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天天向上心理健康操(天天向上素质操)
求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三字歌或儿歌
小学生心理健康三字歌
1、人生
人生路,曲又弯,少不为,误终年。人易老,名无限,谋生计,必挑战;
2、立志
人之春,在少年,想未来,始足前。若成业,志必坚,杵成针,石可穿;
3、自知
知人易,知己难,不自知,处世艰。知人智,生慧眼,知己明,自当贤;
4、明理
人品正,心不偏,晓伦理,人友善。百善首,爱为先,爱人民,爱自然;
5、自爱
爱自己,莫贪婪,扬己长,避己短。悦纳我,自喜欢,不亢卑,适度谦;
6、情绪
情绪稳,视野宽,彼此达,智谋现。遇难事,思不乱,究其因,果必端;
7、致学
书山高,志者攀,学海深,苦扬帆。书之道,悟领先,精于勤,毁于懒;
8、钻研
学知识,贵在钻,举一隅,反其三。常温故,时循环,学中用,用中研;
9、自律
成与败,情商断,日修身,性归安。严律己,待人宽,言诚信,行友善;
10、自立
智者立,惜时间,想未来,谋今天。成大业,品学兼,正自身 ,养己廉。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演讲稿
让清纯的童心在柔情中放飞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人及儿童的心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正直花样年华的孩子们,他们的季节多雨而又阳光,对于孩子们,未来是一张纸,它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灵:如果它是红的,那孩子的未来是一轮红日;如果它是蓝的,那么孩子的未来将如大海般浩瀚;如果时它阴霾无光,那么我们无法期待后面的故事会愈加精彩。
于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随时代而产生的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学科,走进了孩子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教育核心,合理的人性化导向,完善的思想精华,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教育魅力。它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的互动和人性代的教育光环中学会快乐,懂得尊重,体验责任,心存感激……体味着教育的完美与和谐。
一段时间的介入和解读,让我深深感悟到:《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全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期冀,伟承着教育文明的史诗,是信念与智慧、微笑与沉思、理解与尊重并存的教育,它用和煦与光明,用欣赏与关爱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柔情中放飞。
肖川在《教育的底蕴》中说到:完美的教育一定是能使学生感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感受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灿烂辉煌,唤起学生对未来和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盼。能使学生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多么完美的教育理论!在这完美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在浅显与深刻间,在紧张与闲适间,在徊徨下从容间,召示了平凡而不平庸,大胆而不大意,敢说而不空说,多思而不乱思,谦让而不迁就,虚心而不虚荣的教育宗旨,在柔情中与孩子同行。
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期盼,让孩子们萎缩了尊严的底线,学生了沉默和接受,而“全面的丰收”到致了“全面的平庸”的应试教育又让孩子们为了高分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谐。在充盈了激烈竞争的烟尘中,孩子们已不知道生活中的不完美才让人更谦卑、同情和珍惜,忘却了对自己的拥有心存感恩。
学会快乐,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浮躁的尘世中寻一方净土,找回沉静,载负着愉悦,感受世间的美好;学会尊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尊严和责任中无愧与美丽的价值;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善良和真诚中稳健前行。
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悦纳自己,悦纳别人;在尊重中成长,懂得尊严、责任与正直;在理解中进步,学会宽容、仁义和柔情;在感恩中前行,珍视自然,敬畏生命,甘于奉献,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重任中焉能不步履从容?孩子们的未来焉能不充满善良和真诚?
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会用真诚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温暖。用 *** 燃起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用倾听为孩子们的心智插上翅膀。用柔情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美丽的云端飞翔!
小学生心理健康是什么?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 *** 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 *** ,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此,在具体执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满足合理需要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事实一再表明,满足合理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受到压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人的心态和行为就有可能趋向极端化,甚至铤而走险。中小学生中存在的许多不良行为或罪错行为,绝大多数都与合理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有关。学校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敢策建立起来的正规的、完善的教育系统。因而,就满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言,所提供的机会和方式是更具合理性、方向性、教育性和权威性的,是任何家庭和其他社会部门都无法相比的。为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自觉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 *** 积极引导,使之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满足的正常途径能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接受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 *** 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教育者对此必须充分注意。
2. 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比如新人学的小学生,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学校的小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主导性活动的变化,由先前的做游戏为主变为以学习为主。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主要活动的变化,家庭与社会的要求也不同。小学生要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写作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已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如此巨大的变化对所有学童来说都会遇到对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再比如高年级小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也有心理准备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所有这些共性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员有计划地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否则就会遇到困难,就可能出现困扰,不利于身心健康。个别指导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个别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 *** 上的帮助,针对个别小学生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点所给予的帮助、所进行的调整等均属个别指导。
3.及时调治
我们知道,学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有许多工作要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小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不可能都用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家庭生活、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因而无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视,工作多么细致,效果如何显著,也不可能使所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能达到非常理想的程度,总会有少数或个别小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并能随时与有关家长取得联系,提供建议,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和治疗。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定型,各种心理问题即使比较严重,只要及时发现,善于识别,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调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愈后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识别,要能及时发现,以保证及时有效地得到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治疗。
小学心理健康公开课教学设计 急啊
班级 二(2 ) 授课人 刘昱
授课内容 我爱大自然 授课范围 随读评优课
教学
目标: 普通生 随读生
知识与能力:在学生原有的水平上多认识几种动、植物。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过程与 *** :利用小组学习共同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创设轻松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感悟体验和情感熏陶,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 树立信心,大胆发言
参与小组活动,和组员共同万任务。
认识、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
重点: 告诉学生大自然是美好的,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树立自信心。
教具
准备: 课件、学具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随读生
行为
轻松引入教学环节。
创造轻松氛围,训练学生大胆说话。
感受动物的可爱,植物的美,激发愿意和他们交朋友的心情。
提供发言的机会。
全员参与,克服害羞心理。
创造同学交流的机会。
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会整理物品。
感受环境需要大家来爱护。 一、导入:
大家看看你认识这儿吗?
我们一起再游览一次公园吧!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高大的树上几只小鸟在唱歌,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池中开放着美丽的荷花,鱼儿在池中游来游去。不一会儿,天阴了,开始下起雨来,这时我们也该回家了。
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二、感知
1.出示课题
2.猜谜语:
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
手是脚来脚是手, *** 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赛顽童,爬竿上树是能手。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躲进洞。”
3.看图:你们想不想到动物、植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谁呢?
(播放:美丽的王国图片)
4.同学们,大家喜欢这些美丽的动物、植物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动物们这么可爱,植物这么美丽,那你们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
5.请每组派一名代表来选一个口袋,看看口袋中还藏着谁的图片?认一认。
6.请大家再来看一些小动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你们再也见不到它们了。你愿意吗?
7.课中操:
小树随风招招手,
小鱼水中摆摆尾,
小猫向前轻轻走,
我们都是好朋友。
8.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拼一拼,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大声读出来。
卡片已经弄乱了,你能和大家一起整理好吗?
三、下面请你看图用手势来表示这样的大自然美不美。
四、听故事说说你要学习谁?为什么?
看图片听故事,感受什么是自然。
猜谜语:(猜到后立刻说出来)老虎、青蛙、猫头鹰、猴子、狮子
学生全员参与
看图欣赏
感受动物的可爱,植物的美。
指名答
愿意
说说卡片上的动植物的名字
感受失去动物的遗憾!
活动身体,放松,全员参与表演
小组合作拼图
整理卡片:把卡片放回正确的盒子里。
(不进行评判,不检查整理图片的对错,重点在于全体学生的参与,培养良好的习惯)
看图用手势来表示这样的大自然美不美。
思考发言
看图片听故事,感受什么是自然。
参与猜谜语
看图欣赏
感受动物的可爱,植物的美。
随读生代表小组领卡片,参与小组活动
感受失去动物的遗憾!
参与活动身体,放松
(自愿的情况下可领演)
随读生参与小组活动
与大家一起做
思考发言
板
书
设
计
我爱大自然
如何处理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心理问题
任教六年级的教师可能都有相同的感受:六年级的学生不好管。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不听老师的说教,自由行动;学习上不是比超赶拼,而是被动敷衍。尤其表现在课堂、作业、人际交往方面,学生课堂上沉默寡言,作业敷衍了事,下课纷争不断。这些问题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学之余我学习了一些资料,对学生当前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对应策略,仅供参考。
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厌学。
学校理应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可是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向我们窦豪,上学期甲流防治期间,他又与体温偏高,连续在家休息了近一个月,导致返校后对学习索然无趣,上课时心不在焉,课余时间给他补课时,他不能主动配合。这学期竟然对老师谎称自己肚子疼,瞒着家长在家休息。还有一些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由于不喜欢某老师而讨厌其执教学科。尚有一些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和其他教师、家长交流时,他们也深有同感,认为孩子对课堂讨论或与家长谈论学习问题时不感兴趣,一提起学习即心烦意乱。小学生厌学情绪随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2、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小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3、孤僻。通过和学生的平时交谈,发现30%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其中12%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学生“交新朋友困难”、“在集体场合适应困难”、“不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等方面问题突出。孤僻是心理上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分小学生情感的封闭性,导致了其交往的自卑、怯弱、排斥等。
4、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长辈不好意思。通过调查,发现有上述症状的小学生比例高达32%。这种现象随年级升高呈递增态势。
5、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学生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 *** 。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情绪不很稳定。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原因,是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与性的成熟。因此,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十分重要。
6、对异性的关注。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有女孩子在场,男孩变得格外兴奋,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与男孩子交往,女孩子更爱打扮,故作姿态,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在异性方面表现自己,互相取悦、吸引,是健康的性心理。 敌对。通过座谈、观察发现,15%-25%的学生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10%-15%的学生捉弄小动物甚至以弄死为乐,流露了一定的虐待心态,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
二、学生心理成因分析:
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 *** 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考试指挥棒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分数越来越被看重。教师劳累,学生更遭殃。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使孩子们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施爱”的技巧,因而孩子们无法体会“被爱”的温暖。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加大了砝码,令其上辅导班,为其请家教;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套,做完课内做课外。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3、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人生路上的“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在小学生的眼里都是可资模仿、借鉴的榜样。教师个人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否认,现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良莠不一。健康向上的教师有之,消极低沉的教师也不乏其人。教师的思想境地、执教 *** ,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 *** 简单、粗暴、挖苦、嘲讽,甚至恐吓、体罚,对小学生的心灵无疑是一种摧残,一种伤害,部分学生的冷漠、厌学、孤独、敌对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4、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区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小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极为关注,视其为关系到一个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的首要问题,邻里之间经常问及的是孩子的学业,经常攀比的是孩子的成绩。社区建立了大人的健身场地,缺乏孩子们的“健心”场所。大教育观尚未在社区有效树立。
三、矫正策略
三、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但是如何正确地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天天要面对学生中大量实际事务的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当然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忙于应付,而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和调适。
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班级环境。在学校中,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特殊地位,常常会形成带有很多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规定了很多禁区,这也不准,那也不许,容易使学生觉得生活在没有“自由”、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环境之中,结果学生要么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形成过分服从与依赖的不良心理品质,要么形成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以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生活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活动能力,如果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意志,哪怕是为学生好的愿望,也容易造成缺乏民主、呆板拘束的气氛,结果使学生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因此,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教师是营造班级气愤的关键,以民主、活泼的风格来组织班级生活、开展集体活动,无疑将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是个人心理健康的真正保证。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个人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采取适当的态度与行为反应,保持一种开阔的心胸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从而防止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奠基阶段,如果在中小学阶段不能开始学会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环境,以后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很困难的。
第三,教育学生正确确立奋斗目标,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而且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学生能否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并充分认识自己能力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才能正确地确立奋斗目标,以避免目标太高或目标不符合自己的能力优势而遭受不必要的挫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遭受适当程度的挫折有利于激发斗志,保持良好的进取状态,但如果遭受挫折太重、太频繁,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心理障碍。经常遭受挫折的人容易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价值,甚至于否定自己存在的必要,严重者还可能自杀。如果奋斗目标适当,个体不仅会体验到奋斗过程的快乐,也会体验到目标实现时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增强自我悦纳程度,保证心理健康发展。小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估计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能力优势,容易为自己确立不当的奋斗目标,有的小学生甚至会过分苛求自己,结果损害心理健康。因此,必须教育学生正确地估计自己,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同时,教师也必须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能力优势,不要在班上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以避免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
第四,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开朗、轻松、安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这是稳定而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标志。它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患得患失、喜怒无常、忧心忡忡,情绪状态不稳定,而自己又不善于排遣和调节,不仅会导致心理障碍,严重者甚至精神失常。因此,要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控制力是较差的,常常喜怒形于色,而且,由于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迁就过多,容易形成冲动、自私的特点,患得患失,稍不如意就觉得委屈了自己。这样就容易形成不良的情绪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精神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
第五,鼓励学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人们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总会找好朋友、同学、亲友倾诉,这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 *** 。因为在倾诉的过程中,不良的情绪能得到发泄,压抑的心境可以得到缓解,失去的心理平衡能逐步得到恢复,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或新的思路,从而能增强信心。因此,一个人在生活中是否有知心朋友倾诉衷肠,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小学生初涉人世,自然会遇到许多学习、生活中的烦恼,若能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有了烦恼也可以找朋友倾诉。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有特色的课外活动,教给学生寻找朋友、建立友谊的 *** ,有了亲密的朋友,可以避免学生形成孤僻的心理特点。
第六,教育学生正确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要盲目地与别人竞争,以避免过分紧张。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因此,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如果盲目地处处与人合乎,就会使自己陷于过分紧张的境地,长期面临巨大的心压力,结果导致心理障碍。小学生又争强好胜,处处不愿服输,因此竞争的倾向非常强烈,总想事事比个输赢。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常胜将军”,难免会还到挫折与失败,又由于过分强烈的竞争常常使自己过度紧张、面临过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对心理健康不利。其实,虽然竞争无处不在,但真诚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而且,合作往往会消除紧张,使个体处于一种心情愉快的情境之中,有利于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避免盲目地与人处处竞争,以减轻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
第七,教学生学会自娱自乐防止心情长期压抑。一个人若能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娱乐活动,就可以在寂寞孤独、烦闷抑郁时通过自我娱乐的方式,防止心境的压抑,使心理活动在自我娱乐中得到休整与放松,预防心理障碍。这是心理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教师通过“兴趣小组”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自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爱好,更重技的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展其视野,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效地防止心理障碍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师的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为学生优化环境、教学生自我调整、做到防患于未然,是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试的要诀。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正确地认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尽快地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