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一般一天新入多少个病人(医院新生儿科晚上有人吗)
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
我是省医的规培医生,针对你的问题可以给你点儿建议:
1、儿科没有不忙的,像省医、贵医附院等三甲大医院就更不要讲了,平时上班就只有白班和夜班的区别,全年无休;
2、至于一天收几个病人,看个人人品,总的来说,只要有空床位,就肯定会收病人,病房不收满不罢休;
3、待遇问题,有证1月至少1w+,如果能进编制,还有提升,福利比如住房公积金、过节费非常可观,收入的确很不错。
很累很忙,但相对来讲劳动付出和收入所得基本上能成正比,一句话总结:忙,收入好。
新生儿科里住院宝宝那么多,没有家长陪护,几个宝宝同时哭怎么办?
我就是一名新生儿科的大夫,说实话,很多天之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以前对这个问题没有太在意,因为监护室里如果有宝宝哭,护士一定会过去查看,看到这个问题后,我专门留意了如果几个宝宝同时哭的时候护士会怎么处理。
监护室里有很多护士,每个护士都有负责的床位
每个护士都有自己负责的床位,一般也不会很多,因为要保证安全,国家对这个也是有硬性规定的,这能让每个宝宝都能得到照顾。
如果有宝宝哭了,分管护士会去查看。
监护室的设备帮助护士监护孩子病情
护士出了要照顾宝宝,他们更重要的工作还是要注意宝宝病情的变化。
每个宝宝都会有监护仪,如果生命体征有变化,监护仪会报警。而且大部分宝宝之所以会哭,都是因为饿了、拉了、尿了等原因。如果几个宝宝同时哭了,护士会优先去看那些监护仪有异常的宝宝。
宝宝一起的哭很频繁吗
说真的,专门注意了这个问题,几个宝宝一起哭的情况还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宝宝吃饱了,要么睡觉、要么睁着眼到处看,这时的宝宝很可爱的。
有的家长反映宝宝在监护室里哭哑了嗓子,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我也大体留意了一下,哭的很厉害的宝宝,大部分是天数比较大的宝宝,甚至将近满月的,跟妈妈已经一起呆过了几天的宝宝。我们一般会说这样的宝宝“有心眼的大宝宝”,在妈妈身边,哭了会有人哄有人抱,可进了监护室可就不一定了。如果护士们没有重病人或正在处理新病人,一般都会去哄哄孩子,但如果监护室里来了危重患儿,而哭的宝宝又没有病情变化,那只能委屈这个宝宝了,毕竟抢救病人比抱抱他哄哄他更重要。
希望各位宝妈都能理解。
由于我曾经管理过新生儿科,所以对新生儿科是非常了解的,由于入住新生儿科的宝宝通常需要母婴分离,所以不少家长看不到宝宝就非常焦虑,尤其是担心宝宝的照顾问题。这里说几句,希望能建立家长与医院的一个沟通的桥梁。
1)新生儿科的建立发展在中国只有30多年的 历史 ,但成功的使中国新生儿宝宝的死亡率下降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指城市里),全国婴儿出生窒息发生率也逐年下降趋势。
2)其实刚出生的新生儿哭闹相对少,一般会在饿了,排大小便了,才会哭,在严重疾病状态下甚至是不会哭的。适当的哭对宝宝的肺部发育也有好处。
3)如果同时哭闹,新生儿科里的护士是专科护士,都有专门培训和工作经验,在喂养和换奶片上是非常麻利的。照顾宝宝方面比一般妈妈以及月嫂来说肯定好上很多。而且现在人员配备上逐渐达到1:1配备,甚至更多,所以不会出现长时间哭闹没有护士照顾的情况。
4)在母婴分离造成母亲焦虑方面以前的确考虑的少,目前也开始 探索 治疗期间袋鼠式护理等母婴亲子接触的 *** ,希望家长和医生都能够共同参与新生儿的治疗。也避免母婴分离母亲产生的焦虑感。
欢迎关注和转发,我是儿科医生暖心!用20余年的工作经验为您讲述科学 育儿 知识。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我的宝宝因为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科住了四天,那时是疫情期间,是不能探视的,我老公仅仅在之一天带她去拍胸片的时候抱过她一次。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新生儿科的同事,我很害怕宝宝哭了哭了,没人安慰,她安慰我说,新生儿只会吃睡吃睡,喂饱她就行了,你还是这几天好好休息一下,养好身子。
说是那么说,但是心里还老是挂念,晚上看到为她准备的空空的婴儿床总是想要哭。
后面宝宝出院了,月嫂换尿布的时候,她总是得厉害,总之,如果把她放平在床上摆弄她,她就会哭。
后面想想也是,新生儿可有那么多个宝宝,才有几个护士,也只有打针的时候才会和她有互动,而互动就是打针或者抽血,她心里面的确是有阴影。随着她天数慢慢长大,这种情况才消失。(真的好心痛,出院时,两只小手都是乌青的打针抽血留下的瘀斑)
后面我问过新生儿科的护士,几个宝宝一起哭的话,她们只关注病情,危重的宝宝优先处理,其他宝宝只好委屈了。她们也有她们的工作。
我是医生,我也懂,平时做好治疗方案,做好操作,做好手术,写好病历,时间已经不够了,而且加班还比较多,同理,也能理解新生儿科的同事。
既然宝宝在这世上成长必须过这一关,有时只能忍痛含泪看着他自己经历磕磕绊绊。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的伟大之处吧
关于这个问题,我每每想到我的宝宝刚出生由于误诊住进新生儿Icu病房长达九天,心真的好痛!
我孕后期回老家休养,由于胎位不正在县医院剖腹生产,提前了几天手术,不存在宫内缺氧羊水减少什么的,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问题就出在第二天,奶奶量体温说宝宝37度,过度紧张又觉得宝宝呼吸较快,医生考虑大脑缺氧。主要是我自己没什么经验,听奶奶的话把孩子送到市医院去检查,结果一路上奶奶给孩子包裹的非常严实,到医院体温38度多,血项高,怀疑新生儿肺炎直接住进Icu!然后各种胸片CT检查确诊肺炎,进行一系列治疗。后来医生又要求检查大脑,结果是什么缺脑性疾病,记不太清了,总之没完没了的检查治疗,孩子住院期间刚开始只喝10毫升的奶粉,最多30毫升。每天看着流水一样的单子不心疼钱,只心疼孩子受了好多罪,像大家所说的担心孩子哭闹怎么办,放心吧住几天院孩子就不哭了,嗓子都哑了怎么哭,想到这就不由自主的想流泪!
由于期间跟医生面谈,孩子也没什么异常的临床表现,所有的治疗只依赖于仪器检查出来的结果,与此同时我还在县医院输液一周,在这时间我恶补了许多 育儿 常识,猛觉我家孩子也许什么事都没有,孕期按时检查,产前一切正常,出生后也一切正常,如果真有问题也应该是捂热综合征。所以在我出院的两天后,鉴于临床上没啥异常,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接孩子出院。当然这也签了医院免责的字!
最后忐忑好长时间当然是什么事都没有,孩子目前三岁多了,活泼可爱,语言表达能力很清晰,逻辑性也比较强。从出院到目前除了疫苗,没打过针更没输过液,身体一直很棒!误诊一是家长的无知和急切心情,另一方也是现在医院的通病,医生完全依靠仪器。一个新生儿哪搁得住仪器检查啊,发育这不完全很可能造成误诊。想想当初自己的迷茫无助真是令人心酸!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掌握好 育儿 知识,有时候自己才是孩子更好的医生!
;strategyid=00014
我儿子35周+1早产,生下来2. 4Kg,体重不达标所以一生下来就被护士抱去新生儿科,
我是40岁的高龄产妇,身体恢复慢,剖腹产三天都下不来床,第四天医生通知可以去看宝宝,那天早上我让阿姨早早扶我起来刷牙洗脸换上干净的衣服,竟然自己走到电梯,约定的时间儿子还没出来,我和孩子爸爸就在新生儿科门口等,大概三十多分钟后,护士推着刚冲,洗完澡的儿子出来,隔着玻璃,我看宝宝黑黑的头发,红红的脸,身上盖着小毯子,手上留着置留针,大概宝宝也感应到妈妈妈的到来,努力的想睁开眼晴但可能是太想睡了没睁开,一会儿就被护士推走了。
我在术后第五天出院了,宝宝在第八天才出院,在住院期间有专门的负责医生跟我们沟通,交流一些孩子的情况,在新生儿科孩子是4个人一个房间,有空调,有专业的护理人员,
虽然医生一直说宝宝吃睡大小便正常,也不爱怎么会哭闹,但是宝宝抱回来时嗓子都哑了,发不出声音来。可能在新生儿科呆过的孩子都乖,每天躺在床上不哭闹,吃了就睡,但是我和爸爸还是喜欢在他醒来时抱着他,看着他,哪怕是睡着了,我都会躺着儿子身边陪着他,握推他的小手,摸摸他的手脚。
虽说会有护士给喂奶换纸尿裤,但是毕竟会存在生病孩子多的情况,当班护士的数量却是固定的,我闺女出生二十天肺炎住院,由于在冬季,肺炎的新生儿比较多,整个新生儿科最多一天十七个孩子,而护士只有两个人,那段时间医院就允许家长陪护孩子,住院的七天观察下来,有家长陪护的孩子,还是要少遭很多罪的,纸尿裤可以及时更换,孩子哭闹的时候能够及时安抚,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陪护,而护士又忙不过来,孩子一直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护士要么就给孩子吃安抚奶嘴,要么孩子哭了就给孩子喂奶,唉,不描述了,新生儿住院没想象中那么让人放心,那个地方,一辈子都不想再去经历了!!!!
没有家长的陪护,如果几个宝宝同时哭,就要先了解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一般都是生理性的哭,比如1 没有家长的陪护,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哭2 饿了会哭3 穿的不舒服,冷了热了,尿了拉了会哭4 身体不舒服会哭。
我宝宝早产。住院。后期袋鼠式护理,我们穿好防护服做好消毒就可以进去。亲眼看到的也不少尼。。有的宝宝情况好的,护士不忙了如果孩子哭的厉害哈她们会抱宝宝拍宝宝。。比如我家小崽子。。给护士美眉们抱的安逸的不行了。。老大半夜要人抱。
有的太小了,护士只能隔着保温箱安抚宝宝。有的时候效果确实不好。。我见过有个宝宝一直哭换了好两个护士都内哄好。那孩子大约是真的不舒服的厉害。。。
我们这边新生儿科护士真的特别好。。
聊天都是我们大儿子我们小姑娘的。
挺用心的。。我是特别感谢她们的。我们抱孩子出来,还有护士看我们不太会抱,就耐心教我,还顺便给我讲了抚触操。。简直就是手把手教。
能哭的基本上离出新生儿科不会太远,最起码孩子精神是好的,还锻炼了肺。怕就怕那种哭都不哭的
成都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常克医生,一天上午看五百个病人,平均一分钟看两个,科学吗?效果大多数不错。
我知道这位儿科医生,医生肯定都是必须经过专业考核的,本来看中医就是调理。医生遇到看了那么多病人,很有经验,也见怪不怪了。大部分来看中医也不会是什么疑难急症,特别小娃娃很多病情都差不多的,一般情况下有药感觉都很像
门诊医生每天看多少病人呢?
门诊医生每天150个左右,几分钟一个病人。
都说医生忙,医生到底有多忙?记者调查了台州市区一家三级医院2月份其中一个星期部分科室专家门诊平均工作量,发现其中一个科室的医生平均工作量更大的一天里,一上午要看75.8个病人,少的也要看41个病人。
至于一个医生一天看多少个病人合理,不少医生都认为,不能给出统一的标准,应该“因科制宜”,比如有些需要操作的学科就只能少看些病人,不需操作、问诊也比较快的科室则应该多看些病人。
周平均门诊量最多的一个科室,一个医生一上午看75.8个病人。
记者初步统计了台州市区一家三级医院2月份其中一个星期几个科室专家门诊平均工作量,心内科是79.27人次,呼吸内科104人次,小儿科88.75人次,肾内科72人次,中西医结合科86.2人次,肿瘤外科125.75人次,其中最多的专家一天看135个患者。
而一天当中,又以上午最为忙碌,因为下午医生还要看上午病人的检查化验结果。其中上午的专家门诊量:心内科44.4人次,呼吸内科53.6人次,小儿科59.6人次,肾内科41人次,中西医结合科55.6人次,肿瘤外科75.8人次,神经内科45.8人次,均占一天门诊量的半数以上。
这样的情况不是一家医院的个例,台州多家综合性医院的专家门诊基本上都是人满为患。而且,这些数字并不等于患者需求。事实上,有很多科室专家都因病人太多看不完而暂停挂号。也就是说,如果医生没有暂停挂号,那么将要接诊更多的病人。
在儿科上班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很多没有不是学医的都以为在儿科上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小孩在我们印象中是非常可爱的,他们都是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看见他们开心的笑你为会觉得自己的心情是非常好的。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孩的,我叔叔家的两个小妹妹小时候没少让我带,和她们相处不会有那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她们觉得喜欢就会非常的开心,她们觉得不喜欢就会非常明显的告诉她不高兴。但是作为一个在儿科待过的医学生是真正的体会到儿科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要是心态不好的人可能还会出现心态爆炸。
儿科的患者都是八岁以下的小朋友,小朋友生病了不像成人生病了那么容易诊治。因为小朋友有地方不舒服的话没办法像成人那么清除的描述自己的病情,比如腹部疼痛,成人可能说出来是腹部哪个地方疼痛,但是儿童则不一样了,他们是只知道哪个地方疼,有时候他们还不能冷静的描述,因为疼痛他们会一直哭闹。更难办的是那些还没有学会说话或者刚学会说话的根本不能准确的说自己的不舒服。在诊治过程中小朋友的配合程度也是要比成人差很多的,比如打针的时候小朋友很多都是大哭大闹的。
有一次我和一个学长去给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做腰穿来做检查。我们刚把小朋友带进专门的治疗室关上门的时候那个小朋友还是比较安静听话,可是等我们把针头拿出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不安分了,听到我们要给他打麻药,他就开始哭闹起来,我和学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他打好麻药,开始给他做穿刺。其实打了麻药以后是不会有痛觉的,但是那个小朋友还是一直在那嚎叫,我和学长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整个儿科也是如此,每天里面都是非常吵的,要是神经衰弱的肯定会被逼疯。
儿科护士好干吗?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个人,对我们所有的儿科护士姐姐、妹妹和阿姨们(当然,可能还有少数叔叔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儿科病人确实来说比其他科的病人比较难的点在于沟通,还有在一些诊疗上面的处理,为什么呢?因为宝宝很多时候是不听话的,那么这个情况下呢,你需要跟他做很好的沟通,才有可能让宝宝让你检查身体,或者是扎针,做其他的检查等等。
其次呢,那么小宝宝,哪怕他听话,那么他也有可能会挣扎,在挣扎的时候呢,肯定没有像大人那样子好,比如说输液要扎针啊,或者做其他的一些治疗。
再者,因为宝宝来看病,一般都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着来,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呢,其实家长只看到了宝宝的好跟坏,然后宝宝的这个疾病的,自己感受的这个过程,孩子一般不会自己表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家长其实处于一个非常焦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给予临床的医生和护士压力都很大。
我们偶尔就会看到新闻说因为打针,然后打了两三针进不去,然后就家长很暴躁的就要打护士,这样子的事情发生,即这样的新闻看得是很伤心的,因为小孩子本身血管比 *** 确实难打,加上是生病期间,小孩子在生病的情况下,可能补充的液体量比较少,那么外周血管会变得细一点,这个更难打针。
总而言之,应该来说各个岗位都不容易,但是儿科的医生护士确实也是以不容易的,其中一种希望大家相互理解,也希望更多的宝宝都 健康 成长。
哈哈。 相当不好干啊 我是儿科大夫。天天看到家长因为打针的事吵架。有时候2针打不上。就要打人啦 抽血也是。抽的家长留眼泪的
作为一名小儿急诊科护士,来说下我的感受; 最开始知道自己分配到小儿科是有点反抗情绪的,前辈们说1、头皮穿刺技术得过硬,2、医患家属关系相对难处理。但是凭着一股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毅然决定前往小儿急诊科。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在急诊小儿科呆了第8个年头,让我感触良多;首先我觉得当一个儿科护士要有耐心,我们医院儿科急诊面对的是14周岁以下的小朋友,更多的是还不能自己表达情绪的小宝贝(0-3岁左右);其次要有爱心,像呵护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去呵护他们;再有要有体己心,遇事时站家长立场考虑一下,例如有穿刺不成功的时候及时和家长说明情况,取得理解。 另外,对头皮针、静脉采血等基本操作要熟练并不断加强,努力 探索 ,平时也要及时掌握儿科新技术新知识,并进行宣传指导,这样才能为患儿更好服务,也能增进医患家属关系。
当然我也希望在我们医务人员加强自身知识和修养提升的同时也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给予我们理解和支持,让我们一起为了小朋友的 健康 而努力!
因为职业的原因,看见此类问题总忍不住的想点进来看看,看着看着就想回答!
先直奔主题肯定的回答你---只要付出了,没有好与不好之分!
首先,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水平要求高。
小孩由于生理决定,静脉血管很细且好动,即使最小的4号针头也会穿刺失败。一般5岁以内小孩大都采用头皮穿刺,头皮血管虽然也细,但好固定针头。一般临床上其他科室不好穿刺的都请儿科护士去帮忙。
其次,儿科护士业务综合知识丰富。
大人如果哪儿不舒服能准确表述出来,而小孩自己表达的能力比较有限,尤其是2岁以内的小孩还不会说出完整的语句。这就需要儿科护士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医学学识准确判断。
最后,儿科护士还得具有亲和能力。
记得一位儿科医学大家说过,要想成为一位合格的、优秀的儿科护士,首先必须要做一位合格的、亲和力的保育阿姨。诚然,在儿科工作每天和小孩打交道,你要懂得小家伙们喜怒哀乐的原因,才能帮助他们康复。
还有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居多,拿静脉穿刺来讲,虽然扎的是小孩的血管,其实疼的是爸爸妈妈的心。再厉害的护士也不能保证“一针见血” ,所以穿刺失败后和家属沟通很重要!
如果你喜欢这份职业、喜欢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就去大胆的工作吧!以心换心,只要你真心付出了,孩子家属的赞誉就是你的荣耀!
听笑话吧。古代有个秀才要写一篇文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抓耳挠腮、来回打转,妻子见他半天没落一滴墨,讥讽道:看你写篇文章,好像比我生个孩子还难!
秀才叹口息:肯定比你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我写文章是脑子里没有……
大师兄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也感觉比生孩子还难了!那秀才,你又有个新的知音了!
这就是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你没有亲身经过,便没有实际体会,便得不出中肯扎实的见解,便引不来读者的共鸣,而内行人一眼便能识破你的花拳绣腿。只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而且一理通百理通,万事万物都有相同之处,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所以说这个问题还是有文章可作的。
问儿科护士好干吗?简单回答便是天下没有容易的事!说好干,你一定会放松警惕,轻率而入;说很难,你也许就打退堂鼓了!难或者不难,它都是需要你去体验的事实。
心中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你凭着一腔热情进入了,当实际问题出现时,你可能因为准备不足手忙脚乱遭遇挫败,热情可能被浇灭。可是若完全听信了经历者的介绍,他们按照自己的记忆将印象最深的告诉你,工作如何繁锁,家属如何刁蛮,你的心被负面形像所占据,就会丧失理智的判断。但实际上你真进入了那个行业,你才会发现不过是那么回事:有苦也有乐、有酸也有甜。
因为困难也好、容易也好,都是心理的感受,而心理感受对现实的反映多少有点歪曲,所以一个理智的人是不会太看重感受的,受感受操控的人要么容易受伤,要么什么事都干不成。所以,人生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因为世上没有一条叫逃避的路,只是在踏入之前,自己一定要装备充足,然后大步地踏向未来。
儿科护士不好干啊,其实不止儿科护士不好其他科室的护士也不好干!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二胎政策开放了二孩相对增加了但是六个人围着2个孩子转,溺爱程度可想而知了,孩子生个病恨不得自己替孩子受!本来孩子生病就着急,医院里小病号又多大夫看个病时间再细致后面的家长就等不急了,又不能催大夫有气只能撒在护士身上了!你说儿科护士能能好干嘛?
医院流行一句话是大夫动动嘴护士跑断腿!护士的工作真的很累,一天下来都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换了多少瓶子,加了多少药!!其中的心酸也只有干过的能体会的到吧!
我是一名新生儿的护士,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吧。
其实不是儿科护士好干不好干,只是儿科护士付出的更多而已。 相对于成人科室,我自己觉得儿科医护人员的压力更大一些。因为我们是无陪病房,只要宝宝入院,宝宝所有的生活和治疗都是我们负责,包括喂奶和换尿布。这就需要我们更细心一点了,我们既要保证宝宝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还要保证宝宝的治疗。尤其是儿科的夜班,整整十二个小时,我们需要高度集中精神,从上班到下班,感觉就是一根筋紧绷着。仅仅去年一年,就有好几个医生和护士下夜班晕倒了。
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细,而且患儿易动,所以要求儿科护士穿刺技术更高。我们医院流传一句话:“儿科的护士从来不用担心穿刺技术的问题。”但是穿刺技术的背后只有自己明白: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时间。
儿科的医患关系也更为紧张。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同一个患者爸爸向医生咨询病情,一会妈妈也来咨询病情,妈妈说害怕爸爸转达不清楚。又过了一小时,爷爷奶奶也来咨询病情了……家长的那种着急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常我们的儿科医护人员因为病人多,病情重是没时间吃午饭的。希望通过我们的相互理解吧,可以营造一个更好的儿科环境。
其实还是不好干,经常带孩子去打针,一般的护士可能手艺还不是那么的好,反反复复的打几次都打不准,孩子哭得不行,护士更是越来越慌,有几次打了没办法了重新换老护士来打。
总之工作没有个几年的护士不好干,孩子受罪,护士也慌,家长更是会气愤。有些还会吵起来。
儿科分儿内科跟新生儿科
儿内科就是收治出生28天后到14周岁的孩子,新生儿科就是收治出生28内天的宝宝,当然包括那些早产儿(胎龄低于37周),一般21周22周那些就去计生科解决了除非家属坚决要救治,虽然能救回来的机会很渺茫,及时救回来了还得承受他以后各种因各个器官超未成熟而带来的并发症及出生缺陷。
儿内科护士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患儿父母,如果需要扎针年龄较大的患儿是很难控制的,还有可能你一个护士操作旁边就会有一对的家属看着你,这种无形的压力。特别是那种2.3岁的患儿,手脚都胖胖的,血管都看不着。
新生儿科是监护室,所以是没有家属陪同的,这就很需要护士的耐心跟细心。每隔几个小时就是喂奶换尿片,接补液做护理等等各项操作。反正就是8.9个小时不能停,就盯着宝宝看,心电监护正不正常,输液泵有没有在走,留置针有没有肿,呼吸机有没有冷凝水,波形是否正常,如果有宝宝哭了就得去哄哄抱抱,这些都需要护士观察到位的。反正新生儿科的医护就是心细耐心,有人说那么小的孩子,血管都看不到怎么扎针呀?其实刚出去的宝宝只要保暖好了血管还是可以看见的,如果真看不见可以按解剖位置摸,反正就是隔行如隔山,真正去到那个地方了你才知道哦,原来那么简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