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设立专利管理与运营基金(鲁东大学科技创新协会)
鲁东大学怎么样?
鲁东大学是山东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滨海城市——烟台。学校位于芝罘区青年路和红旗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校园占地141.36万平方米,依山望海,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是山东省花园式校园。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烟台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改建为烟台师范学院, 2006年更名为鲁东大学。建校49年来,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日新、笃行”校训,坚持立足胶东、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现已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一贯重视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重点学科为龙头,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整体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拥有汉语言文字学、英语语言文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运筹学与控制论、自然地理学、专门史、艺术美学等 7个省级重点学科,原子与分子物理、应用生物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21个学院、3个教学部、53个本科专业,分属文、理、工、教、经、管、法、史、农等9大学科,其中有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525人。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共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4 个,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的15个一级学科。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学校获得开展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硕士生516人,教育硕士生223人。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引进、提高”三个途径,以打造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为保障,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现有教职工2163人,专任教师1303人,教授161人、副教授34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7%;具有博士学位者207人、硕士学位者6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15.4%;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者10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8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高校优秀教师4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学校外聘教师 162人,其中院士6名、博士生导师21名。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现有基础与专业实验室33个,省级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固定资产总值6. 3亿元,单价在800元以上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2亿元。图书馆藏印刷型图书170.12万余册、电子型图书167.62万种,中外文期刊 4902种。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125个,教学用计算机4399台;体育场馆总面积128833平方米,体育训练(锻炼)器材齐全。
学校始终坚持科研促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设有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所、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心理教育研究与咨询中心等10个科研机构。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24项,其中“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7项,省部级项目73项,厅局级项目122项,鉴定科技成果44项;近三年出版学术专著129部,发表学术论文6976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84 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或摘引47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3项。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 *** 、教学手段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和专业、课程建设力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 2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自编教材75部;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平均为75%;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5%以上;近三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为89.13%;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国家级或省级大型竞赛活动 *** 获奖12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2001年11月在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我校荣获省属高校教育质量之一名。
学校自1999年开始培养之一届研究生至今,560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共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10多篇论文被SCI、EI 收录,4篇学位论文荣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项成果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在已毕业的248人中,有29名硕士生被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科研院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六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建校49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万多人,遍布社会各行各业,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烟台、威海两地共有中学教师48880人,其中我校毕业生占35.14%;1078名中学校长中,我校毕业生占32.74%; 1248名教导主任中,我校毕业生占44.55%;3312名高三任课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占44.44%。他们以综合素质高、基础知识牢、敬业精神强、职业技能好、适应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张承先同志来烟台视察时说:“烟台素质教育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作为烟台教改实验区教师的摇篮、教育改革的思想库,烟师的师生是出了大力的。”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有关市(县区)、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与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2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关系,已有12个专业 260名学生分赴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留学; 与中国测绘院、张裕公司、万华集团、大韩电子等中外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培训、就业等合作关系;与市教育局共建“烟台市中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为烟台市免费培训优秀的中学教师,烟台市教育局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实习基地资源,实现了学校与当地基础教育事业的双赢。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次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动化建设先进图书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高校伙食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在加快建设步伐,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这一目标,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装备以及生态化和人性化校园建设水平的六大提高,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力争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国内有较大影响,水平较高,特色鲜明,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如何通过知识产权运用实现创新价值
您好,一、加快知识产权实施产业化
在庞大的知识产权总量背后,有相当一部分权利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将全部知识产权实施到生产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实现资源的更大化配置,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合作,让更多企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实现产业化。
二、知识产权意识要提高
虽然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短板。比如目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仍面临知识产权运营的意识淡薄,对运营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可运营的知识产权不多;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缺乏的问题。
知识产权运营需要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为了提高运营的效益,应当在确保有效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在知识产权价值链的形成、提升和实现各个环节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的运作。通过打造高素质的专利运营平台、人才队伍,实现知识产权的创新价值。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鲁东的鲁东大学
鲁东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提取码: eqpi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管理模式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欧美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在高校知识产权市场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取得、 *** 和许可实施日益频繁,完善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就成为了高校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范知识产权市场化行为的关键,成为了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欧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经验的比较研究之上,提出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i.高等院校船识产权管理模式
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规模发展.高等院校作为拥有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的技术航母.正在积极地发挥着它对技术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人了空前高涨的发展时期。以专利申请量为例,截止到2008年我国高校累计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21 413if-,实用新型申请量为43 756件.外观设计申请量为11 977件.三种专利合计申请量为178 684件.从1998年开始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就以每年不低5=20%的速度在高速增长.。而2008年我国高校三种专利的申请量为45 145件,较2007年增长了38 I%。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0 808件,较2007年增长了33 9%.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9 362件.比2007年增长了46 8%.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4 97 5件.比2007年增长了50 7%”1。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的市场化发展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更好地管理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盘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上,由于程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纳人学校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是近几年的事情,犬部分高校仍处于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架构的创建过程中。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营理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一)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稳国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大约有40%的大学仍然没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专职机构,以挂靠式管理模式为主。形式大于内在;而在其他采用独立管理模式(包括集中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的大学,集中管理模式过于粗疏,执行力
不足,很难将学校的知识产权政策具体落实到每个院系和科研单位,分散管理模式
又呈条块分割.1办调力差,各部门耳;{能模糊。虽然有统筹管理韧.构.但其整体没有
形成有机的管理体制。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运作不畅。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科技主管机构往往会把知识产权管理局限在成果管理的层面,而不能对知识产权产生、评估许可转化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统筹考虑”1。有时这还会造成高忮知识产权流失等严重的同题。
(二)高柱知识产权管理中技术转移工作不够完善
技术转移工作已经成为国际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并没有以技术转移作为工作重心.而是围绕着论文数量、专利申请量、职称评定、各类奖项{果趣申请等展开工作。这导致大量技术成果通过学术论文或学术会议被公开,丧失了获取知识产权保护的机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也存在问题:高校的很多技术都没有体现出知识产权的价值.而作为技术转移的廉价附带技术转移了出去。
(三=)高校的技术成果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的技术成果存在“过高”和“过低”两个问题。“过高”可分为三个万面:一是指高校承担着很多理论性研究,形成的技术成果大多偏重理论,市场化条件差;二是指高校承担的技术研发多属于高、精、尖技术.企业的接受和转化能力不足.造成这类技术实施困难;三是指高校的不少研究项目都是综合技术.只有对市场非常熟悉的资耀技术 *** 人员.才能够提炼出适宜产业化的技术。所谓“过低1主要指高校的研发单位人员流动大,项目持续期短.很璀对一项技术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正是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垒球化的需要,改革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已是当务之急。在这方面,经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横式建设的发展和宴战为我们提洪了很好的经验。
二、欧美国家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欧美各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都是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内容。近年来.以技术转移为中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随着技术进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管理范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欧美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一般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行政决策机构、执行协调机构和校内纠纷解凌机构(详见圈一)。
r-)行政决策机摘行政决策机构主要承担制定本枝知识产权管理基本政策的职能.如哈佛大学
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第就由“啥佛大学董事会”制定并承担修改和解释的权利,加州大学则由大学董事会授权校长制定井修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41。由此可见.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行政决策机构是高等院校的更高投利机构。知识产权作为高等院校的无形赍产,关系到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而知识产权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复杂,包括研发需要的资金来源和组成方式,研究方向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符合本校的发展方向.技术转移的比例和方式.科技成果的投属问题.技术 *** 和许可及收益的取得和分配,知识产权是否涉殛商业秘密,以及对发明创造承担单位的奖蹴制等同题。知识产权的重要蛙和所涉政策的高度决定了只有学校更高权利机构才能散出决定。为了确保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及恪改的完善性.监督此类政策的实施,各高等院校还设立了政策监督咨询机构.这些机{勾是在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中独立设立的相关委员会,监督知识产权政蕞的执行.并提供政簟的修改和补充方面的建议。例如.美国乔冶城大学由校长任命成立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主管技术许可的副校长、校财务主管、枝法律事务主管以及11名教师组成,定期集中召开会议,鱼责对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和悟改.以及解释提供咨询和建议“1。这些机构的成立及运营确保了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政策的客观性和专业牲.井保障了高校知识产权政策的持续性发展。通过政策监督咨I旬机构,高等院校董事会可以获得具体执行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了解井及时更新待解决问题的信息.因而可以做出更为积极有效的决策。
(二)执行协溯怕
执行协调机{勾主要承担贯彻实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政策的职能,由于知识产权政策的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台.所以该职能往往由独立机构承担。目前主要有三种知识产权政箢实施执行机制的组织形式。
1内设机构的组织模式内设机构组织模式包括内设统一管理模式和内设分散管理模式。
(1)内设统一管理模式。有的高等院校在枝内设置了对相关知i}{产权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行政机{句.例如麻管理工学院内部设置的“技术许可Z^公室1,该办公室由贫责大学实施知识产权政策职能的校长或副校长直接领导.下设专利事务处、商标事务处和著作权毕务处三个部门.其职能几乎涵盖了全校的知识产权事务。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政镀的集中藩宴.宴现政策实施的统一性;缺点是机构规模会随着所承担的管理事务增多而日益庞大,从而增加了大学的行政成本。
(2)内设分散管理模式。很多高等院校在校内设置不止一个行政机构,分别对专利、商标、著作权进行管理,例如杨伯翰大学设有“技术转移办公室”,处理专利申请、专利保护、专利 *** 和许可等方面的事务,还设有“著作权许可办公室”和“创作作品办公室”负责校内著作权的登记、保护与 *** 。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与上述统一管理模式没有根本的区别,但是容易造成各为其政的局面,这不利于工作的协调性和统—性。然而,内设机构是围绕着“技术转移”来设立的。根据美国专利法的“先发明原则”,不少大学要求校内人员将其发明创造对学校的相应部分进行“申报”,如果学校采取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那么这类管理机关应包含申报信息管理、技术评估管理、技术许可及 *** 管理、收益分配的管理等相应部门,以系统管理技术转移的各个方面:发明资金来源的审核、发明内容的解释和分类、发明实验验证的判断和搜集、发明的评估、专利申请的管理、技术许可或 *** 管理以及技术转移收益的分配等。这}羊管理的优点在于学校可以对本校的技术成果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对技术转移的收益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针对具体实施中出现的各部门管理权限交叉环节,高校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操作规章,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2.夕h设机构管理模式外设机构管理模式包括外设基金会管理模式和外设公司管理模式。
(1)外设基金会管理模式。这些基金会往往由大学校友和大学董事出资设立,实际上由大学控制和运作,大学通过它们对本校的知识产权事务进行管理。成立于1925年的“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是此类基金会的代表。大学知识产权决策部门对基金会的掌控能力、基金会自身的运作能力以及基金会与大学相关部门的协调能力是这种管理模式发挥应有职能的前提。这一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利用了原有的资源,减少了大学内部行政成本,加强了管理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有禾I}于技术海眵。
(2)外设公司的管理模式。某些高校通过由高校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研究开发公司对本校的知识产权事务进行统一管理。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剑桥大学设立的全资公司“剑桥有限公司”15】。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研发公司作为独立法人而存在,它在商业运作上具有先天优势,非常有利于知识产权的 *** 和许可。
3.委托外部专业公司管理模式有的高校委托社会上独立的商业公司代为管理本校的知识产权事务。其中更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学院许可公司”,这是一所从事商标管理和开发的专业公司,至今已有100多所高校委托其代为管理这些大学的商标 *** 和许可的事务。这种模式更具优势之处在于整合了更具商业效率的社会资源,利用一个现有的商业平台进行技术转移,这远胜于各高校各自为战的局面。实际上。外设机构和委托外部专业公司管理模式都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设置在学校以外。这两种管理模式是技术转移活跃的高校的首选。以专利为例,大学通过上述的外设管理机构以对外许可的方式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市场化,美国大学专利许可的对象近70%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中有不少是基于这项专利技术而成立的新仓Ⅱ公司,一般在技术许可的过程中,大学会给被许可方3-6个月的时间便于对方进行市场可行性调查,筹集资金并寻找合作伙伴,在这段时间内,外设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市场资源为被许可方介绍风险投资,甚至介绍合作伙伴以协助完成技术转移。圈校内纠纷解决机构针对高校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执行工作中必然涉及的政策解释、权属纠纷、技术 *** 或许可的奖励等方面产生的纠纷,欧美大学设立了纠纷解决机构,该彻构的组成包括两种模式。
1.兼任纠纷处理职能的机构很多高校的政策监督咨询委员会同时兼任校内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机构,如哈佛大学的“知识产权委员会”同时也解决因政策解释引发的争议和纠纷。处理纠纷的机构本身就是制定政策的咨询建议单位,对政策的理解要优于其他棚构。
2.专设的纠纷处理机构有的高校设立了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例如,剑桥大学由大学董事会设立“大学技术仲裁员小组”并任命一名主席,对提交的纠纷由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员进行听证并做出裁决,不服仲裁员的仲裁时,参与方可提出上诉,由教务主任、理事会根据具体情况组成3-4人小组,做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判。专门机构的独立性确保了裁判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也对鼓励创新和建立公平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起到了保护和推动的作用。综上所述,欧美高等院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成熟严谨,设立了完善的行政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协调机构和纠纷处理机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这对管理体系松散的中国高校而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此外,欧美高等院校
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技术转移工作,特别是内设执行机构更有利于当今技术转移活跃的高校。欧美高校知识产权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其外设机构和委托外部专业公司管理模式能够增强高校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拓宽科研经费来源。
三、对我国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得到了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能力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但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尤其是高校的知识产权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产权的总体状况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比较分析欧美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
加强建设。针对本文提出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对欧美发达国家(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完善我国目前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当务之急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制
由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导致决舅誊阴构的管理过于制和经费的限制,不太可能仿效国外高校设立一整套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可能会长期存在。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集权”的统筹部门来进行规划和协调。笔者建议,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有明确分工,按院系划分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范围,工作人员要做到深入一线,对相关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同时可以将某些具体工作委托给外设的专业公司进行代管,但必须签署具体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二)将技术转移确定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工作重心
目前,我国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并没有以技术转移作为工作重心,而是将提高专利申请量或专利授权量作为主要工作内容,这是由国家乃至高校本身的考核评价体系所决定的,在考评体系中,专利申请量或授权量是评定职称或获得科技成果奖项的主要考核指标。这一考体系制约了技术转化的发展,导致在技术成果形成的早期阶段,包括项目选题、研发方向、实验阶段、技术披露和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权维护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选题立项阶段偏重理论研究,较少考虑实际情况和市场化因素;很多专利技术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难以形成产业化 *** 在高校科研经费中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企事业单位的投入反而稳中有降。欧美高校的科研经费来自 *** 的投入不足30%,其他70%来自于企业、研究机构自身和社会民间的赠予。因此,大力提高高校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移是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的主要措施。
(四)建立健全高校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高校以专利技术成果为主体的知识产权要实现尽快转移转化,首先要在体制上适应这种需要,建立健全高校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并且使这个平台与企业的研发中心接轨,使高校在研发上与企业研发建立有机联系。目前,国家在7所高校成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这些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了各有优势和专长的
技术转移平台,全国的高校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广泛的技术开发、推广和孵化活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