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是怎样养成的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或别人家的孩子是熊孩子,大致来说,熊孩子的意思是指没礼貌,没教养,没规矩,学习还一团糟的教育失败的孩子。但也不排除是一种自嘲的口吻。然而作为贬义词是确定无疑的了。那么问题来了,本来是降落人间人见人爱的天使,怎么就成了扰乱人间人见人烦的熊孩子了呢?
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其实把天使变成熊孩子,只需要简单的四步就可以了。
熊孩子养成计划之一步:失败的言传身教,糟糕的之一步。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纸日后变成废纸一张,还是变成名画一副,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涂抹。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这种涂抹就开始了,之一个在这张雪白的白纸上涂抹的是孩子的之一任老师,也就是孩子的父母。这之一步涂抹类似于画画起稿,就是勾轮廓,所以一幅画最终会呈现什么样的图案,这之一步基本上大致就定了。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是因为在他人生的之一步有一对熊父母所担任的熊老师。
这之一步的时间段大约是0——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潜意识形成期,也是性格塑造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少接触外部世界,或者说他对外部世界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内部世界也是完全空白,和他紧密联系的就是他的父母家人。因此作为外部世界的父母是什么样,就会在他的内部世界的白纸上留下什么样的印记。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潜意识的以为世界是什么样,而这种潜意识会长久的留存在他的生命底色上,以至于影响他后来的行为方式。
比如有的父母说粗话,不尊重他人,脾气暴躁,不讲究卫生,或者有一些不良习惯,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比如有个家长,吃饭的时候,总喜欢把最后一口面包或馒头手捏着的地方扔掉,一岁多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学会了,她无论吃什么东西,只要手捏着的地方最后一口都会扔掉。她的这个习惯,一直到好多年后才改掉。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他的所有学习方式都来自于模仿。因此这个阶段的父母重言传,更要重身教。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二步:娇生惯养,溺爱放纵。使孩子以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的。
再大一点,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也基本能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个时候,父母的言传开始真正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个阶段父母的是非观荣辱观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有的父母小事上精明,大事上糊涂,也因此就无法真正交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已经不靠谱了,更可悲的是很多父母还溺爱娇惯,这无异于给孩子错误的是非观推波助澜,更加加深固化了他的错误认知。这就离成为一个十足的熊孩子更近了一步。
有个小孩小时候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各种 *** 去杀死青蛙,用石块砸,用棍子打,用绳子勒,用火烧,用开水烫,后来还突发奇想把鞭炮塞进青蛙的嘴里点燃,看着青蛙被炸得四分五裂,他却哈哈大笑。除此之外,还喜欢用各种方式折磨小朋友。而作为父母不仅没有制止,还觉得孩子聪明,怪点子多。
这种不懂得尊重生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基础上的孩子,长大后鲜有不危害社会的。这正是是非观错误所形成的恶果。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良好的教养是教育孩子的关键。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三步:教育失当,心智启蒙失败,导致孩子沦为垃圾智力活动受害者。
6岁之后,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因为这到了孩子心智启蒙的阶段。小学阶段是孩子智力巩固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像青春期的孩子充满烦恼。他们没有烦恼,无忧无虑,心灵明堂堂的,像镜子一样,学什么都很快速,什么都能记住。好奇心也很强烈,有积极探索世界的强烈欲望,一切都是新鲜且充满疑问的。因此这个阶段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而不仅仅限于对错,同时要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只灌输知识,兴趣催动思考,思考催动理解,理解催动智力。智力决定成就。
有的父母在这个阶段管教不严,让孩子接触了许多不好的事物,导致孩子的心智受到污染,就好比是让镜子蒙了灰尘一样,在也很难亮堂起来。看不雅片子,看血腥动慢,打暴力游戏。直接让孩子的心智降低三五个层级都不止。前几年几个孩子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用火烧小伙伴的新闻就是最痛心的证明。还有大部分的少年犯,也都是这个时候埋下的邪恶的种子。焉能不引以为戒?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四步:父亲偶像职能缺失,孩子以 *** 为偶像。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进入了人格养成阶段,也就是说孩子要准备做一个大人了,大多数孩子心里都会有一个隐隐的问号——我长大了做什么?不要以为他们不会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也知道他们要长大了。这个时候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为他人生指明方向的偶像。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偶像,或者说父母偶像职能缺失。再如果社会也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正面的偶像,那么孩子就会一 *** 为偶像,毕竟那些 *** 的光环实在太吸引人了。于是孩子就会以这些 *** 为参照物,来锚定自己的人生道路。这就是孩子理想教育的失败,在孩子需要立志气的时候,志气却没有立起来,没志气,人格就不会定型,人格不定型,做人做事就会随波浮沉,几个来回下来,就被社会淘汰了,人就彻底颓废了。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偶像,那就在古往今来的圣贤中为孩子树立一个偶像,为孩子培养志气稳定人格。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就羽翼丰满了,以后就天高任鸟飞了。
所以,熊孩子怎么养成的?就是这样养成的。
小的时候用陋习熏染,启蒙的时候娇生惯养,智力发育的时候被垃圾智力活动污染,立志成年的时候,父母偶像职能缺失。这四步走完,一个完美的百分百熊孩子,就这样养成了。一张白纸就是这么被画成了乱七八糟的样子,成了废纸一张。
最后再啰嗦几句。在所有这些步骤中,父母一直都是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父母也必须是优秀的。都希望儿女成才,都想走捷径。然而实际上,想让孩子变成钢的捷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父母自己先变成钢。
更多精彩,欢迎搜索关注公号唐诗梦想
小孩怎么教育才好
1、让小鹰慢慢张开翅膀——
现在的孩子成熟得太快,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要让孩子羽翼丰满起来,应该给他们以倒金字塔——即V形的关爱,在他很小的时候,要限制他的自由和他自做主张的权力。当他们逐渐成熟,显现出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再一步步让他走向独立。
这一点是为了提醒年轻的父母们不要对孩子撒手太早,否则他们会感到被纵容,习惯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进入学校以后,在因缺乏必要的判断力而不得不需要父母帮助时,他们也会感到不习惯,以致沮丧,甚至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这无疑会增加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难度。
2、不要在饭桌上争吵——EL *** NSATTER(美国儿童及成人不良饮食习惯专家)
家长所选择的食物,挑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接受。教你采用诱导法:选好可爱的食物,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孩子愉快地边吃边谈。一定要让气氛保持轻松活泼,不要指责他的吃饭习惯。这样孩子就会渐渐地喜欢上许多不同种类的饭食。千万记住:进餐是与孩子共处的大好时机,要好好享受它,不要在饭桌上挑起战争。
3、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李翰君(儿童护理学博士)
工作忙碌的父母习惯用买上一大堆的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可其实这并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为什么不放下 *** ,关上电视,一起来放松一下呢?做游戏,讲讲白天发生的故事和笑话,多问问学校运动会的事情,别忘了告诉孩子,和他在一起是你最快乐的时刻。
有了足够的时间交流,即使你的工作会偶尔打断你们的交流,孩子也会体谅你的。
4、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SEAN COVEY(美国,著有《怎样培养行动能力强的孩子》一书)
给孩子贴标签,取绰号或拿他和别人比较是很危险的,这只会使他朝着受批评的方向更进一步。你应该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正在不断进步的个体。其实他们的成长就像竹子一样;在花园里栽种下之后,4年间你辛辛苦苦地坚持给他浇水,他只长了几厘米;到第5年,不经意之间他却一下子窜高了将近1米!每个孩子的成熟速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要耐心,要给他们时间。
有哪些育儿经验让你觉得很棒?
让我觉得很棒的育儿经验有:
一、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做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之一任老师,作为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如何配合好学校的教育,如何才是称职的家长等等,这里大有学问。
二、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居。
温暖安全的家,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更佳场所,父母应积极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孩子养成待人接物、起居饮食等良好习惯,并经常安排全家人共同开展休闲活动。例如:一起打扫卫生、运动、郊游等,让孩子做一个懂得自尊尊人的现代人。
三、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四、善用表扬和鼓励(即赏识自己的孩子)。
作为独生子女,既有很多缺点和不足,又有很多优点。孩子是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的,家长拿别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容易导致孩子自信的丧失,产生自卑的心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闪光点,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觉得自己有一种成就感。
五、磨练自己的孩子。
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娇”、“骄”二气。“宠”和“爱”是两个动作,爱是身不由己的,宠是可以控制的。要做到不娇惯、不纵容。生活上,要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尽早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深知: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在做好孩子后勤保障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园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如果孩子有缺点,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这样才能使学前教育达到更佳效果。
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一俟羽翼丰满立马就飞了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
这种修辞手法其实就有一点像一个比喻一样的,把孩子比喻成鸟啊!
当有一天你的孩子羽翼丰满,你是否可以放心孩子去自由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孩子,无论孩子多大了,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都会一直担心孩子。其实孩子的长大就意味着孩子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但是父母总是舍不得放手,让 孩子独立飞翔,这也是人类以家庭为单位群居生活的结果。相互间的牵挂,关心,舍不得孩子的离开,即使结婚了,父母也会参与孩子的家庭生活,甚至去为 孩子再去带孩子。这些表现都是父母不放心孩子自由的表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