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领域同伴交往(幼儿同伴交往具有什么功能)
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
一、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所谓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活泼的心理需要,同时也学会了与同伴之间的和谐交往与合作。
交往是建立个人与社会联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儿童在一岁之前就能够对微笑别人表示友好,看到别人摔倒受伤时会表示关心和同情,以后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轻轻拍拍哭泣的同伴,把自己的食物或玩具拿给别人,帮助妈妈做点简单的事情等。但一岁左右的儿童也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两岁左右表现出一些明显地冲突,如抢夺玩具、推咬恶人、乱扔东西等。由此可见,幼儿具有强烈的与生俱来的交往的愿望,我们会发现许多儿童在交往中虽然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但这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不知道如何去交往合作。
(一) 引导幼儿学会移情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况的识别和接受。在交往中,要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觉察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而且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心生于他人相同的心理感受,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如对待爱欺负别人的幼儿,可让他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弱者的形象,体验被人欺负的感觉,逐步改变攻击性行为。
(二)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幼儿园中,我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新玩具,孩子紧紧拿在手中朋友,不让别的小朋友碰一下,一旦小朋友靠近,他就会大声哭泣,这就是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让小朋友们看一下好不好?”为了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我们应该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物品,教会幼儿当集体使用玩具是要与同伴共同分享,不独自占有;当轮流使用大型器具或玩具时,能耐心的等待,这些交往技能幼儿难以靠模仿掌握,应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练习。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健康教育活动途径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1、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引导幼儿合作
幼儿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作重要的内容。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同伴之间交往合作,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老鹰只能一个人演,这就面临着角色分配的问题,幼儿可能会因为小鸡和老鹰这两个角色而产生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出面引导:“你们都想要扮演老鹰,那小鸡谁来演呀?”
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炒黄豆”“丢手绢”“拉大锯”等,这些游戏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孩孩子们双人式、多人式一起玩,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某些活动光靠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让孩子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促进了更有效果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
2、 在晨间活动中引导幼儿交往合作
每天早晨,孩子们来到幼儿园都会有一个宽松的晨间活动时间,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大型机械玩具让幼儿玩耍,幼儿往往是各玩各的忽略了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所以我们要在晨间活动中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幼儿有合作的机会,不如在玩积木的时候,幼儿有时会为一块积木而互相争夺,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这时候,教师就要鼓励幼儿合作“你们俩合作着、商量着搭好吗?”
在做早操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三人一组手拉手做运动,当“找朋友”的音乐响起时教师带领着幼儿手拉手转圈圈、做游戏,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合群的孩子一个人站在墙角,教师可以拉着小朋友主动去请他,把他拉过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让不合群的幼儿渐渐融入到集体中,并开始慢慢适应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
二、 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专门的社会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园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计划,根据本班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和 *** ,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的形式。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与教育活动对于教师对儿童
的组织和指导作用更加直接,也更有效果。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1、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最能发挥主体性的活动,游戏本身就是他们社会认
识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的一种独特方式。儿童喜欢游戏,随时随地都会开始游戏,开着小车就变成了司机,抱着娃娃就变成了妈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较大的游戏,主要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在这些游戏中,儿童必须要和小朋友分配角色,处理纠纷、交流讨论,这就使儿童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同时也发展自身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2、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交往合作能力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途径之一。在区域活动中,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平且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有合作,有交往,精神上没有压力,活动区也为儿童提供了自由交往和自由表现的机会,使儿童之间增进了交流。比如像就角色游戏区,积木区,娃娃家,自然角等。儿童在不同的区域内自由地说笑玩耍,乐趣无穷,使幼儿在与活动材料、环境、同伴的互动中培养了自身社会交往能力。
2、 通过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气氛,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儿童带来的影响。教师应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引导儿童的人际交往,使儿童之间的关系融洽友好,从而产生归属感,安全感。
①
教师首先应为儿童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我们可以让他互相自我介绍,是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和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学会移情。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主动的儿童,我们应多加鼓励和引导他们与其他幼儿的积极交往。
②
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儿童在生活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请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如果儿童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要引导他们自己协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教师是儿童的榜样,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工作上互相配合,会为儿童创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精神环境,也促使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助行为。
三、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探究,以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活动。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科学积极认知的态度,对科学积极探究的精神,在操作性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我们可在以下科学教育活动中寻找教育契机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
(一)、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在区域科学教育活动中,自然角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幼儿学科学的场所,是在幼儿园活动室内向阳的角落里,安放一张桌子或设置一个木架,将一些适于在室内生长和照料的动植物有秩序的安置在上面。自然较为幼儿园增添了自然美,也是幼儿萌发了探索的欲望,幼儿在与同伴一起观察的过程中,促进了同班之间的交流。
(二)、在科学活动区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区按用途、场地及管理归属等的不同,可分为班级的科学区和全园共有的科学区。科学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能过保证幼儿自由独立的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是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机会。在科学活动区的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进行,有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可以由此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四、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在健康领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儿童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和互相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各种竞赛性的游戏中,可以教育儿童团结一致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在抛接球、玩皮球等游戏活动中,教育儿童要互相协助,互相体谅;在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儿童不怕困难,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幼儿园其他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同样蕴含着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教育契机,我们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在语言领域,很多文学作品和活动形式也饱饭了合作培养的契机。通过故事《小羊过桥》的讲述可以教育儿童互相谦让;通过故事《三个和尚》的讲述,可以教育儿童做事要团结合作等等。在艺术领域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和歌曲音乐欣赏,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儿童体验,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与同伴交流沟通行为,例如通过唱歌表演《泼水歌》教育儿童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
如何引导幼儿用正确的 *** 与同伴交往
简答: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良好的同伴交往?
(1)家长必须形成正确的教养 *** ;
(2)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3)进行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同伴交往机会.
如何促进幼儿良好同伴关系发展
从教师的角度、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对儿童的同伴交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从教师的角度:
(一)给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并为他们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
例如,在幼儿园中营造温暖和谐的环境;对儿童实行民主的管理方式;能够宽容儿童的一些小的错误;对儿童的呵护能发自心底的关爱等。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经常遭到同伴拒绝,一些儿童就会感到焦虑和沮丧,甚至表现出害羞、疑虑、哭闹、肌肉紧张、活动性下降、抗拒远离教师等各种情绪症状。4如果老师能够在此时给他营造一种温暖的、支持性的环境和氛围,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化这些不良情绪。另外,对于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经常引导他们参加互动性的、需要交往技能的集体活动;带他们参加社区的活动小组和班级中其他儿童的生日晚会,鼓励他们表演节目。
当缺乏社交技能的儿童偶尔主动地和别人交往时,老师就用搂抱、抚摸、微笑或奖励等积极方式来肯定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他就巩固了这种行为。鼓励儿童多观察成人或同伴的社会行为,有效模仿他人动作、言语,从而学到一些社会化的行为。当这种社会化行为受到肯定时,就会继续扩大到其它领域。这种 *** 能够感染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情境,培养儿童对社会交往的认知
为儿童创设一个虚拟的或现实的交往情境,让儿童在虚拟的或现实的情境中去思考如何解决活动中的社会交往问题。例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分角色扮演等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得与同伴的化交往。在游戏中要告诉儿童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例如,可以通过模拟表演,使他们在模拟的社会交往情景中,认识在人际交往中双方的优点和缺点,并理解心理换位的重要性。
帮助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的儿童创设一种交往情境。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让缺乏社会交往技能的儿童扮演某一角色,使他们理解角色的理想模型,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认识自己应尽的角色义务。从而最终达到帮助他们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以上都是基于儿童初入园后,教师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在幼儿园,没有不能交往、不会交往、不善交往和“不受欢迎”的儿童。
二、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角度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为儿童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为儿童提供成功的同伴交往经验,为儿童创设社会交往的情境,这些途径除教师可采用外,父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以上的措施。但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师是无法取代的。父母是儿童的之一交往对象,也是他们习得社会规则的重要来源。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同伴交往行为。
张晓等研究认为, 1早期亲密的母子关系在儿童情绪和行为适应问题上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传统上,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一直被认为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许多研究也确实证实了,母亲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包括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母亲与儿童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以后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形成。
然而我们却不能忽略父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儿童的交往,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会显示出勇敢、坚毅、意志坚强等特征,有更强的生命 *** ,这些个人特质,都将影响孩子后期的同伴交往质量及同伴交往关系。
(二)家庭环境
作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最直接、更具体的微观环境。11在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同伴交往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员之间的友爱都有利于儿童的积极模仿,有助于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同伴交往关系的发展。邱海棠等人研究认为,家庭亲密度高、情感表达好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得到老师的喜爱和表扬,也容易被同伴所接纳。12因此要从父母做起,改善儿童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化发展。
三、 总结
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社会化中,这种同伴关系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认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同伴交往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因而同伴交往就愈发重要。教会儿童同伴交往的技能,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的融入集体当中,还可以提高儿童同伴交往的技能。为了更好的帮助初入园的幼儿适应新的生活及新的环境,教师和父母都要为其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班教研怎样培养幼儿友好交往能力
一、创设机会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我们知道,交往合作的动机性是个体愿意与别人接触、活动、合作并得到接纳、认可的动机,人在与别人交往合作的过程中会感到快乐,幼儿和同伴一起交往就是基于这种心理需要。在幼儿的活动中,教师需要更多的注意积极的社会行为,注意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同伴交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从而增加合作的内在动机。
1、为幼儿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集体教学为主。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幼儿提供交
往的机会,如针对幼儿游戏生活中的需求及社会的热门话题,例如:“快乐的六一”、“愉快地郊游”等,让幼儿在互动中有意无意的展开讨论,让幼儿在互动中交往,丰富幼儿交往内容,提高交往的能力。
2、利用一日活动为幼儿提供合作交往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我努力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机会提供与同班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如一起拼图、一起塔积木、作画、看图书、娃娃家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能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交往的技能。在科学游戏《气球吃什么?》的活动中,我给幼儿每人一只气球,要求他们想办法,不但要给气球充气,还要不让气球里的空气溜走。幼儿根据经验用绳子绑,刚开始,大家想到的都是自己绑气球,结果发现气球还是没有绑紧,气球里的空气也溜走了,他们请我帮忙,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经过数次的失败后,有的孩子就商量一起合作,一个抓住气球一个绑,结果可想而知了。当看到他们开心的在玩顶气球的游戏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合作带来的乐趣。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不但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合作的策略,也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
二、在分享合作中,交给幼儿交往的 *** 。
为了使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体验分享的快乐。我们开展了“玩具交换日”活动,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
交往。如:有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又不敢去交换,这时,老师悄悄地在他的耳边说:“你的玩具也很好玩,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交换的”。在老师的鼓励下胆小的孩子也会高兴地参与到活动中。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样玩的?谁的玩具好玩?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体验交往的乐趣。使幼儿对这一活动非常喜爱,经常追问哪天是“玩具交换日”,并将自己更好的玩具带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幼儿在父母身边时,往往一切问题均由父母代为解决,不需要他们出面,所以幼儿不知道如何去与别人打交道。进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后,他们成为集体中一员,此时,幼儿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教会幼儿在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即掌握交往的技能。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日常交往的语言,如礼貌用语,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什么名字?”“有空来我家玩”。协商语:“给我看一下好吗?”抱歉语:“对不起、不好意思”。除了交的幼儿交往的语言还应教给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大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幼儿扫除在活动中出现的障碍,使幼儿掌握交往中的规范。通过这种活动,拉近了幼儿之间的距离,也使幼儿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三、开展角色游戏有针对性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中创造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担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尽可能的以角色身份进行相互交往,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权利,让幼儿自选角色。我们在小、中、大班开展了“娃娃家”“娃娃超市”“娃娃医院”“小小建筑师”等角色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模仿角色,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规范,并且不自觉得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去。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幼儿在交往中必须要敢讲话、爱讲话,消除羞涩、胆小的心理。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使幼儿学会不同的交往方式,如在“娃娃家”中长辈与娃娃、商店里的营业员与顾客、医院里的医生与病人,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培养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对于在交往中表现出的羞涩、胆小的幼儿,教师应做及时地、间接地指导,教师可以一定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自己进行交流。对于不爱讲话的幼儿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幼儿感受到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并能从中学到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促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喜欢与他人交往。
四、注意交往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幼儿交往中非常受欢迎,有些则被排斥,这都跟个性是否适合交往规范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幼儿交往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抓住教育契机幼儿交往中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在实习期间,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幼儿,有些娇气动不动就哭,有些霸道,他的玩具别人不可以玩,有些支配欲特别强,总喜欢别人听他的,这些幼儿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都容易被去群体排斥。针对这些孩子的个性,教师都会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细心地引导,克服交往中的不良个性是培养幼儿良好交往能力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依据幼儿交往中受欢迎的程度不同,可鼓励不爱参与的活动的幼儿大胆的向老师、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加交往信心。如:在玩“找朋友”的游戏时,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往,玩组合游戏时自由搭配,让他们提出要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在自选游戏活动过程中,对组织能力强的幼儿一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大胆的创造想象。另一方面引导他们学会接纳别人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对攻击性强、情绪时高时低的幼儿及时的表扬、肯定他们的表现,树立他们在幼儿同伴中的威信,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规定每次幼儿活动后进行“谁的游戏多“谁的朋友多”。同的交流 *** ,并评出游戏多、朋友多的幼儿。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引导他们友好相处,可通过大家一起玩,让幼儿真切的体会到同伴间友好交往的情趣,这样幼儿可以从内心
萌发一种交往的欲望。
五、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社会行为的行为,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交往的重要性。
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家长在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方面比较重视,而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方面有忽略,为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通过班级的“家长园地、“班级网站”向家长做了有关这方面的宣传,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2、教师做好榜样的作用。
教师在幼儿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的表率,幼儿的模仿性特强,因此,教师们之间应建立真诚、友好、平等、互助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增加幼儿的交往。
亲子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心情愉快、情绪放松、在活
动中能大胆地表现自己,大方的与人交往。因此,亲子活动也为幼儿创设了愉快地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学会与同伴、成人交往,将成为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总之,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聊聊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无论是幼儿的家长还是教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应重视幼儿的游戏,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要重是家园合作,共同创设机会,并进行细心地指导,一点一滴中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有益的指导幼儿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科学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1、不能存在包办思想
正因为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都比较娇养孩子,怕孩子出去玩会被人欺负,会跟别人学坏,会不安全等,于是就对孩子采取种种过分的保护措施,甚至过分的将孩子隔离在家里,这样做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会使幼儿产生沉默、内向甚至忧郁等情绪。作为家长,应放心大胆地让幼儿与他人交往,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
2、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态度
在孩子交往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的发生,不能因为孩子的苦闹而责骂自己的孩子或其他人,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人的成长就是由各种挫折陪伴的。我们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与他人交往时要大方,要学会分享。
3、适当的帮助与提醒
父母心疼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家长可以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识地提醒幼儿,设想交往的过程及交往中出现的问题,适当教给幼儿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技巧。
如遇见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家长应主动提醒孩子与其打招呼,问好,帮助他迈出交往的之一步,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有利的。
二、在游戏交往中提高
幼儿喜欢游戏,他的小伙伴就是最理想的游戏玩伴,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会获得很多的快乐和满足,我们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学习性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如找数字宝宝等。启发孩子多和同伴儿交往,并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地交往,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帮助孩子交朋友
孩子还小,在很多方面都会需要家长的陪同和帮助,家长在帮助孩子交朋友时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尊重别人,让幼儿学会宽容,真诚对人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二是相信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学会克服困难,充满自信,时时保持乐观自信的好心情;三是会化解矛盾。当幼儿之间出现了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或是哄骗,要让幼儿学会容忍、理解和原谅。
在家的时候,孩子和家长之间存在着很深的依恋关系,而当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幼儿园老师就成了他经常接触到的人了,幼儿和老师之间也会建立起依恋关系,作为幼儿园老师,要学会运用幼儿对自己的信任与依恋,从而在各种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能力。
通过每天上班的探索发现,如果要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就必须要重视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要给他们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自我表达,感受自我表达、自由创造及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 *** 。
一、为幼儿创造一切合作的机会
合作是人际交往能力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学会合作对于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的游戏。
比如让幼儿搭建积木时,有意识地引导两个或几个幼儿一起来造“公园”;让幼儿互相搭肩,将两人互靠的脚用布绑着,做“两人三脚走”的游戏。这样,幼儿在玩时候就不会自己一个人玩,而是需要两个人或几个人合作来完成一项任务,就可以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合进去,大胆表达出来,这样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2、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一起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例如:唱歌、玩玩具、画画、做游戏等,都可以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作为教师,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合作的机会。晨间和课间是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在吃中饭时,学生自己动手,会吃得非常高兴,上学、放学家长的接送等,只要我们有机会,就可以适当的引导,将它变成幼儿培养交往能力的机会。
二、帮助幼儿学会交往的技能
不仅家长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老师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交往的技能。我们首先要引导幼儿学会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怎样与人商量、怎样拒绝别人、怎样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等等。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尊重别人、礼貌交往的意识与习惯。比如遇见老师要说老师好;借别人的东西不能不声不响,用完说谢谢;得到别人帮助,也要说谢谢;不小心犯了错,要学会说对不起。这些都是些日常用语的使用,但小语言有大作用,要使幼儿学会合理的使用文明用语。细节小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交往。
除了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交流之外,还要培养幼儿的分享、轮流、谦让等意识,让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等不好的思想慢慢改善,打消他们独占、“吃独食”的念头。
三、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幼儿园是幼儿在幼儿阶段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幼儿园的氛围会很大程度影响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因此,在幼儿园中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和谐的氛围是促使孩子交往的催化剂。一些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但是一到幼儿园就变成了胆小鬼,不敢与小伙伴们相处,会产生羞怯、恐惧的心理,甚至于不想上幼儿园。如果我们多与这些幼儿交谈,夸奖他们真聪明、真漂亮等;让其他孩子主动与其玩游戏,唱歌......这些就能打消他们消极的心理,从而让他们敢与伙伴交往。只有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使每个幼儿的交往潜能得到发展。
四、合理处理矛盾
我们要正确看待他们的交往纠纷,他们正是在今天吵明天好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交往的,我们不能摆出“师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幼儿,这会让矛盾激化,我们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并帮助幼儿调适情绪,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使幼儿缓解或消除纠纷带来得不愉快情绪,从而使幼儿在人际交往上保持一种积极开朗的心理状态。
实际上,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要注意一件事情:使幼儿始终存在着良好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只要他们对人际交往存在着兴趣,幼儿自己也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我们要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只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只有家长和教师都保持一颗真诚热情的心,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和 *** ,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培养,我们才会成功。
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同伴交往能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筛选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价值观念,吸收有益的部分,舍弃无用的部分,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1、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
具备良好同伴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从而心情愉快、轻松。据观察发现,由于年龄相近、身心发展水平相近,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时处于相互平等的状态,会表现出更多的、显而易见的喜悦和无拘无束的交谈,具备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幼儿,可以积极主动的参加活动、分享快乐,承担烦恼,缺乏同伴交往能力的幼儿,不能和同伴一起游戏,会产生孤独感和不合群行为,沉浸在消极郁闷的情绪中,从而对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步入社会后的成功有很大影响,而同伴交往能力正是他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过程是幼儿学习规则、掌握交往方式和 *** 的过程,这就培养了幼儿的社交技能。同时,同伴交往能力形成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对方良好的社交行为,进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交往技能,并将自己学会的社交技能进行尝试和运用,使之不断巩固、熟练。
3、有助于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同伴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而同伴交往能力弱的幼儿会采取不友好的交往行为,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打骂他人等攻击行为。在幼儿同伴交往中,你对他人友好,对方就会喜欢你;相反,你争抢玩具,打骂别人,对方就会厌恶你,拒绝你。幼儿对同伴交往行为的这种特殊的、直接坦率的反馈有利于引导幼儿产生积极、友好的社会交往行为,减少攻击行为和不合群行为,因此,同伴交往能力的形成促进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同伴是指幼儿之间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交往就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幼儿之间的一种共同生活、学习、游戏并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了解别人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过程。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的交往过程。
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意义:
(一)同伴交往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
幼儿在交往时必然要通过面部表情语言动作来相互交流。例如,当幼儿接受到同伴的微笑时,他必然对着信息给予反馈,大脑立即形成一个反射过程,这样就促进了神经系统的发育。快乐是一个最基本的积极情绪,快乐中包含力量和信心的体验;快乐能感染周围的人,因此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吸引更多的同伴,营造更多的快乐;而快乐有益于身体健康;快乐有助于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幼儿掌握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同伴交往中,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为幼儿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同伴交流、直接教导、协商、讨论的机会,幼儿常在一起讨论物体的多种用途或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这些都非常有助于幼儿扩展知识,丰富知识,发展自己的思考、操作和解决问的能力。
(三)同伴交往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没有同伴的幼儿会产生消极情绪,长期没有同伴,这种消极情绪会稳定为一种不良自我感觉,将严重阻碍幼儿心理发展,阻碍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同伴交往能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心情轻松、活泼、愉快。观察发现,幼儿在同伴交往中经常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因为在交往中有许多创造快乐的因素:幼儿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搭建积木被老师表扬等等,都能得到快乐和满足。同伴交往对调节自我情感的能力及健康情感的发展大有好处。如幼儿在与同伴的竞赛 *** 往中获胜而感到自豪,这是同伴所能接受的;但是继而产生骄傲的情绪,并在言行上表现出这种反感,这会是幼儿不得不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调节,否则他将受到群体的排斥。长期与同伴的交往,幼儿的情感会朝着健康的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四)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实际操作能力。所谓亲社会行为,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表现为:轮流、助人、合作、谦让、分享等。
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儿发出社会行为,如请求、邀请等,根据对方的反应作相应的调整,自我调空能力得到了的发展。自我调空也是社会交往所必须的能力。另一方面,同伴的反馈往往直接和坦率,如果你发出的是友好、合作、分享等积极的行为,同伴做出肯定和喜爱的反应;而如果你做出抢夺、抓人、独占等消极行为,同伴则做出否定、厌恶和拒绝的反应。这种丰富的、直接的反馈有利于发展幼儿良好的行为,并使之转化为一些稳定的交往技能。
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 *** :
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做一个有心人,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环境,并进行细心指导。
1、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诸方面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可通过游戏活动去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和互助精神,体会合作和分享快乐,学会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做游戏的愿望。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要注意放一些实物和操作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游戏提供必要的玩具,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例如:美食商店的游戏开始了,小美食厨师、小售货员们都忙碌准备着各种食物,将各种美食摆在售货台上。可过了没一会,台前的售货员愁眉苦脸的说:“为什么美食超市里没顾客来啊?”对呀,我们可要想想办法了。于是,我拿了张宣传广告纸鼓励孩子想办法。果然,他们灵机一动,在美工区里拿来了笔和纸,只看见超市里所有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画超市里的美食图片,有的则负责图上漂亮的颜色。剩下的则做起来宣传员在超市门前拿着他们创作的宣传单向每一位路过的同伴进行介绍。同伴们也因这漂亮的宣传单而纷纷来到美食超市购物。美食超市顿时热闹了起来。
2、教给幼儿交往的 ***
在家庭中,幼儿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
(1)教会幼儿学会运用交往语言。
与人交往必须要运用交往的语言,运用交往语言,有助于同伴间的友好交往。因此,我们从日常的礼貌用语、谈话讨论、情境表演、等 *** 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语言。如生活中见到长辈要问好,见到同伴要打招呼。如早上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回家应说:“老师,再见”。小伙伴之间见面要说:“你好”等等。通过讨论当自己想和别人一起玩时该怎么说,让幼儿学会“我和你一起玩好吗?”等交往语言。通过娃娃家情境表演,让幼儿学会做客和招待客人的交往语言。如扮演娃娃家里的小妈妈客人来时要说:“你好,请进,请喝茶”。客人走时应说:再见,慢走。等礼貌用语。以达到幼儿在与人交往中的运用。
(2)学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我们老师经常会遇到小朋友告状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大多是小朋友之间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而引起的误会。老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以达到友好交往的目的。我们班有一位郑子涵小朋友,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说其抢别人的玩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是不会与人交往而发生的矛盾。通过游戏活动鼓励他说出心中的想法,如:“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下好吗?”“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们可以换着玩吗?”渐渐的小朋友告状少了,区域活动中争吵的现象比以前也少多了,小朋友也愿意和他做好朋友了,他还主动的将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孩子们在分享中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一次,我们班的李安琪带来了一个小猫钓鱼的玩具。当她拿出玩具的时候,孩子们抢着要玩,见状我将孩子们召集在身边问: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该怎么办呢?谁能想出好办法?听完,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有的说:大家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玩。有的则不同意说:这样太慢了,今天女孩玩,明天男孩玩。还有的说:我们来猜拳谁赢了就今天玩,输了就明天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想着 *** 。最终大家经过举手表决确定了方案:每人钓三条鱼,大家轮流玩,大家学会了共同讨论游戏的 *** 。
(3)开展分享活动。
我们通过好玩具大家玩、好看书大家看,好东西大家品尝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具体表现为:幼儿乐意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给同伴玩,能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给同伴品尝,如我们组织了一次图书分享活动,让幼儿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放在图书角与伙伴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幼儿踊跃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班上平时最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小朋友桂佳航也是主动的另外一位小伙伴合计着交换图书的 *** 。看着小伙伴阅读着自己的图书,一个个脸上露出快乐的神情,过程中幼儿尽情分享了图书,也分享了快乐。
3、举办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在节日活动中,愉快的交往的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好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机会,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表演节目改为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大班、中班、小班的所有的幼儿一起参加到游戏中来,他们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这一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无拘无束的他们会感觉特别有趣,无形中幼儿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快乐,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和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
4、家园合作拓宽幼儿合作交往范围,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儿每天放学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幼儿多在幼儿园呆一会儿,让幼儿和其他幼儿玩。开始时幼儿会有抵触心理,家长可用话题让幼儿放松,比如问:“你看那个小朋友玩什么呢?那么专心,一定很有趣,我们过去看看吧。”先把幼儿吸引过去。由于在家长的带领下,幼儿不会害怕。接下来,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询问小朋友:“你找这么多树叶干什么呀?”“我在给蚂蚁盖房子”。这时家长可诱导孩子:“你想和她一起玩吗?”幼儿已经被吸引,家长便可鼓励幼儿询问小伙伴是否允许自己加入。当幼儿大胆地发出之一次请求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在盖房子过程中,幼儿从小心翼翼看小伙伴玩耍到开心地听从小伙伴指挥,忙着忙那,再到最后两人携手搭建成功时,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5、利用电视、电脑等媒体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家长应控制幼儿观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还应利用电视、电脑直观的特点选择对幼儿与同伴交往有益的和节目给幼儿作榜样,借助电视来帮助幼儿理解一些家长无法讲述的科学性比较强的知识。有幼儿与同伴都感兴趣的节目内容,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一起观看、交流也可让幼儿与同伴一起模仿里面带有合作的角色。
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的世纪对新的一代有更高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可需要的交往能力。让我们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机会,耐心的指导,不断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