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防御正文

关于五邑大学专利申请逐渐上升的原因的信息

2022年五邑大学保研率

五邑大学保研率偏低。因为需要以下条件;

1.基本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 *** 的领导,思想进步;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申请者原则上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

3.学习成绩,满分50分。课程平均成绩(必须修满学分且符合培养计划对学位课程学分要求,学位课程没有通过者不能申请)按一级学位点分年级排名折合成分数。学习成绩折合分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学习成绩折合分,30-50,精确到1位小数,为一级学位点分年级在校研究生总数,为申请者在一级学位点按年级成绩排名。

4.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为加分项。评价申请者的科研获奖、论文、专利、参与科研情况等。

五邑大学 计算机如何

1、信息学院概况

五邑大学信息学院坐落于伍舜德楼,该楼由五邑华侨伍舜德先生捐资建造。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由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和交通工程系合并形成。其中,电子工程系于建校之初1985年成立,拥有无线电技术(1986)和电子计算机专业(1986)。无线电技术专业1994年规范为电子工程专业,1999年规范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计算机专业1990年规范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3年创办了多路通信专业,并于1994年规范为通信工程专业,2006年该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5年被批准为第二学位专业。计算机工程系成立于1989年,拥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0),1999年规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5年被批准为第二学位专业。交通工程系成立于1993年,拥有交通运输专业(1993),1999年规范为交通工程专业,并于1999年创办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学院经过重新整合,将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和交通工程系分别调整为通信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与 *** 工程系和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其中,计算机与 *** 工程系2002年创办了软件工程专业和 *** 工程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2003年创办了自动化专业。目前,信息学院共有八个专业,为学校更大的工科院系。其中,通信与电子工程系拥有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计算机与 *** 工程系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 *** 工程三个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拥有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和自动化三个专业。

1.1 专业设置

信息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信息学院 专业设置

批准时间

备注

通信与电子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1999

无线电技术(1986)

电子工程(1994)

通信工程

(广东省名牌专业)

(第二学位专业)

1994

(2006)

(2005)

多路通信(1993)

计算机与 *** 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学位专业)

1999

(2005)

电子计算机(1986)

计算机及应用(1990)

软件工程

2002

*** 工程

2002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1999

交通工程

1999

交通运输(1993)

自动化

2003

1.2 学科建设

信息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学院学科建设情况

硕士点、学科、中心 名称

批准时间

硕士点

信号与信息处理

199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998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3

通信与信息系统

2005

校级重点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

1996-1999(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00-2002(校级重点学科)

2003-2006(校级重点学科)

2007-现在(校级重点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0-2002(校级重点学科)

2003-2006(校级重点扶持学科)

2007-现在(校级重点学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7-现在(校级重点扶持学科)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6

研究生同等学历

信号与信息处理

2006-2008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6-2008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08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8

江门市工程中心

江门市嵌入式技术及应用工程中心

2008

校级工程中心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200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中心

2007

电子工程系1987年开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50余人,1995年开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一批硕士和博士。目前,学院拥有五个特色研究方向:人机自然交互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处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与控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模式识别与智能信号处理。其中,在高速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智能控制理论应用于城市交通信号控制、以及在桥梁状态监测领域的研究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主持“863”项目2项,成为“江门市语音识别成果转化基地”的主要技术力量。

1.3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8名,教师95名。其中,教授11人,占11.6%,博士有21名,占22.1%;已形成一支结构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团结合作、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

学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课的比例达100%;每位主讲教师平均每学年承担两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副高以上职称的主讲教师占全院教师的36.84%。学院56.16%的教师承担了校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与科研项目。

1.4 学生管理

学院党总支以学校党委为领导、与学生处和团委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班导师、学生辅导员、新生导师和专业导师的作用;通过学生会、团总支和自律委员会,认真执行学生三会目标管理制度;构建了以院党总支为核心、班导师为主体,学生辅导员、新生导师和专业导师密切配合的全员育人体系。目前,学院拥有班导师62名;新生导师55名,师生比为1:8。拥有学生党支部6个、研究生党支部1个、教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员300人,入党积极分子近300人。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2290人,专科生73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479人,在校硕士生108人,总人数2950人。

1.5 教学管理

为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运行,学院按八个专业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八个专业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主任兼专业负责人;并设立了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同时,学院还成立了跨学科跨专业的院教学委员会、院学位委员会、院学术委员会、院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学与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院还建立了网站,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了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在学校网页建设评比中名列之一。

1.6 教学科研

近年来,获教研教改立项40余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0余篇;获校级以上教学奖15项。获科研立目100余项,经费达340多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1项;出版教材著作16部,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在中国科学、电子学报等权威期刊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70余篇;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成果鉴定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学院教师获各种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称号60余项。其中,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三有一好”优秀 *** 员1人;享受“ *** 特殊津贴”1人;2007年江门市第四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1人;2008年“江门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1人;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2人。

1.7 合作交流

近三年来,院派出访问、进修教师近50余人次;学生到国外攻读硕士学位近30余人;聘请 *** 教授等30余人。学院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关系,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同时,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合作密切。

2、目标与定位

学院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主线,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争取在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服务社会方面取得明显成就,把学院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院。

学院结合广东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以“建成具有自身特色、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院”为奋斗目标,以“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努力实现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3、学院特色

信息学院的特色可归纳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并实施了信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特色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说明。

3.1 构建并实施了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学院以课内实验、认识实习、独立设课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之一课堂,结合开放性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学生创新基地、社会实践、教师科研和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构建并实施了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年来,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毕业生工作业绩突出;考研率居于全校之首;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比较高;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满意和比较满意的达95%以上,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3.2 构建并实施了信息类专业大平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学院根据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多学科优势,针对八个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课程模块:⑴公共基础课程模块;⑵信息类专业大平台课程模块;⑶专业主干课程模块;⑷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⑸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块。

信息类专业大平台将计算机、电子、系统专业基础融为一体,突破了专业局限,实现了多学科综合与交叉,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增强了学生的发展后劲,提高了人才培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努力方向

4.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强教”的落实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以教研室为核心、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结构合理、勇于创新、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注重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的引进。

注重教师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有机结合、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学院办学目标的实现有机结合、教师个人成就与集体荣誉有机结合,建设富有凝聚力、战斗力的教师团队,形成“负重自强、团结奋进、创新争先、不胜不休”的兴院精神。

4.2 加强专业建设,争创名牌专业与精品课程

加强教学研究,进一步优化各专业培养计划,调整不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时,并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及时推出一批新课。同时,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专业方向,专业或专业方向依托学科、硕士点、工程中心或研究所。

努力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成广东省名牌专业,争取更多课程成为广东省精品课程,争取信息技术综合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3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

努力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博士点。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学科,进一步增强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大服务地方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使教师“人人进学科、人人有方向”,主动把学院融入“珠三角”的发展范畴。

信息学院是一个具有工作实效和高昂人气的团结集体,将依托重点学科群和工程中心创新平台,坚持产学研结合,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动力,以高标准严格要求,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努力将学院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摘自五邑大学官网

敬请参考!

祝君好运!

五邑大学怎么样

五邑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 *** 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广东省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学校跻身自然指数全球年轻大学150强(排名79位),国际专利申请进入全球教育机构50强(排名26位)。

1、学校环境。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

2、学科建设。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共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共39个。

3、师资力量。学校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40%,博士学位占比达51%;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4人、海外“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2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67人

五邑大学是一本吗?

目前根据教育部 *** 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五邑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纺织工程、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建校37年。

                                 

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Wuyi University)地处中国之一侨乡的广东省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教学型地方大学,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学校1985年建校,1990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1996年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等级。

截至2018年5月,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良好。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国内外招收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2.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万人,研究生400余人。

学校坚持践行“好学、多思、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根植侨乡,服务社会,内外合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47个。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材料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中式家具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轻化工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功能性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市厅级科研平台:江门市移动商务研究中心 、江门市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江门市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江门市建筑工程勘察与质量监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纺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轨道交通安全测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门市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江门市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江门市体质健康研究中心江门市LED研究院等

学校共获批纵向项目333项,其中:国家级研究项目14项,省部级研究项目79项,厅市级研究项目240项;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逾600项;共获省部级科研奖励9项;学校教师发表论文近2000篇,其中,被SCI收录418篇;获授权专利424件。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58.61万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141.86万册,外文纸质图书5.03万册,中外文过刊7.22万册;图书馆还订阅了中外文期刊、报纸共1475种;馆藏电子图书132.5万册,订阅了28种(类)中外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国研网,北大法宝、EBSCO、SPRINGER等),拥有自建数据库3个(英语语音学习数据库、华人华侨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

学校设有17个教学机构,77个本科专业(方向)。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7人(其中包括院士4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4人、海外“杰青”1人、国家“优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2人,海外各类优秀人才60人。

学校拥有10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独立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共2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教育硕士两个类别共10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共5个,省级重点(名牌)专业、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等共3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旅游管理、法学、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商务、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通信工程、建筑学、软件工程、自动化、汉语言文学、 *** 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纺织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土木工程

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其中,与美国罗格斯大学、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了海外联合研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