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是谁?
罗振宇
(1973年1月11日-),出生于安徽芜湖,中国资深媒体人,记者专业,自称罗胖。籍贯安徽桐城,是罗辑思维创始人、“得到app”创始人。
生平
罗振宇出生于安徽芜湖,就读芜湖市之一中学。1990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本科,1994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入中国传媒大学读取博士学位。
罗振宇曾历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2008年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曾担任之一财经频道的总策划以及《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
2012年底,他与申音、吴声等合作开创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及同名公司,申音后来离开该公司,李天田(“脱不花”)加入成为首席执行官。2016年该公司开发手机应用“得到app”。
2015年罗振宇获得“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提名。
2016年,《十三邀》: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2018 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2019 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
一、得到APP
2016年5月,罗振宇与李天田、快刀青衣联合创立的知识服务应用“得到”App 正式上线。
二、知识发布会
2017年5月,罗振宇主持得到App在北京举行的之一场知识发布会,即001号知识发布会。
2017年8月,罗振宇主持的《2017秋季知识发布会》在深圳卫视播出。
2018年8月19日,罗振宇主讲的《2018秋季知识发布会》在深圳卫视播出。
三、“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自2015年开办以来,”时间的朋友“首创“知识跨年”新范式,并开创了“跨年演讲”这一原创文化产品类型。在4个小时内,罗振宇通过回顾过去一年标志性事件、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代表性的个体故事,为观众带来知识增量。
2015年12月31日,罗振宇在北京水立方开始之一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2016年12月31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行,罗振宇担任主讲人。
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罗振宇开始了第三次“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2018年12月31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行,罗振宇担任主讲人。
2019年12月31日晚8点半,罗振宇将在上海开启他的第五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2020年12月31日,开创“知识跨年”新范式的罗振宇,历经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把2020年—2021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开到了武汉。
四、《罗辑思维》
罗振宇创作的 *** 视频脱口秀、同名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知识型社群融合形成的品牌。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旨在以“身边的读书人”形象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伴侣,引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是罗振宇基于对媒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而进行的一次先锋试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罗振宇
得到APP产品基础解析
认识产品
一、 产品名称
得到--知识就在得到
版本:V5.0.1
版本更新时间:2018年07月25日
体验环境:ios 11.3.1(15E302)
二、产品是什么?
产品是什么 :得到,提供最省时间的知识服务,罗辑思维团队精心打造,在这里,利用碎片时间获取高浓度知识。
产品亮点 :每天听本书以口语化、音频的方式呈现,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搭地铁上班、健身、做饭,甚至是敷个面膜,很轻松地听完一本书。由于每个人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所限导致的阅读门槛,也会在这个产品的帮助下迎刃而解,由于背景资料的补充和精华内容的提纯,能够更容易地在半小时内搞懂一本书。
产品核心理念 :为用户节省时间,以知识服务为核心,帮助你完成知识升级。
三、目标用户与典型场景
得到用户男女占据比例相近,使用年龄更高为31-35岁,属于初期中年人,在职场上属于压力更大最焦虑类人群,对知识的吸收度,时间上的安排也是最为紧张的一类人,既要职场上和年轻的一代打拼也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更大提升自己和吸收更多的知识。在一线城市尤为这种压力尤为明显。
用户案例1:曹 *** 25岁 国企HR
用户需求:想要在碎片化时间里提升自己的知识量,帮助自己在管理方面更上一层楼。
场景:上下班,等共公交车,在公交车上等碎片化时间打开得到收听相关书籍。
用户案例2:陈 *** 35岁 *** 妈妈
用户需求:因为带孩子没有工作,时间也很紧凑,平时很喜欢看书因为孩子也没有时间再拿起书本,想要在处理家务的同时能学习更多知识。
场景:在让孩子玩耍的同时播放想要收听的书籍既可以留意孩子的去向也可以收听到一直想看的书籍内容。
用户案例3:陈先生 20岁 大学生
用户需求:学校的知识虽多但依然想要了解更多课外知识和信息。
场景:晚上睡觉之前听一本书,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大致获知得到的用户画像及应用场景:
主要用户 :焦虑,想要成长,怕自己被时代抛弃的人(也可以解读为有上进心、有志青年等)。
大咖用户 :知识变现,增强自身和这个社会的连接,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份可能性。
主应用场景:上下班通勤途中、健身房、户外运动、睡前半小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听知识。
简单概括 :得到是一种新型知识获取通道,通过邀请业内专业大咖,将专业知识以语音+图文方式输出成体系课程,供大家付费有偿视听,低成本和碎片化来获取知识,进行自我成长,顺便降低自身的焦虑感。
四、 关键功能与描述
产品结构分析图
核心功能:每天听本书、书籍、订阅专栏、主题书单、内容相关
每天听本书 ----专业说书人为你解读好书,搞懂一本书,只需要半小时。一年听365本书,帮你高效率阅读。
得到每天听本书以口语化、音频的方式呈现,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搭地铁上班、健身、做饭,甚至是敷个面膜,很轻松地听完一本书。由于每个人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所限导致的阅读门槛,也会在这个产品的帮助下迎刃而解,由于背景资料的补充和精华内容的提纯,能够更容易地在半小时内搞懂一本书。
书籍 ---分别有电子书、音频读书笔记、专栏和实体书。其中得到中重点内容为:付费专栏和音频读书笔记。付费专栏的特点:由大咖撰写,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号召力;单价高,收益价值大;系列性内容不断更新,订阅后,可持续为APP提供活跃访问;属于高端付费产品,有利于提升平台的形象。
音频读书笔记:创作门槛低,可以持续提供大量内容;定价低,用户接受度好;短时间内获取整本书的精华内容,可以为快餐类阅读用户提供便利。
订阅专栏 --大致分为科普、经典名著解读、商业、经济学课、自我管理、 艺术这么几类专栏,相对而言是比较系统的知识,且都由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大师提-供。
主题书单---对听书内容的再次整合营销,以不同的主题吸引感兴趣的用户查看,提供7天0.1元体验,吸引回头用户并转化为深度使用用户。
内容相关 --- 学习记录: 以醒目直观的走势图反映了学习时长,包括总时长和最近7天的时长。走势图上方特意强调了总学习时长、笔记数、和连续学习的天数,这些记录都能够比较直观的反应学习成果,带给用户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励用户连续坚持的学习下去。 知识清单: 包括历史记录、我的收藏、我的笔记、文章留言及新建知识清单的功能。这些内容不但反映出用户从已学内容中得到的知识清单信息,而且也支持点击进入内容重复多次学习,使用户在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复习知识。
五、 运营 ***
得到近两年运营较多,挑选其中几个最为人所知的进行拆讲
奥巴马卸任演讲大讲解
事件背景 :奥巴马发表了卸任演讲后,引起了吃瓜群众的关注、美国媒体的泪奔,得到对卸任演讲进行大讲解。
得到运营团队做法 :收集奥巴马所有的经典演讲音频,并附得到大咖的个人观点解说。
推广手法 :得到APP在罗辑思维公众号、得到公众号,得到APP都有这样的字样:你帮我推广”得到“,我带你学习奥巴马演讲技巧。从早上罗振宇6:20音频发出开始,朋友圈出现下图的刷屏,相约出现了奥巴马的背影。
事件结果 :得到APP海报在朋友圈广为流传更多的人订阅得到专栏、更多人传阅得到的内容。
马伯庸事件
事件背景 :得到花10万元买下马伯庸的新作《显微镜下的大明》并免费提供给得到App的用户。得到运营团队的做法:鼓励大众分享一个名为“仗义证”的宣传海报给好友。
营销发酵 :12月13日晚之14日早,海报在朋友圈发酵传播。12月14日早九点,马伯庸转发得到的微博并声称:这十万块我分文不留,会全部转赠给我写这篇文章时参考的几篇论文的作者。12月14日早九点,马伯庸发文《 四起几乎未遂的学术“诈骗”案始末 》介绍新作始末,与得到的合作以及与为引用文献作者提供报酬中发生的趣事。再度引发一波话题传播。
事件结果 :得到APP海报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罗胖本人也得了“尊重知识版权”好名声对公司企业文化、使命得到了具体的印证,不但可以招人才,还能赢得其追随者的尊重及爱戴。
品牌曝光合作
2016年开始,从马云的推荐到2018年7月,江苏卫视VS得到APP打造《知识就是力量》栏目,期间还有不少的品牌合作使得得到APP 大幅度曝光,如小米MAX2发布会上发布得到、花椒《百万赢家》推出300万“得到App专场”等等,通过如此多的品牌合作进行的曝光给得到带来了大量的人气和留存。
罗胖粉丝营销效应
罗振宇通过「罗辑思维」节目多年的沉淀,粉丝量超过700万,这还不包括微博和其他平台的粉丝数,老罗在多个场合下,都试图能够充分调动用户及粉丝的积极性,来撬动更多的边界人员。在上线得到之前就有了自己的粉丝团体,在上线后更是发布了不少个人演讲、直播、知识发布会等干货内容演讲,把逻辑思维的粉丝转移到了得到上,使得到迅速累积到之一批忠实粉丝。
更多详见下图思维导图。
六、竞品对比及其他
详见思维导图。
最后:时间匆忙,一直没有好好写,导致后来没有完成好成为自己想要的文章。简单写个基础,望别见笑。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来看,罗振宇的《终身学习》是“鸡汤”吗?
罗振宇最近推出了一本新书名为《终身学习》,但是该作品在豆瓣的评分很低,仅仅为一星,不少用户对于里面的内容不敢恭维,认为其中大多是讲概念,堆鸡汤,没有可读性。而在今日头条旗下的悟空问答,关于为何这本书在豆瓣评分如此之低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于是便有人开始唱衰付费知识行业,对得到这款产品也颇有微辞。那么,这本书的质量到底如何?由此引发的对知识付费行业的质疑合理吗?一向牙尖嘴利的罗振宇又会如何应对呢?
从最初的罗辑思维到后来的得到App,罗振宇掀开了付费知识内容的序幕,而得到就是罗振宇“集大成”的一个产品。前几天,得到还在庆贺薛兆丰的得到专栏订阅人数突破了20万。要知道,一个订阅用户就需要付费199元,单是这20万用户的付费金额就将近4000万,即便是和平台进行利润分配,作者得到的收益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而要想进入得到开设专栏,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门槛很高,平台要确保作者输出的内容是非常优质的。正是因为得到对于内容的审核近乎于严苛,甚至达到了极致的状态,才使得得到成为现今为止最成功的付费知识平台。
罗辑思维=罗振宇≠得到
罗振宇是罗辑思维的创始人,他是为罗辑思维站台的那个人。“死磕自己,愉悦他人”是当时罗振宇提出的口号,也是定位方向,推出的视频节目“罗辑思维”在优酷等大视频平台播放,其犀利的语言配合独特的风格迅速积攒了大量的人气和粉丝。到后来罗胖开始卖书、卖土特产等,早早的便开始进行对流量变现的探索。所以,可以说罗振宇一个人撑起了罗辑思维,罗振宇就是罗辑思维。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将品牌都弱化了。我们从中看到了罗振宇的豪气,那个巧舌如簧的“罗胖”总能在视频中为你描绘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观,不一样的故事。
与申音“分手”之后,2015年12月罗振宇上线了得到App,这次他是创始人。从运作模式上看,虽然罗振宇也在平台也开设了专栏,但他并不是主角,被罗振宇请来开设专栏的大咖们才是得到App的核心内容价值。笔者粗略数了一下,加上已完成之一季内容规划的13位和今年新加入的18位,一共是31位大咖,订阅人数超过了百万。而在得到App中还有各种书籍、精品课程以及衍生出来的实体商品等,文艺范很足,定位也十分明确,就如罗振宇的新书所说——得到App的目的就是成为你的终身学习助手。
如果说曾经的罗辑思维是罗振宇的单打独斗,那么在得到,完全是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罗振宇也由原先的冲锋陷阵走到了幕后,在挑选合作者、严把内容质量关上发挥更多的作用。更形象一点,相当于企业“产品经理”起到的作用,但实际上要比这个职位描述的更强。因此,这时的罗振宇并不能代表得到这个相对于比较成熟的产品。
当我们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之后,再回到正题,豆瓣对于《终身学习》这本书打的分很低,最多就是说明罗振宇的这本书内容性不强,可读性不高,并不能说明得到这款产品有问题,也无法牵扯到付费知识整个行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唱衰行业的言论显然是被有心者恶意引导了,被别人拿着当了枪使。
现代“反鸡汤”的矛盾性
古时候的“好好学习”是为了金榜题名,现在的“好好学习”则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付费内容的定位就是帮助人们更好的学习知识,而这个内容要么有趣、有料,丰富了用户的生活,要么对于用户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指导作用,可以间接提升用户在职场的竞争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实力”。
之所以罗振宇的新作被豆瓣评分很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中概念性内容和鸡汤段子比较多。其实在罗振宇的眼中,这些鸡汤可能并非是鸡汤,而是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只是因为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所以才会对相同的文字有了不同的理解。而反鸡汤就变得很矛盾了,到底是反鸡汤文字,还是反对鸡汤经验?或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就像马东一直在《奇葩说》中提到的,他个人以及奇葩说整体的定调就是反鸡汤的。但是,你在看奇葩说的时候,难免会觉得其中有不少是鸡汤内容。马东作为一个局内人都无法看透,更何况我们这些看客呢?
罗振宇的《终身学习》中真的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是鸡汤?肯定不是的,其中必然包含了罗振宇对于终身学习的一个思考,而且这个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都被详细的记录在了这本书里,当然也就略显枯燥,所以才会被认为这是鸡汤文。而如果把题目换一下,变成“如何去获取知识?”是否在你的潜意识里就会将这本书看成是技术类的教程呢?
从罗振宇的转变看如何提升付费知识行业的市场价值?
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从得到App到分答火爆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后来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相继发力,内容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且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个大浪潮下,变革的是人心,是人们的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性关系所决定的市场的转变。
其实付费知识行业更大的难题是如何引导用户来养成付费的习惯,这就要涉及到产品内容、用户的需求程度以及产品的定位等诸多问题。市场上不会再有第二款得到App,但是却可以有更多创新模式的产品来做大市场,提升行业价值。
1、从流量战争到内容战争的转变
如果说早前的互联网是流量的战争,那么现在的互联网绝对是产品内容的竞争,哪个平台能有好的产品,能有持续性的优质内容输出,这个平台的价值就会越高,可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得到成功了,罗振宇作了之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你也不会忘记他运营罗辑思维的那三年的积累。
付费知识平台的核心是知识,付费只是一种手段,是平台的盈利途径。而支撑这个体系的就是平台流量,但是如果不能将流量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再多的流量也无济于事。好的内容则作为其中更好的变现切入点,只要你有运营手段。未来好的内容创作者会越来越“贵”,而平台的角色也会逐渐由工具性能向服务性能转变。
2、创新模式与新技术的结合
其实从自媒体到短视频,再到直播,付费问答,都属与内容行业,只是变现的手段不同。而驱动行业发展的除了创新模式,就是创新技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之下,新的付费知识平台也会孕育而生。面对信息量越来越大的互联网,他们的搜索处理速度将会越来越快,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我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也会从被动式变为碎片式,甚至于即用即查,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笔者认为付费知识行业同样是有强变现需求的,而无关乎罗振宇的《终身学习》是否鸡汤,是否质量不高,只要有了这本书就表示罗振宇在这段时间并没有偷懒。我们打开得到App可以看到,新版本的主题就是“终身学习”,在这里没有鸡汤,唯有学习。
罗胖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后来的“得到App”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
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如果是骗局,倒是能够确保证火一阵子,但不能确保永远火下去。而判断一个系统是否是骗局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能够满足一种刚需,而不是看它有没有什么缺陷。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
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 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