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型专利实施战略主要有(进攻型专利战略调整为防御专利战略)
企业如何制定专利战略
国家知识产权局张清奎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地利用专利保护的武器,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总的谋划和策略。 总体来说,专利战略可分为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其中,进攻是指采取积极的策略和手段,千方百计设法挤进竞争对手统治的技术领域,并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防守是指构筑自己坚固的专利阵地,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有效地保护和壮大自己,从而以守为攻,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进攻,也即设法破坏对方的专利阵地。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设法绕开对方的专利,放弃或改变其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某个或某些必要技术特征。例如改变其专利产品的结构或组成,节省其专利 *** 的工艺步骤或改变其工艺条件,以避免侵权。这是因为法院判断侵权的一般规则是特征覆盖论,只要被告使用了原告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所有的必要技术特征就算侵权,即使其技术特征多于原告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也不例外;然而,如果其技术特征较少,导致没有使用某一必要技术特征,或者某一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对应特征有实质性的区别,则往往不能判定为侵犯专利权。 2、对无法绕开的对方专利提出撤销或无效请求,千方百计消除前进中的障碍。例如,对于某些象活性物质、功能材料和元器件这样的基础专利,要对其作出某些实质性的改变实属不易,而其保护范围和效力又特别强,包括了该专利产品的所有制造 *** 和应用领域,其在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市场竞争中的限 *** 用非常大。 因此,当竞争对手拥有这样的专利时,设法绕开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就要利用专利制度给公众和第三方提供的授权前可以提意见、授权后可以提出撤销和无效宣告请求的权利和机会,千方百计找出对方的专利申请不满足专利法要求的地方,积极地为审查员提供可供使用的“炮弹”,力争将该专利障碍尽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自己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辟扫清障碍。另外,如果实在无法清除这种障碍,也可以考虑花费适当的费用去购买其使用许可,大量实例证明,引进先进技术所花的费用远远低于自己研究开发的支出。 3、在对方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开发专利产品的新 *** 或新用途,得到依存专利或称从属专利后,反过来限制对方,作为交叉许可时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是因为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是否可以获得专利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事情,即使已有产品专利的保护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制造 *** 和应用领域,也不妨碍别人就其产品专利文献没有公开的其它制造 *** 和用途进行研究开发。而且,对此基础专利进行进一步研究开发所作出的新的制造 *** 和用途发明,只要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仍然可以被授予一项 *** 专利或用途专利。 所不同的是,由于这种 *** 或用途专利的实施必然导致侵犯在先的产品专利,因而需要得到产品专利权人的许可才行,故此称为依存专利或从属专利;另一方面,由于该 *** 或用途本身也是一项专利,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技术也有法定的独占权,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使用其专利 *** ,包括在先的产品专利权人,这样就形成了对在先产品专利权人的反限制。由于后来研究开发并得到专利的制造 *** 和用途肯定比产品专利权人已有的 *** 和用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产品专利权人无疑也会对其感兴趣,这就为交叉许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日本的企业在战后曾经成功地运用了这一专利战略,积极地对国外的基础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对基础专利呈包围之势的众多的外围专利,从而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效地提高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 防守,也即构筑自己的专利阵地,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手段: 1、写好专利申请文件,尽可能公开足够的实施例并进行合理的概括,以便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使对方绕不过去,防止对方的变相侵权。这里所述的申请文件,主要是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先申请制,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只授予更先申请的人;与此相应,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申请文件向专利局递交后,即不允许增加任何实质性的新内容。由于申请时递交的原始专利申请文件就是以后进行专利审查以及授权后进行侵权判断的依据,因此,认真撰写好申请文件是顺利通过实质审查和切实得到专利保护的基础和关键。 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应当注意处理好充分公开和保护技术秘密的关系。一方面,发明的技术方案必须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借助于专业常识就能够实施的程度,以满足充分公开的要求;另一方面,发明的更佳方案或实施的某些细节若不易泄漏,则可以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留,多设一层保护的防线。然而,如果更佳方案容易泄漏或者容易找到,则应当予以公开,并写成从属权利要求,以防止以后出现选择发明。 由于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同时,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还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这就是说,只有在说明书中尽可能公开足够的实施例并进行合理的概括,才能得到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使对方绕不过去,防止对方的变相侵权。 2、在审批过程中遇到阻碍时灵活对待。如,在审查中,审查员经常会发出各种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申请文件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时,能否妥善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往往会对专利申请的命运和审查周期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直截了当、针锋相对地答复审查员指出的问题,不要拐弯抹角,更不要答非所问。 (2)恰如其分地修改权利要求,并针对独立权利要求陈述意见。 (3)全面答复审查员所提出的所有问题,以加快审查程序。 (4)在将几项密切相关的发明合在一起申请时或者权利要求概括太宽以致于审查员提出质疑,使得申请不能顺利通过审查时,可以主动放弃一些不重要的争议部分,丢卒保帅,或者进行分案,将有争议的发明作为分案申请处理,以保证主要或重要部分早日摆脱困境。 3、积极开发上游产品,例如活性化合物、基础的工业材料或元器件等,并配合进行二次开发,申请较多的制剂、设备装置等下游产品以及制造 *** 和用途专利,形成密集的专利网,以便牢固地占领重要的技术领域,不给竞争对手留有插足之地,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总而言之,知识产权在未来的21世纪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切实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我国企业在新的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广大专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关于文章及付酬的声明】 此篇文章原登载于《电子知识产权》杂志。本网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和《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 *** 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予以合法。 本网站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准备了相应的稿酬,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支付。如您是这篇文章的著作权人或其他权利人,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在确认您的身份后将予以支付。
专利分析 专利战略是什么呀?
专利分析是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 并利用统计学 *** 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争情报,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专利分析一般分为专利基本面的分析和专利技术面的分析,基本面分析通过统计专利著录项目实现,技术面分析一般是通过专利标引来实现的,通过对专利文件进行阅读标引,技术归类,最后形成细致的技术分析统计。
专利战略一般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进攻性的专利战略和防御性的专利战略。
参考资料:
专利战略的三种 *** ?
一、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的一般 ***
多数人认为,专利战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级专利战略,这个层次的专利战略基本上是为国家制定内外政策服务的;二是行业专利战略,这个层次的专利战略基本上是围绕着本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的。这两个层次的专利战略的共性是同属宏观管理层次,且涉外性较强,它们的研究 *** ,与本文所要谈及的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专利战略有着较大的区别,此文暂不多述。
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基本上是围绕着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如何去面对市场而进行的。目前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或策略通常采用三种 *** :一种是专家问答法,一种是数理统计法,另一种是市场调研法。
专家问答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 *** ,它根据专利战略研究客体的需要,提出多个疑问,请多个专家背对背回答,再将多个专家的答案进行概率统计,进而将概率统计的结果作为制定专利战略的重要依据。专家有着丰富的经验,专家的答案在多数情况下具有重要价值;但也不可否认,专家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有局限性,是人就允许其犯错误,尤其在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专家的局限性更为显现,因此这种 *** 的缺陷也愈加明显。
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研究、实践,一逐步接受了数理统计法制定企业专利战略。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客体的需要,把研究对象变为专利及专利申请文献。它把与研究客体相关的专利文献全部挑选出来进行数理统计,同时将这些专利文献的 *** 利要求也进行数理统计,再将这些专利文献依照过去、现在、未来分门别类的进行数理统计,进而将这些数理统计曲线汇总起来进行逻辑分析,通过分析,人们能够得出很多与客观情况相符合的重要参数,如,确定所研究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趋势是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确定新产品、新技术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及剩余市场在哪里;确定未来几年里潜在的市场竞争对手是谁;判断所研究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转轨方向;寻找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更大市场利益的合作伙伴;甚至可以判断出竞争对手的战略意图等等(具体的统计分析 *** 笔者及有关同志在其他文章中已多次提及,因本文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依据上述统计参数,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者则可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扬长避短,制定出符合自己更大市场利益的专利战略。这种专利战略的制定 *** 能将专利战略研究定量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且对人们的专业知识要求不是过高,因此深受使用者喜爱,是目前专利战略研究 *** 中的主要 *** 。但采用这种 *** 需要使用者对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有着较深的了解,需要对各种参数曲线中出现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因此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市场调研法近似专家问答法,只不过问答的对象是顾客和市场营销人员。它把顾客及市场营销人员对市场需求的判断的答案进行数理统计,再根据市场需求,从专利及专利制度的规则中去确定付出最小代价取得更大市场利益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并进行谋划。例如,有可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则自行开发研制;暂时不太可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而又无法逾越他人专利的,则进行许可证贸易;或在专利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能直接使用失效专利、国外专利技术的则可直接使用等等。这种 *** 使用起来简单并有相当的可靠性,但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准确率不如专家问答法,更不如数理统计法。
常见的专利进攻战略有哪些
目前较为常见的进攻战略包括以下八类:
1、基本专利:这是准确地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方向的专利战略。
2、外围专利战:即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环绕他人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的专利,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战略。或者在自己的基本专利受到冲击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编织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
3、专利 *** :即在自己众多技术领域取得的专利权中,对自己并不实施的专利技术,积极、主动地向其他企业 *** 的战略。
4、专利收买:即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收买,来独占市场的战略。
5、专利与产品结合:即在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专利的同时,将自己的产品强加于对方,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战略。
6、专利与商标结合:即把专利的使用权和商标的使用权相互交换的战略。
7、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的专利权运用:即在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前,先在输入国申请专利,保护资本、技术和产品的独占权的战略。
8、专利回输:即对引进专利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新的专利,再 *** 给原专利输出企业的战略。
列举10个以上的具体专利策略模式,并做简单解释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专利战略的战略模式进行归纳。例如为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引进专利战略、文献公开专利战略等;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而采用的专利收买战略、交叉许可战略、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战略、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战略、专利权投资与产品输出战略;为谋求企业自身发展而采取的专利协作战略、共同开发战略、专利回输战略、基本专利终了战略和国外专利战略等。简述如下:
(一)专利基本战略
实施专利战略的起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之一,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专利,专利战略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不是任何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后就能身价百倍而独占市场,关键在企业是否准确地选定了开发目标;第三,只有依据本国、本企业的实力和基础,选择适当的技术开发战略,才能加速通过技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光有专利而不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
(二)专利申请战略
对于企业开发出的技术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技术秘密或其他方式取决于企业专利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需要。通常企业应建立一种制度,由企业的管理、技术、法律、销售等方面人员组成的机构来评价企业作出的发明创造,并决定是否申请专利。一旦决定申请,应对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进行分析。一般采用“市场导向”申请战略,即优先选择市场更大或人口最多的国家申请专利。但是,如果发明创造属于高技术范畴,如微电子、遗传工程等,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产这种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导向”申请战略也许并不是更好的。此时则应考虑“生产导向”申请战略,即在竞争对手从事生产经营的国家申请专利,一旦发生侵权,专利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在原产地扣押侵权产品而不论其将要行销的国家。对于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有广阔市场的国家,可以同时应用这两种战略。总之,企业应当考虑在有潜在市场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国家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己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益和竞争优势。
(三)专利利用战略
包括对本企业申请获权专利的利用和对其他企业专利的利用及其他企业利用本企业专利三个方面。具体战略的选择、运用、组合应科学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或者合作方的企业规模、企业类型、企业业绩、企业信誉、企业技术实力、企业品牌实力、企业信息能力、企业发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灵活地选择和实施。
1.专利独占战略,对任何国家的企业都不授予许可实施权,只追求专利权企业独家利益。但该企业要能承担开拓市场的风险和具有投资的条件。
2.许可实施战略,许可其他企业实施本企业专利,收取一定的费用,该战略在本企业无条件实施的情况下采用。
3.许可使用战略,自身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可许可其他企业使用本企业专利,收取一定使用费用的战略。
4.专利与产品相结合的战略,持有基本专利的企业,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专利,但作为交换的条件,把本企业的产品强加给对方以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5.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战略,商品投放市场后,为了更大利益,可以将专利权和相关商标权捆绑在一起出让或者许可。商标的作用很大,可为了商标在市场上站住脚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为了减少商标的广告投资,可以采用强制使用商标作为使用专利权交换条件的战略。
6.专利投资战略,以专利技术入股,与当地资本联合逐步在各国设立合资公司或合营公司,在该公司利用本企业的专利技术,从而掌握其支配权。美国的杜邦公司擅长采用此战略。
7.交叉许可战略,随着技术的复杂化、复合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即使是大企业,也不可能独占技术,于是出现将各自拥有的技术互相靠拢,签订以相互的专利权交叉实施许可合同的战略,从而形成联合技术优势。另外,在与同行也的其他企业的技术十分接近、甚至权力归属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混乱,也可采用交叉许可战略。可以是同类技术交换,也可以是不同的技术相互交换来弥补自身的薄弱环节。
8.专利协作战略,各企业将相互拥有的专利权拿出来合作,是一种协同合作的战略。多以生产合作的形式出现,以防止出现专利纠纷。
9.引进专利战略,本企业自身不搞技术开发,专门引进其他企业优秀专利技术的战略。
10.专利收买战略,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买下,从而达到独占市场的战略,与引进专利战略不同,收买专利的目的不限于引进技术,最终是为了独占市场,专利收买战略要适可而止,否则就可能违反“反垄断法“。
11.专利出售战略,当本企业专利闲置,成为虚价值或者低价值资产存量时,可将专利权当作普通商品出售,达到盘活企业资本的目的。
12.专利回输战略,国家和企业均可采取专利回输战略。
13.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战略。美国每年花费7亿多美元用于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大都捆绑了大量的美国专利。相反,中国每年仅仅用8000多万人民币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由于我国每年要签发约4000个技术标准,因此每个标准能够获得的研究和制定费用仅约2万元。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产业联盟都力求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提升为标准,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 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新游戏规则。标准的实质和特征就是技术体系中对于技术的知识产权,由于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和排他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形式的垄断,尤其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它会排斥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只将符合自己标准的产品奉为嫡传,从而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这就是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与现在国际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政策的游戏规则相接轨,并制定出自己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政策相结合的更佳方案。近年来,我国也已经开始在一些重大领域投巨资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例如:我国实施了三大领域(数字电视、EVD、等离子显示屏)的标准战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获得了国家3亿多元的拨款用于研究和制定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在激光视盘机领域,我国信息产业部对北京阜国公司EVD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等离子显示屏领域,我国东南大学获得了较大的支持。我国近年来还公布了无线通讯方面的加密技术标准。在制定上述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均要捆绑我国企业的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在标准中推行专利战略的措施有:力争将自有专利技术纳入标准体系;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参与标准的制定;适度使用专利标准等技术壁垒。Phillips公司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系统标准特许部” ,负责技术标准管理工作和专利许可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专利许可的特色套餐”。
(四)专利防御战略
在其他企业进行专利改进,或者其他企业的专利妨碍了本企业,为保护本企业,使本企业不受损失或使本企业所受损失减少到更低,需要采用专利防御战略。包括:1.专利地图战略;2.文献公开战略;3.异议干扰战略;4.异议获取技术信息战略;5.外围专利战略;6.绕开权项战略;7.权项落空战略;8.先使用权战略;9.引进、收买、取得实施许可专利战略;10.期满使用战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