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全防御正文

丰满 *** 观音坐莲(丰满观音坐莲视频)

北雁荡山概括

北雁荡山距杭州市300公里,距温州市70公里。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分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等八大景区,共计景点500多处,以峰、洞、瀑、嶂称胜,有102奇峰,66洞天、27飞瀑、23嶂峦之说。灵峰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东来的游客一抬头就能看到蒲溪西边那叫做接客僧的巨岩,接客僧是雁荡山中形象最为逼真生动同时也更具象征意味的肖物拟人景点,它把我们导入一种佛教的氛围,这种氛围在危楼九叠的观音洞里达到了顶点。灵峰四周诸多青峰苍崖迂回盘旋,绕出一方如梦如幻的胜景。剪刀峰又最会做态,“移步换形”,尤其在月夜,真真幻幻的山景会令人生出许多遐想。 “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灵岩被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岩使人心境沉静,“灵岩飞渡”的杂技表演又令人惊心动魄。 大龙湫景区 大龙秋位于雁荡山中部偏西,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幻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峰,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大龙湫落差197米,为中国瀑布之最,有“天下之一瀑”之誉。它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大龙湫在空中,潭底幻成两条龙,腾飞翻卷,仪态万千,变化无穷。清人袁牧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到千丈,水云烟雾难为焉。” 一道芙蓉溪串起了古今两个湖:雁湖和笑容湖。“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雁荡山因此而得名。雁湖景区的西大瀑,梅雨瀑使你感到人与自然的神交契合。 显胜门两崖高耸两百米,令人头昏目眩,不能久持。秀丽多姿的砩头溪和松坡溪两相映衬,形成无限风光。除此“门”“溪”之外,景区西首尚有一系列带“仙”字的景点,散水岩在雁山众瀑中独具风姿,南合牌楼群是雁荡少有的人文景观。游显胜门景区,可知造物主布局之妙。 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其中 编辑本段小龙湫 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之一胜景”。瀑分三折天上来,在近旁,还一条叫做初月谷的狭谷显示了雁荡山幽深的一面。 小龙湫 小龙湫又名小瀑布[,在面的隐龙嶂底,是灵岩的主要观景之一。落差五十多米,悬崖环峙,岩腹有如珊瑚、玛瑙颜色。瀑飞崖上,触石腾空如雾团结旋;而流转飞洒,水珠溅人。瀑水搏潭,因光作色,形态万千。无怪前人有“我来看不足,长啸独凭栏”的赞叹!潭水从乱石间流出,汇合成卧龙溪,再蜿蜒地向南流入碧玉溪。溪里有一种不常见的黑背红肚子的小动物叫蛛螈,很是逗人喜爱。在小龙湫左侧山上,有猴子捧仙桃一景;卧龙溪中有鸭子戏水等景致,都值得一看。此外,潭前那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很像一方砚台,砚台旁边还靠着一块扁长方形的小石条,样子象一块松烟墨。

*** 微信头像是观音菩萨啥意思?

阿弥陀佛。那种头像的含义就是劝人向善,做人要放下只为自己的念头,要为全人类服务,要像观音菩萨那样无私奉献。

三十三观音的观音简介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除身上之众病。又於千手观音

四十手中,其一即是杨柳枝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也是中国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他的画像和塑像随处可见。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有人认为杨枝观音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讲,西域习俗,每日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齿木。当地有这样的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表示祝人健康,及恳请之意。所以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慢慢发展,逐步成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另外,古代印度,人们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在千手观音的四十二个大手臂中的一个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据认为,杨枝观音的出现应当与此有关。还有人认为杨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以杨柳喻佛法的兴旺发展。

民间流行的杨枝观音像,一般作手持净瓶、杨枝的女性形象。浙江普陀山现存明代杨枝观音碑,系根据唐代阎立本所绘像镌刻,碑中所刻观音面庞圆润丰满,端庄妙丽,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杨枝,身披锦袍跣足,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阴刻、阳雕相结合的技法,线条柔M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神韵。 杨柳观音传奇

相传中州地区民风败坏 ,致使天怒人怨,旱灾严重。观音菩萨知道后,显现真身,前来教化民众,使民风淳朴,礼乐往来,社会井然有序,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醮着甘露洒向四野,顿时天降大雨,解除旱情。

大悲杨柳观世音 哀愍沦溺拔苦疾

普入诸趣恒示现 令脱流转超出尘 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龙头观音观音摄化自在而示现之三十三观音之一。因驾乘龙头,故称龙头观音。相当于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七中)‘应以天龙、夜叉(中略)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盖以龙为兽中之王,比喻观音之威神。一般流布之像皆为跏坐或站立于龙头上 。 形象特点是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又称青头观音。

相传有个叫贾一峰的商人梦见一首三面的青颈菩萨对他说了四句偈语:逢桥莫停舟,逢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捧笔头。贾一峰按菩萨的指点平安回家后,头抹香油与妻子一起睡觉,晚上前来杀他的康七因闻到香油而误杀了自己的情妇贾妻。官府怀疑贾一峰杀了妻子,要将他打入死牢,就在县令落笔时,一群青蝇飞来抱住笔头。县令问明原由后,最终找到了真凶。 左膝倚背在岩石上,两手相交,远眺海面。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洲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有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相传观音菩萨化身一个化缘的和尚来到扬州地界,看到一处煤矿即将塌方,立即告诉矿工此处危险,可矿工们都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不予理睬。和尚又急找工头去说,工头怕延误工期,对观音的警告很是生气,还大骂她多管闲事。观音一会应化为一个卖馒头的美丽少女,对矿工喊道:“又甜又香的热馒头呦,免费送吃。”矿工们惊奇这等好事,都争相出来抢吃馒头,刚跑出。忽听到后面轰隆一声,煤矿塌方了。矿工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再转回头来看送馒头的少女,已不见踪影,只见观音菩萨端坐云端,祥云梵音,袅袅飘去。 身穿千叶衣。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长安有一对孤儿寡母,丈夫患肺痨去世了,母子二人无依无靠,以乞讨为生,城中开米粥铺的何氏夫妇收留了他们,把母子二人留在粥铺里帮忙,何氏夫妇还经常把每天余下来的粥救济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们,百姓都说何氏夫妇是大好人,一定会好人有好报。这一件件善事都被观音菩萨天耳所闻,天眼所见,于是菩萨化身一位达官贵人,赐何氏夫妇一件碧玉如意,保佑他们生意兴隆,无病无灾,修习祈祷,健康长寿。相传观音菩萨身披一件八万四千功德衣,把众生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记录下来。 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高王观音,香王观音。

高王观世音经谓此菩萨能救诸苦厄,临危急时若诵此经满一千遍,则可变死者成活人。据开元释教录卷十八载,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造观音像,常事礼拜,后为贼所引,临刑之前夜,梦一僧来,教其诵读此经,醒来乃诵千遍。及至刑场,三度受刀,刀折而不伤皮肉,监司怪之,遂免死。还而拜像,见圣像颈项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众。 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为密宗所奉,又称多眼观音。象征观音菩萨能够观照世间一切,无所不察。

北宋末年,朝廷为抵抗金兵入侵,四处拉丁从军打仗,一位老阿婆,她的三个儿子都被抓去从军,留下儿媳和孙子相依为命,老阿婆坐在家门口天天盼着儿子早日归来,常期以泪洗面,由于思儿心切,眼睛逐失光明。观音菩萨怜其苦难,化作一个赤脚大夫为老阿婆治好了眼病,也保佑阿婆的儿子们从战场上平安归来。 佛教神话任务.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乘云飞行之状。《三藏法术四》:“不二不已,名曰一如。”《教行信证四》:“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使一如。”故一如观音,亦是修养达到更高境界之法相。

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

观音指点寓意不二为一,不异为如,是为一如,即真如之理。传说此观音保佑唐三 *** 天取经,三藏经历饥渴、刀兵、牢狱、情爱、鬼怪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仍信念不灭,誓取真经。诚心终感动菩萨,使之修性成佛,得成正果。 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寓意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更高。表示观音菩萨道行精深,佛法无边,保佑众生消灾消难,福寿无边。

修炼要专一,不管如果修行,都不能够掺杂其它的东西,乃获得真理。唐朝有位法号为“善导”的大师,潜心修佛,十九年闭关不出,一日,善导 *** ,忽从头顶泥丸宫中冒出缕缕烟气,冥冥之中感受到观音菩萨讲经说法,善导大师浑然自觉悟透佛学宗旨,创立“净土宗”,后被称为莲社第二地祖。 手持一莲花,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该法相为立于莲座之上,双手捧持一茎莲花。 持莲观音,持一茎之莲,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其源于观音菩萨教化红孩儿时的应化身,《西游记》中有记载。

《妙法莲花经》在梵语中称为“圣得路玛·芬陀利华·斯陀拉”,圣得路玛是“正确的教诲”的意思,斯陀拉意为经典。中间的“芬陀利华”汉语中翻译为“大白莲花 ”。持莲观音配童男、童女身。将纯真的少男少女比喻为莲花之花蕾,可感受到怀着纯净菩提心的持莲观音期待花儿盛开之心愿。 《佛祖统纪》记载,唐朝宪宗时,陕西一带人民,善于骑射,未曾听闻三宝之名,观世音菩萨即化现为马郎之妇,以度化当地之居民,故称“马郎妇”。

观音菩萨得道之后,有一次,观音得知,陕西汉中金沙滩一带住着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礼仪,不谙教化,于是变化成一名渔妇来到一个小镇。正赶是小镇的集市很热闹,便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着两尾鱼,便混迹在那一群卖鱼人当中。众人忽然看见一个很漂亮的渔妇来卖鱼,便一拥而上,纷纷抢着买鱼。可是渔妇却问他们:“你们买鱼作什么用呢?”众人都说:“当然是回去做菜吃。”渔妇却微笑着说:“我这鱼呀,不能卖给你们做菜,只能卖给你们放生“。众人一听,都不愿意,谁也不想花钱买条鱼又放了。结果渔妇站了一天,两尾鱼都没有买出去。第二天早上,渔妇又来了,仍然坚持只能卖给他们放生,结果还是没有人愿意买。只是有个马朗的人却开始注意渔妇他发现那渔妇卖的还是昨天那两尾鱼,可是那鱼离开了水整整两天还是活蹦乱跳,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又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不久,金沙滩上的渔民,特别是那些单身汉,见渔妇长得实在漂亮,于是便纷纷跑来说亲,争着想娶她为妻。渔妇笑着说:“你们这么多人,叫我嫁给谁呢?这样吧,我教你们颂经,你们谁先在一天之内学会,我就嫁给谁。”大家一听,都觉得可行,于是便答应了。渔妇便教他们念颂《普门品》,结果一天之后,有半数的人背会了。渔妇又说:“还是不行,《普门品》只是入门的,还不能最后分出胜负,我再教你们念《金刚经》,谁一夜之间念会,我就嫁给谁。” 十多个人都同意了。于是渔妇又教他们念《金刚经》,第二天,能完全背会的,只有三四个人。其他人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渔妇又对剩下的几个人说: “

先别急,最后的胜负还没有分出米,我这里还有一部大乘宝藏《法华经》,谁能在三天之内背会,我一定嫁给他。”结果三天之后,只有马郎一个人背会了。于是渔妇便答应嫁给马郎。可是新婚那天,新娘却无缘无故地死了,而且尸体很快就腐烂了。马郎很是难过,可又没有办法,虽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将尸体掩埋了。此后,马郎经常没事的时候便念颂渔妇教给他的三部经,念来念去,竞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观音菩萨脱身离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马郎已经开始悟道,于是便又变成一个老和尚,前去点化马郎,跟他谈经论道,指点迷津。后来又告诉他,原来他以前娶的那个渔妇是观音菩萨变的,不信可以掘开坟幕看看。马郎将信将疑,果真跑去掘开了坟墓,里面真的没有尸体,却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那老和尚说:“现在相信了吧,菩萨化身渔妇是为了点化你。她既然教给你三部经书,你就应该宣扬佛法,切莫辜负菩萨一片度化之心。”马郎听了,连连点头,忽然那和尚就不见了。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萨在点化他,于是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菩萨的神像供奉起来,仍然是渔妇的模样,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脚踏鳌背,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 *** 形象,因是马郎之妇,故称马郎妇观音。马郎妇观音是鱼篮观音的另一称法。 常乘白狮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为密宗所奉,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门身。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昆沙门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昆沙门身而为说法。”此菩萨化身颂扬观音使众生无畏无惧之法力。

观音菩萨坐像有多少种姿势

观音菩萨坐像有33种姿势,每个观音都有不同的姿势。

一、杨柳观音(佛身):右手持杨柳,踞坐岩上,手持净瓶。

二、龙头观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三、持经观音(声闻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经卷若读书,也有一说释持经为声闻身。

四、圆光观音(梵王身):身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或释圆光为普门品中"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相应。

五、游戏观音(帝释身):五色祥云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

六、白衣观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莲花,右手结与愿印,身着白衣,处白莲花之中,或结定印以为是比丘与比丘尼的化身。

七、莲卧观音(天大将军身):双手合掌,在莲叶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观音之小王身。

八、泷见观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飞瀑,表普门品中"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之意。

九、施药观音(毗沙门身):常为右手拄颊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莲花,表示观音无时不在惦念世间疾苦,考虑拯救众生。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十、鱼篮观音(小王身):脚踏鳌鱼背上,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 *** 形象。

《西游记》中对此形象有发挥,因而在民间影响很大。

渔篮即马郎妇观音故事很生动。原陕西民风悍凶,不知有三宝。元和十二年忽有一孤身美女提篮卖鱼,人皆竞欲娶之。女子说:有一夕能诵《普门品》者,可归,早晨有廿余能诵彻。女子再授《金刚般若》,至晨能背者犹十人,续再授《法华经》全帙,给三天期限,结果独有马氏子能。马郎迎娶后女子即称病,须臾便死,体且烂坏。瘗埋后数日,一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启开视之,唯见黄金锁子骨。老僧说此为观音大士,悯汝悲障重,垂方便示化。此后陕西地方诵经者益多。宋黄庭坚《观音赞》说:"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十一、德王观音(长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杨枝,左手置于脐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 *** 之主,其德殊胜,故称德王。

十二、水月观音(居士身):作观水中月形状,以喻诸法如水中月而无实体,或释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十三、一叶观音(宰官身),又作莲叶观音、南溟观音。乘一片莲叶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传日僧道元自中国返日时,遇暴风于南溟时即默祷观音,忽见大悲尊乘一莲叶浮于海上,风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观音像奉于南溟观音寺,故有此称。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宰官。

十四、青颈观音(婆罗门身):青颈观音,其像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为杖、莲花轮、螺四种,身色为红白,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或释为表卅三身中佛身

十五、威德观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莲花,或释为表卅三身中天大将军身

十六、延命观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颐,头戴宝冠设阿弥陀佛之圣像。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十七、众宝观音(优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于弯膝上。或释为表卅身中之长者。

十八、岩户观音(优婆姨身):端坐于岩洞中,静思入定。或释为表普门品中"元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十九、能静观音(长者妇女身):伫立岩畔,两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释为表《普门品》中"为求金银琉璃……等宝物,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二十、阿耨观音(居士妇女身):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记》亦有提及。阿耨观音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二十一、阿摩提观音(宰官妇女身):常乘白狮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卅身中之毗沙门身

二十二、叶衣观音(婆罗门妇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叶衣。或释为表卅三身之帝释。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二十三、琉璃观音(童男身):又称:"香王观音"、"高王观音"、形象为两手捧一琉璃壶,乘一莲瓣浮于水上。或释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二十四、多罗尊观音(童女身):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或释为《普门品》中"或值怨贼绕,各值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二十五、蛤蜊观音(天身):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此像缘出唐文宗食蛤,遇观音现於其中的故事。

据《观音慈林集》卷下载,唐文宗一向极好喜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进贡为口实,大加收括民财,致怨声载道。观音闻知后为解救众生,变为蛤蜊,示现于皇宫的厨房。文宗见后惊奇,请终南山恒政禅师致问,乃知观音化现教示,即下旨停罢贡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观音殿,沿海渔民额手称庆,家家奉供,称为蛤蜊观音。

二十六、六时观音(龙身):作居士装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奉供不断,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时观音。

二十七、普悲观音(夜*身):衣端受风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二十八、马郎妇观音(乾闼婆身):妇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妇女身。

二十九、合掌观音(阿修罗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罗门身。

三十、一如观音(迦楼罗身):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普门品中有:"云雷鼓掣电,降雹澎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配图的经本多画有雷电降电与观音埸面。

三十一、不二观音(紧那罗身):双手相*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于莲叶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表执金刚身。

三十二、持莲观音(摩睺罗迦身):手持一莲花,站或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三十三、沥水观音(执金刚神身):又称"滴水观音",一手持瓶作泻水状,一手作法印,或持杨枝。表《普门品》中"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密宗里有观音菩萨吗?

密宗里有观音菩萨。

观音原作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唐时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简称“观音”,沿用至今。

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故称“观世音”。按佛学理论来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通过修持、布施、持戒等功德清净后,便能显发种种妙用,包括“六根互用”的高级境界,因此“观音”在佛教中是完全可以理喻的。又据《普门品》所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能解人水火、刀兵、牢狱之灾,甚至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得“福德智慧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经中还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身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乃至国王身、宰官身、居士身、长者身、比丘身、比丘尼身等等,随机应化。《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经译出就广为流传,并被单独传抄,称为《观世音经》。

大约在两晋之际,观音信仰就已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南北朝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宣扬观世音菩萨灵验感应故事的书籍,如南朝宋刘义庆编的《宣验记》、傅亮编的《观世音应验记》、齐代王琰编的《冥祥记》等等。

三十三观音的名目如下:

一杨枝观音

二龙头观音

三持经观音

四圆光观音

五游戏观音

六白衣观音

七莲卧观音

八泷见观音

九施药观音

十鱼篮观音

十一德王观音

十二水月观音

十三一叶观音

十四青颈观音

十五威德观音

十六延命观音

十七众宝观音

十八岩头观音

十九能静观音

二十阿耨观音

二一阿摩提观音

二二叶衣观音

二三琉璃观音

二四多罗尊观音

二五蛤蜊观音

二六六时观音

二七普慈观音

二八马郎妇观音二九合掌观音

三十一如观音

三一不二观音

三二持莲观音

三三洒水观音

密教的经典又往往把一些密咒(陀罗尼)与观世音菩萨相联系,还规定了在持诵此类密咒时相应的仪轨及需要礼拜供奉的特定的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由此而产生密教的各类型观音。主要的有所谓“密教六观音”即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即明王部中的马头明王)、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另外不空□索观音等也很常见,他们又都是圣观音的化身。下面我们将从“圣观音”开始介绍重要的、常见的观音菩萨像。

圣观音又作正观音,是密教所说的“六观音”的正体,亦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观世音菩萨。一般的圣观音像,身结跏趺坐,手持莲花或净瓶,也有双手结禅定印的,即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的指端相接,身上有璎珞项钏等装饰。头戴宝冠,冠上有化阿弥陀佛坐像,这是依据《观无量寿经》所作,是观音菩萨的主要标志。

马头观音系以可怕的愤怒形象出现的观音,又称马头大士或马头明王,是头上有马形的观音。据说他的威力如印度传说中的大圣王,即转轮圣王的宝马一般,可纵横世界,破除一切障碍,其形象不同于一般观音像的温柔慈悲。《大日经疏》卷五称其“作极吼怒之状,此是莲华部愤怒明王也”。马头观音双眼上吊,獠牙显露,面有三目,头发倒竖,头顶马头。此观音以击毁恶趣烦恼为本愿。其造型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四面二臂、四面八臂等多种。

准提观音又作准胝、七俱胝佛母或作人天丈夫观音等。密教六观音之一。准提意为洁净,指此观音心性清净;又,俱胝梵文意为“个万”,七俱胝但指数量众多,密教认为此菩萨是过无量诸佛之母,故称为“七俱胝佛母”。据说此观音常来世间,摧毁一切众生之惑业,能使众生消灾延寿,并能使众生消灭罪障。诵其真言还能克敌制胜,令夫妇和睦,还能止小儿夜啼。因其功德广大,故倍受信仰,尤其是妇女。而此准提观音的形象,依各出典不同,有二臂、十二臂、十八臂、三十二臂,甚至八十臂的,以十八臂为较常见。此观音坐于一大池内的红莲花宝座上,莲花座左右有难陀、跋难陀二龙王守护。观音像作黄白色,腰下着白衣,衣有花纹,自着天衣,绶带系腰,手腕上有白螺钏。臂上有七宝装饰的臂钏,面有三月,并十八臂。上二手作说法印,即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右边另外八手分别为施无畏印、持剑、念珠、子满果、钺斧、钩、拔折罗、宝鬘等,左边另八手分别持如意宝幢、莲花、澡瓶、索、轮、螺、贤瓶、经箧等。

数珠手观音又作数珠观音。系中国民间艺人依据密宗经典创作的观世音菩萨像之一。唐代阿地瞿多所译的《佛说陀罗尼集经》卷四、《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提及观世音菩萨向佛说明他有名十一面的心咒。而一般修行者诵咒时,须置掐数珠印的观音像于面前。所谓数珠印,即以左手大拇指和无名指,作圆孔状,孔中贯数珠。右手的大拇指与无名指掐数珠。此种手印通于一切经咒。数珠手观音的本体形象由一般的观音而来,其主要特点就是手掐数珠印。

以上为密教诸观音像,当然不少在显宗信仰里也很流行,如圣观音、千手观音、准提观音等。以下介绍中国民间信仰创造的若干观音像。

杨枝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也是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其画像与塑像随处可见。唐代译出的《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末尾提到其名号。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杨枝观音可能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讲,西域习俗,每月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为齿木。当地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祝人健康,也有恳请之意。故而迎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逐渐演化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此外,古代印度也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如不空三藏所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讲到千手观音的四十二臂中的一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当手执杨枝诵念真言,认为杨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杨枝喻佛法的兴旺发展。民间流行的杨枝观音像,通常的一手托净瓶,一手持杨枝的仕女形象,表示观音以杨枝沾取瓶中甘露水,拂洒人间,消除众生的烦恼污浊。浙江普陀山现存明代杨枝观音碑,系根据唐阎立本所绘像镌刻,所刻观音面庞圆润丰满,端正妙丽,左手托净瓶,袒胸跣足,身披锦袍,作者巧妙动用了阳刻、阴雕相结合的技法,线条柔和流畅,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成功再现原作的神韵。

白衣观音又作白处观音、白住处观音等,是观音菩萨诸形象之一。此观音身着白衣,身处白莲花中,手中也执莲花。白色表示纯净,象征菩萨之心。密宗也经常供奉此白处观音。据《观世音现身种种愿除一切陀罗尼》中说,供养此观世音菩萨,应该用白净的细布画观世音像,身着白衣,坐莲花座上,一手持莲花,一手托净瓶,白衣观音也是许多画家与石窟艺术家的创作题材。白衣观音像均为二臂像,但手持的法器或印契有种种不同,有的左手持花,右手作与愿印。有的左手持棒或□索,右手持般若经箧。有的左手持开敷莲花,右手扬掌。有的左手持宝剑,右手持柳枝。也有双手捧钵,站立于莲台上的。白衣观音在民间被认为可以消灾延命、保家人平安,妇人求儿、安产、育儿等也都可求拜白衣观音,故而甚为流行。

水月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水月观音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及信徒经常供奉的观音菩萨像之一。此像有多种形式,有的站立于大海中的莲花上,眺望天上的明月;有的则以月为背景,结跏趺坐于岩石上的莲花座上;也有的是坐在水边,观看着水中之月。一概都与水和月相关。通常也被认为以水中之月来比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玄理。水月观音像的主要典据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经中提到善财五十三参之第二十七位碰到的就是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来到南海补陀洛迦山(意为光明山),见到山水流泉,林木郁茂,地草柔软。艺术家们就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水月观音的形象与意境。在敦煌发现的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观音以一轮圆月为背景,坐在严整的岩石上,岩石突出在一池碧波中,右膝曲起,左足从岩石上下垂,置于池中盛开的宝莲花上。左手轻置左膝上,手持宝珠。右手置右膝上,手执杨枝。头戴高高的宝冠,冠上有化佛像,身穿带有花纹的衣裳,并佩有璎珞等华丽的饰品。这种水月观音像,按唐代《历代名画记》所说乃唐代著名画家周防首创。

马郎妇观音民间流行的观音菩萨化身,“三十三观音”之一。据《感经传》载,唐元和年间,陕西一卖鱼女,因其生得娇美,前往求婚者甚众。卖鱼女说,一夕能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即嫁与他。至黎明,得能诵者二十人。卖鱼女又说,若有一夜能背诵《金刚经》者即嫁之。到天亮能诵者有十余人。卖鱼女又以《法华经》相约,约三日,到期,只有马氏子能诵,于是卖鱼女允婚。迎娶之日,贺喜宾客尚未散去,卖鱼女却已暴亡。葬于效外金沙滩,数日后,有一老僧拄锡杖来访马氏,问卖鱼女下落。至安葬处,老僧以锡杖开坟验尸,只剩下一副黄金锁子骨。于是老僧对众人说,此乃是观音菩萨化身前来教化你们。说完以锡杖挑骨,飞空而去。从此陕西信奉佛教者日多。民间所作的马郎妇观音像,一般是一手持鱼篮的 *** 形象,所以也称鱼篮观音,有的画成水上乘大鱼的形象。

其他观音像为:

龙头观音,乘龙出没于云间。

读经观音(持经观音),坐岩上,手持经卷,如淑女阅读持书状。

圆光观音,背后有火焰圆光,大放光明。

游戏观音,潇洒悠闲地漫步于五色祥云之上。

莲卧观音,于池莲上作半卧之姿。

泷见观音,倚山崖,眺望流泉飞瀑。

施药观音,右手拄颊,左手在膝上捻莲花。

鱼篮观音,脚踏鳌鱼之背,手提盛鱼竹篮,或仅为手提鱼篮,为钓鱼降妖之相。

德王观音,坐岩畔,手持树杖,若听众生之音。

一叶观音,乘莲花浮于水面,漂行自若。

青颈观音,颈呈青色,故名;传为吞食毒药,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令毒药力作用于颈所致。

威德观音,坐岩畔,左手持莲花,作凝思状。

延命观音,头戴顶有佛像之宝冠。

众宝观音,趺坐于地,右手指地,左手置于弯曲的膝盖上。

岩头观音,打坐于山洞之中,禅思入定。

能静观音,伫立岩畔,望海沉思。

阿耨观音,能观极微小之物,大多为远眺大海之形。

阿摩提观音,乘狮子而身放火光之象。

叶衣观音,坐于岩上,下垫草叶。

琉璃观音,亦称香王观音、香王菩萨,手持香炉,作超凡脱俗之相。

多罗尊观音,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莲花,眼睛较大,且目光炯炯有神。

蛤蜊观音,居于两扇蛤蜊壳中,或乘于蛤蜊之上渡海。

六时观音,作居士装束,以佛徒每日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供奉不断故名。

普慈观音,紫脸,披璎珞,穿天衣,乘黑色水牛或野猪,双手抱剑,为大自在天相。

合掌观音,双手作合掌之状。

一如观音,作乘云飞行状。

不二观音,两手低垂,在水中坐莲叶上。

持莲观音,两手持莲花,坐于莲叶上,貌如少女。

洒水观音,或作“滴水观音”,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大致上,观音菩萨的造像可分为三类:之一类是依据正规仪容所绘的一面二臂或相好端严立姿的形象,如圣观音。第二类是遵照密宗仪轨所绘的一面二臂或多面多臂、手持种种法物的形象,如千手千眼观音(大悲观音)、如意轮观音、七俱胝观音(准提观音)、不空羂索观音、不空钩观音、马头观音等。第三类是画家自创风格,任意写作,任意题名的观音像,也有符合妙相、服饰、手印、度量等法则的,如水月观音等,也有毫不顾及菩萨造像法度的,如伫立观音、鱼篮观音、行道观音、自在观音等。此类像极为繁杂,难以胜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