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标准(居民健康档案规范的标准)
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包括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地区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可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6.个人基本情况。(2)健康体检记录。(3)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与主要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记录。(4)患病就医时的有关接诊、转诊、会诊与住院等住院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居民,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某行政区域内长期居住、有一定合法身份证明的公民;通过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获取和接受其服务的个体。
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及其他卫生服务记录组成。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1、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更高。2、家庭健康档案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3、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无论是中国或是发达国家。HIS、CIS、GMIS等系统都没有也不可能存在成品,它必须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充实。对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医疗行业信息化有其鲜明的特点。医院的信息管理必须以病人为核心,病人的信息流贯穿整个系统,一切临床业务均要以方便病人为主;医院业务类型繁多,管理复杂,各业务项目之间数据交换频繁;医院信息化还未有一套通用的规范、标准及法律依据,这增加了与院外数据交换的困难,且使得一些应用项目因缺少法律依据而难以开展。
那么如何做到以病人为核心,病人的信息贯穿整个系统业务流或者说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呢?毫无疑问,必须要建立起病人的电子病历,并以此贯穿整个系统。
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电子病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病人的病历汇集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病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规范化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业务水平,为临床教学、科研和信息管理提供帮助。电子病历大体上可解释为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在1991年美国医学计算机化委员会指出,计算机化病历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它设备。由于电子病历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复杂性,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它不是简单的将纸质病历计算机化,它与纸质病历相比也具有更多的优点。
然而,电子病历在病历信息的描述、集成、传递和交换等环节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手段,致使电子病历的开发过程非常繁冗、技术难度高,而开发出来的系统的功能单一、普适性差,致使电子病历的总体成本居高不下,短时间内难以大规模应用去医疗系统内部。从法律角度上考虑,电子病历仅是对患者医疗信息的一份拷贝没有成为一个合法资料,当发生医疗纠纷时难以成为法律依据。从身份识别角度考虑,目前电子签名的推广也成效甚微,难得保障病人资料不被泄露,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制约着电子病历的发展。
档案背景
2009年4月7日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2009年12月3日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到2009年底,按照国家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要求,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建档率达到5%,城市地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30%;到2011年,农村达到30%,城市达到50%。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符合基层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以健康档案为载体,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是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会诊记录表、双向转诊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组成的系统化档案记录,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了解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筛选高危人群,开展疾病管理,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并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都包含哪些表格?
居民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其中社区健康档案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发展全科医学理论,实施全科医疗,应个人、家庭、社区兼顾, 强调社区分范围的照顾,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的保健。所以应重视社区卫生档案的建立。 只有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才能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所需,从而能够提供
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区卫生状况。 对于居民个人而言,健康档案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它记录了我们每个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通过比较一段时间来所检查的资料和数据,社区居民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有利于居民采取针对性的保健措施。同时,建立了健康档案的居民还可以在本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方便及时的、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另外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后去医院看病,给医生诊治疾病也带来很大的方便,医生看到有些检查近来已经做过,就可避免重复检查。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可以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发现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问题,为筛选高危人
群,开展疾病管理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奠定基础;也便于社区责任医生定期对老年人、妇
女、儿童及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随防和健康指导。健康档案一般包含一下内容:一是询问个人基本情况,包括:
(1)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类别与血型等基础信息。
(2)药物过敏史、有害元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史。
(3)农村地区还要询问一些厕所、饮用水等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二是询问居民当前健康状况,包括:
(1)有无不适症状。
(2)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
(3)以前主要疾病的患病和治疗情况。
(4)住院、手术、输血等情况。
(5)预防接种情况。
(6)最近1年的主要用药情况等。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评价指标有哪些
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更高。家庭健康档案则实际情况,建立和使用的形式不一。但全科医疗实践都兼顾家庭为单位的照顾这一全科医学专业特色,因此对家庭资料记录是必须要求的。目前社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服务中没有被给予更多的统一要求,主要用以考核医师对其所在社区的居民健康状况与社区资源状况的了解程度,考查全科医生在病人照顾中的群体观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 ,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优点是:个体的健康问题简明、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便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管理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 *** 。 pomr记录 *** 一般包括个体及其家庭基本资料、健康问题目录及问题的描述,问题进展、流程表等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 (一)个人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 1、病人个人的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身份证号码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如吸烟、饮酒、包含习惯、运动、就医行为等。③临床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生物学基础资料、预防医学资料(免疫接种及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心理评估、行为等资料。 2、健康问题目录。是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所记录的内容系过去曾经影响,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会影响个体健康的问题,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偏离行为等)。健康问题分主要问题和暂时性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可只列出主要健康问题目录,而把暂时性问题记录放在soap日常医疗记录中,并要求医生定期进行小结。 3、病情流程表。是某一主要问题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进展情况的摘要,它概括地反映了与该问题有关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如主诉、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一些特殊检查结果、用药 *** 、药物副作用、饮食治疗、行为与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心理测验结果等。病情流程表主要应用于患有慢性病和某些特殊疾病的观察和处理记录,并非全部健康问题所必备的,对不同病种的流程表,所记录的项目也可不同。 4、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是pomr的核心部分,是病人每次就诊情况的详细记录。先将个体主要健康问题列写成主要问题目录,再将问题目录表中的每一问题按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病人的主观资料(subjective data),是由病人提供的主诉、症状、患病史、家族史、社会生活史等,尽量按病人的陈述来记录。o:客观资料(objective data),记录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观察到的数据,包括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诊断以及病人的心理、行为测试结果等。a:对健康问题的评估(asses *** ent),是问题描述的关键部分,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预后等。这种评估不同于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断结果,其内容可以是疾病、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也可以是不明原因的症状或主诉。如果该问题是由多个症状、不适或相关检查资料的综合而得到的,则可能会因症状或不适的消失而不能作出最后的生物学诊断。p:对问题的处理计划(plan),是针对每一问题提出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计划。 5、周期性健康检查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检查表,针对个体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危险因素而设计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健康检查项目。周期性健康检查计划主要由个体机会性就诊或医生家访时制订。 6、转会诊和住院记录。家庭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各种必要的医疗和社会资源为病人服务。转诊正是家庭医生与其同行交流、利用其他医疗资源的途径之一。病人转诊的去向可以是其他基层医生、专科医生、护士、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由家庭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全科医疗中的转诊记录是双向的。 7、预防性记录。全科医疗中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包括周期性健康检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危险因素筛查等,以早期发现病患及危险因素,加以干预为目的。其中,周期性健康检查在国外基层医疗中是体现预防服务的重要措施。在我国,目前只有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项目及部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项目是规范的,其他服务内容还未达到统一。全科医生可以根据本社区病人的具体情况,尝试设置适合于本社区居民需求的预防医学服务项目。 8、慢性病病人随防记录。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随访记录填写在专门设计的表格内,按时间顺序记录患者有关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合并症和用药情况,转诊的目的科室和处理情况,健康教育指导与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效果评价。9、化验及辅助检查记录。内容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而定。也可以设计成表格,对检查结果随时填写,以免档案太厚。 (二)家庭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基本资料、家系图、家庭评估资料、家庭主要问题目录、问题描述和家庭各成员的个人健康档案(其形式与内容同个人健康档案)。 (三)社区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 1、社区基本资料。包括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如社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气候及环境状况、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等;社区的人口学特征,如社区的总人数、年龄性别构成(人口金字塔)、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种族特征、生育观念等;社区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状况,如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宗教及传统习俗、消费水平及意识、社会团体的发展情况及作用、家庭结构、婚姻状况、家庭功能、公共秩序等;社区的经济和组织状况等。 2、社区卫生资源。包括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人力资源状况。 3、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门诊量统计、门诊服务量、门诊服务内容、病人的就诊原因分类、常见健康问题的分类及构成、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转会诊病种及转会诊率及适宜程度分析等。 4、社区的健康状况。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