 相关的一元函数形式

如果一个模型生成时间序列是平稳的,那么就说明该模型是平稳,否则就是非平稳的

这里有一段话大家可以理解一下,AR、MA和ARMA模型都是常用的平稳序列的拟合模型,但并非所有的AR、MA和ARMA模型都是平稳的。

好我们回到线性差分方程,我们重点说一下差分方程两种表达方式,其中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滞后算子。

假设已知时间序列 和 有如下关系

其实就是我们不用 来表示 是的y 而表达成为 就是我们在程序中看到 lag 也有用 B 表示的,以此类推

所以用滞后算子表达出多项式

典型的 p 阶线性差分方程为

今天我们主要说时间序列的一些推导公式,之前看些资料,其中关于时间序列中常用AR模型、MA模型背后推导说的比较深,不易于理解。最近看了一些资料,适当地总结一些。

时间序列虽然简单、但是要是想真正弄懂也需要花费一些功夫,将序列分解为一下形式。

这通过加法模型将这些项来表示时间序列,其中趋势项和季节项我们是可以通过模型来拟合,因为他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我们能够通过模型学出来

GPD 就是一个趋势模型,而且是随着时间而不断成指数增长。

超市的人流,具有周期性,每周的人流在周末人流要相对于周一到周五人要多一些。每天人流下午要相对于上午人流要多一些。

那么也就是说明我们对 ,我们之前讨论过时间序列是一个随机过程,也就是 的联合分布,通常我们研究一个联合分布是一个比较复制的问题。

这是我们在统计模型时候,最早的NPL 分析用到链式法则来表示联合概率一种

学习过概都知道条件概率,时序每一个时刻随机变量都是和他之前的随机时间点的概率是相关。这就是联合概率,要计算这个联合概率是需要相当大的计算量。

当 a 小于 1 说明模型是稳定,反之说明模型是不稳定,为什么会有这样结论。我们可以结合小球的落地原理来项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非齐次项差分方程

下面是差分方程通解

其中 B 也即是滞后算子L,这里用 B 来表示,这里还是再演示一下吧

接下来计算特征解,提取左边

可以表示无限变量只和形式,这个大家应该不会陌生,而且 类似 ,所以替换替换等比数列之和。

重点相关性研究 和 可以用 计算出来。AR序列相关性是随着负指数衰减,MA(q) 模型是有限相关性,

有限时间序列相关

根据均方差最小原则,来进行预测

也就是我们讨论的AR模型,那么AR模型就可以用于时间序列分析

这样时间序列步长间隔相同间分布是一致,这样时间序列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线性filter

这是研究时间序列另一种模型,通过频域来研究时间序列

在哪里可以查到药品的上市时间和专利期?

这两个问题都能使用数据库种查询了解。

药品的上市时间可以在“全球上市数据库”中查询,利用数据库可以查询全球40多个主流国家近两百万条药品的上市数据,在每个查询结果中有药品的批准日期(药品批准上市日期)。

列如在“美国FDA批准药品数据库”中通过模糊检索、精准检索、组合检索、热点检索、条件筛选、高级检索(“且、或、非”)以及智能化检索方式进行搜索某种药品的药品批准上市日期。

在搜索结果中右侧能查询“药品批准上市日期”。

药品上市时间

药品专利期能在“数据库”企业版中“全球医药专利”查询药品专利期,可通过专利公开号、专利题目、专利权人、适应症、药品名称、靶点、首个优先权号、同族专利、发明人进行关键词的搜索,还利用专利首次公开日期、专利申请日期、首个优先权日进行日期的搜索,以及通过专利类型、专利公开号所属地进行条件筛选,进行专利期查询。

列如:在适应症输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然后在专利类型选择“产品”点击搜索进入详情数据。

药品专利

点击“专利公开号”进入详情页面包含了(基本信息、药品及公司信息、特性概述、同族专利),在基本信息中包含了专利到期日。

药品专利期

在做药物调研会了解药品上市日期、药品专利信息,为了查询或了解目标品种的药物详情,分析目标品种、避免侵权。

目前很多仿制药公司都不会等原研药专利期到期之后上市,可能会想很多办法提前上市,其中就有专利挑战的方式,一个咬破的化合物专利无法挑战,这也是更先过期的,晶型、制剂等专利都是能提前挑战,一旦挑战成功,上市的收益是巨大的。

以上就是查询药品上市时间和专利期的方式,在数据库中,不仅能查询这些,还能查询药品研发、药品销售、国家集采等信息,为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重要举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重要举

面对新时期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模式转型的客观要求,浙江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再创辉煌更需要创业投资。浙江创业投资已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北京、上海、江苏、深圳等发达省市,如果不抓住当前发展创业投资的有利时机,就会丧失机遇。必须切实重视创业投资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创业投资这一有效载体,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省份建设  浙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和科技、市场等竞争挑战,传统依靠低成本获得的市场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向技术竞争优势转变,而宏观调控和更加严格的土地、信贷政策也会制约经济粗放发展和平面扩张,制约投资的有效增长。因此,浙江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已经成为客观要求和当务之急,而发展创业投资是保证投资有效增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一、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和举措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系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创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通过提供创业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即通过股权 *** 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创业投资具有高风险、低流动等特点,其主要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孵化带动作用。创业投资是知识经济领域中金融投资和产业投资的融合,创业投资理论主要有创业资本与创业资本市场理论、金融企业组织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项目投资管理理论。 

在经济学意义上,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通过变革或创新,使现有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二是以我为主的“创造性破坏”,即创造新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新的价值和财富。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以科技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经济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为保障。实践证明,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创业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有学者通过对美国16年的年度创业投资总额时间序列和替代技术创新的年度技术专利时间序列、我国10年的年度创业投资总额时间序列和替代技术创新的年度专利时间序列进行的协整性检验结果得出,无论是对于创业投资和技术创新都发达的美国,还是对于创业投资起步不久、技术创新相对落后的中国,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都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创业投资都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创业投资是支持创新及其产业化的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产物。创业投资既具有对科技成果的筛选、预测和把握能力,又有灵活的孵化机制和高超的金融服务技巧,因而在激励创新和鼓励技术创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业的内在驱动力是技术创新和知识资本化,其外在驱动力是创业投资。1998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利用前30年数据分析了创业投资在美国20个产业领域对创新的潜在影响,其结果是每单位创业资本促进创新的效力比传统方式每单位rd(研究与开发)投入高10倍。美国创业投资尽管长期以来低于rd总量的3%,但仍然创造了大约占15%的工业创新。有些专家认为,美国在1991-2001年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其秘密武器是创业革命。人们还可以从美国创业投资培育出英特尔、微软等影响世界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的著名大型跨国公司发展中,感受到创业投资的巨大作用。 

创业投资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已经显露。到2005年底,我国共有310家创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达到了631.6亿元。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3916项,高新技术投资项目达2453项,约占累计投资总数的63%,累计投资额达到326.1亿元,其中累计向高新技术企业投资149.1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46%。而创业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软件业、计算机硬件业、 *** 产业、通讯、it服务业、半导体、环保工程、生物科技、新材料、资源开发、光电子与光机电一体化、科技服务、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核应用技术、医药保健、媒体和娱乐业等新兴产业领域。 

创业投资是自主创新政策的落脚点。 *** 通过对创业投资的引导、支持如设立母基金或 *** 资金等,比 *** 直接介入技术成果产业化能起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只能是企业,而企业想要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经营成功,需要的扶持是多方面的。与高技术相伴的高风险和技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表象是资金的匮乏,但究其深层原因是一般投资者不具备化解风险、克服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对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分靠投资,七分靠管理”。 *** 一般对直接投入产业化领域的资金不具备合格的“管理”能力,甚至不具备很好的鉴别和筛选市场化项目的(投资)能力。但是 *** 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并发现合格的投资管理人(机构)则体现了专业化的原则。 *** 对团队的信用和业绩记录的敏感程度和对人的判断和把握要远远好于对项目的敏感程度。而合格的'优秀管理团队利用资金能够给所投入项目和企业以高质量的、[fs:page]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将会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率。 

二、浙江创业投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的创业投资起步于1993年6月,在2000年省委、省 *** 提出“天堂硅谷”战略构想后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促进浙江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投资退出渠道不畅、资本实力不强、人才相对匮乏等制约因素,浙江的创业投资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协会提供的资料,截至2005年底,浙江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投资机构共有27家,这27家创业投资机构的实收资本为26.26亿元,管理创业投资资本规模40.09亿元,每个机构平均管理资金1.48亿元。截至2005年,浙江创业投资机构总共投资了423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亿元,其中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数和投资总额分别占总数和总金额的80%左右。其中193个项目投资在产品制造和服务行业,占投资项目总数的45.63%,每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457.59万元,投资金额占到了总投资金额的32.72%。其次是信息技术,有109个项目投资在该领域,占投资项目总数的25.77%,投资金额为32214.6万元,占总投资金额的11.94%。生物与医药行业有55个项目投资,占总投资项目的13%,投资金额为19183.3万元,占总投资金额的7.11%。 

总体上看,浙江创业投资开始稳步发展以来,高增长、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创业投资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占了全部投资项目的80%以上。2005年浙江省创业投资的案件数总共有35项,根据有详细资料的28个投资项目的统计结果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仍是创业投资的重点。从行业分布来看,2005年浙江省创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软件、新材料工业、计算机硬件、其他信息行业、生物医药、生物技术、环保工程、光机电一体化、高效节能技术等,占了总数的60%以上,其中最多的行业是软件产业,其次是新材料工业,再次是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很明显,这几个领域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且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由于许多高新技术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发展起来的,而且传统产业本身也具有盈利和发展的稳定性,所以,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传统产业也成了创业投资的重要对象,如通讯行业、it服务业、科技服务等。这也说明浙江的创业投资在重点领域对自主创新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投资项目所处阶段看,无论是投资项目数还是投资金额,创业投资在种子期的最多。创业投资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显著,投资于种子阶段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根据浙江省创业风险投资协会的资料,浙江省2005年创业投资项目所处阶段位于种子期的比例为35.71%,明显高于上海、江苏等地。而所谓种子期(seed)是指处于rd的技术、产品开发阶段,产生的是实验室成果、样品和专利,而不是产品。处于种子期的科技企业进行的就是自主创新活动。其中创业投资对软件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种子期。与前几年相比,最近一两年浙江投资于种子期的项目比重上升较快,主要是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初创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种子资金”,创业投资机构也相应地关注和投向种子阶段的初创期企业,这使得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本的支持,将逐步成为浙江自主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浙江的创业投资主要投向种子期和起步期,可以说明创业投资在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浙江创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创业投资的环境和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还不理想,创业投资额波动较大,创业资本有些萎缩,组织形式、投资方式简单,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浙江创业投资发展还存在许多环境因素,如退出渠道不畅,人才相对匮乏,创业投资资本实力不强,中介组织缺位等。 

三、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 

有人比喻,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动机,创业是汽缸,创业投资是高速燃料。浙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离不开浙江各类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浙江自主创新主要载体是中小企业,市场化取向特征明显,创新方式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目的是开发新产品。而制约浙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相对缺乏,资金来源不足,内部管理体制和创新体系不够健全。从浙江的实际状况来看,现阶段浙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有创新能力的专利实施率还较低,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不大,浙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造成这一现状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就是创业投资不足,创业投资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区域布局,创业投资的筹资来源、退出机制、运作成效,以及政策环境、人才拥有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浙江自主创新的现实选择: 

一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和科技、市场等竞[fs:page]争挑战,宏观调控和更加严格的土地、信贷政策也会制约经济粗放发展和平面扩张,制约投资有效增长。因此,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已经成为客观要求和当务之急,发展创业投资是保证投资增长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二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 *** 。浙江科技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创新人才、基础研究、企业创新能力与发达省市相比无优势可言,而浙江有市场优势、经营机制优势、民间资本充裕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拥有数量众多敬业的企业家。因此,可以扬长避短,把社会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和民营经济优势转化为创业投资优势,通过创业投资促进自主创新。因此,充分利用浙江各类社会资金充裕的优势,通过引导使之投资于创业、创新,是克服创新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畅矛盾,提升浙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 

三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要求。浙江产业集群基础较好,基于产业集群的创业创新投资需求活跃,同时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升级和集群创新所需要的共性技术开发投资等,为创业投资提供了市场基础。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特点之一是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集群内企业的现状大部分符合创业投资创业企业员工总数500人、2亿资产、2亿销售收入的上限规模限制。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资本,可以弥补创业投资基金的缺位和产业资本的相对不足。创业投资资本的介入,既可以改善广大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也可以为企业带来现代管理理念创新,以及推动企业上市等。 

四是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浙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尽管已经有许多金融扶持政策,但由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相应的抵押品、信用记录和担保者,加上信息不对称和高风险性,事实上很难获得资金保障。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让更多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技术、管理和资金支持,是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载体。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及其产品的产业化,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体现。而创新型省份的基本特征,就是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一些技术、产业领域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支持创业、创造、创新为主要目的投融资机制,创业投资在鼓励企业创业和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重要手段和高效平台,能有效地消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是释放创新能量的“催化剂”和“孵化器”。 ;

生物技术专利包括哪些?

生物育种技术专利申请,生物医药专利申请;生物技术专利授权专利,其中,生物育种技术授权专利,生物医药授权专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